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上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的研究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上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的研究
赵秀丽
摘  要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对接职业标准,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想学、能学、乐学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化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课;信息化教学模式
项目来源:贵州省质量提升工程省级骨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作者:赵秀丽,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553000)。
1 前言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中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术精湛的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者,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对接职业标准,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想学、能学、乐学的学习环境,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信息化教学模式
1)信息化教学模式定义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2)信息化教学模式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通过教师“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信息化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利用信息化资源及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探究学习,并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信息化模式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课中应用
 为了更好阐述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上好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中专业课,现以本专业的专业课《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项目实训》课中的《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内荣为例来进行陈述。上好一堂课,一般分为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几个环节,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逐一介绍信息化模式在四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1)教学分析
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分析这个环节中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这是运用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本教学内容选自十二五规划教材《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项目实训》第三章,教学时长6个学时。是在学生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掌握了交换机初始化的设置基础上开展的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合理应用交换机构建小型局域网的能力,具有实践性强,抽象,不易掌握的特点。本教学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授课时间在第二学期,由于所有配置都是英文,而且学生接触网络知识不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后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怯学的现象,通过以上分析,确立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vlan和trunk的原理及应用,教学难点是应用vlan构建小型局域网。
2)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小型局域网构建项目为载体,采用线上自主探究学习,线下项目实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平台、学习通等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习;利用仿真软件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加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营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生想学,能学,乐学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构建小型局域网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3)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小型局域网构建教学的三维目标,采用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原则,遵循网络项目的工作流程,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五个流程,即引、探、战、评、提。
引-发布电子任务单  在开课前提前两天发布电子任务单,通过电子任务单中需求情景,促使激发学生学习欲,并通过电子任务单中选择题和简答题,使学生本明确学习方向。
探-线上自主探究  带着学习任务单,在任务单指引下,学生进入线上自主探究“探”环节,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电脑和手机上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学习通在线观看微课、慕课,在线交流寻求问题答案,满足了学生个性需求,提升了学生自学能力。
战-线下项目实战  教师在线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中重点讲解的知识后,进入“战”环节,教师首先公布思考题的正确答案,继而引出利用思考题中技术需要完成的项目(信息化平台发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并讲解和演示关键步骤,教师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项目主管,学生利用电子任务单在仿真模拟软件和真实设备上按照网络工程项目流程完成项目,并在信息化平台提交实验报告、配置文档测试结果。学生在项目中如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老师或是借助互联网寻求帮助。
评-项目完成评价 “战”环节结束后,进入评环节,各小组派代表对信息化平台提交的配置文档及测试进行解说,每个小组对其他的项目进行点评和打分,教师也做出点评和打分,提出每组的优点及改进方向,同时通过远程视频和协助,企业专业家在线抽取一个小组的项目进行点评,并将分数提交信息化平台。通过点评规范了学生操作,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本次实验进行综合打分。
提-拓展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构建小型局域网和维护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校园办公网络维护工作,学生每解决到一个问题,或是得到了办公室人员的认可,学生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俨然成了一名网络技术维护人员,不,他们就是一名网络维护人员,职业感,成就感,上进心都在这一刻迸发了。
4)教学效果
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规定时间七个小组均完成了项目,完成率100%,企业专家的好评率85%,特别是第三小组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从拓扑结构到配置都很不错,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到了70%,校园网络的实践率好评率达到92%。
4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紧跟时代步伐,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职业教育者,一生的追求。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化平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资源线上自主探究,并通过云平台自带的云分析反馈学情,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线下设置项目需求情景加入游戏环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利用仿真软件等工具线下项目实战,提升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院校一直在谈校企合作育人,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使用信息化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把企业的优秀案例引入到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使企业专家参与到学生作品的点评中,培养出厚德精技、服务社会、职业素养好、职业技能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正秀.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医学类专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