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河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郜俪薇,李轶,袁有华

1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河南洛阳 467000; 2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地区住院患者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现状、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 为临床有效用药及院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河南地区某三甲医院检出的52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样本来源感染人群、病区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2014年~2017年分离出528例1.9%、)分离率基本稳定,无明显增长趋势( p=0.0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以ICU为主,感染人群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及男性患者(56.8%、64.9% )均为P<0.05,。标本分离自痰液标本居多(74.8%), 其次为血培养(12.5%)。52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显示: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SXT)、米诺环素(MNO)、 头孢他啶CAZ)和氯霉素CHL)的耐药率分别为 8.6%、 4.2%、 9.0%和 5.5%。 结论  河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出多分离自ICU病人,以老年男性为主,标本多为痰液。与其他地区相比适用药物较敏感,检出率及耐药率无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试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eder cepacia, BC)广泛存在与自然界水土壤和植物中,在水环境中可存活时间较长,主要的致病因子是黏附素,通过接触或吸入气溶胶而传播,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造成菌血症,尿路感染、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呼吸道感染等。是囊性纤维化和慢性肉芽肿患者的重要病原菌。如未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患者可发展为“洋葱综合征”因肺衰竭死亡。为了解本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感染现状、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 为院感防控及临床有效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河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选择20141月-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分离出病原菌的患者共计26951人。共分离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株528例2.0%、)列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

1.2 仪器和试剂  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药敏仪以及德Bruker(布鲁克)公司的质谱仪(microflexLT/SH)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及质控菌株  质控菌株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以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细菌的培养鉴定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及结果的判读严格执行卫生部要求执行的 CLSI 标准执行。

1.3 数据处理 药敏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41月-2017年12月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检出率为2%,且 p=.0.07,四年间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各科室分布情况以ICU 病区为主(p<.0.01)结果见表2,标本分离自痰液标本居多(p<.0.01)。年龄>60岁为主(p<.0.01)。男性多于女性(p<.0.01)。 具体分布见表1。2014-1017年间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SXT)、米诺环素(MNO)、 头孢他啶(CAZ)和氯霉素(CHL)应用卡方检验得出P值分别为P=0.97,P=0.37,P=0.15,P=0.66。P值均大于0.05,证明近年同种药物无显著耐药差异。

2.2  52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 CLSI 推荐的五种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具体见图1。

表1 52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014-2017年的分布情况

 

年份

总检出菌株数(株)

洋葱伯克霍尔德检出数(株)

 

%

洋葱伯克霍尔德

 

男性(人 ) 女性(人)

<60岁    检出率%

>60岁     检出率%

2014年

5954

125

2.1

47

37.6

78

62.4

80

45

2015年

5999

92

1.5

33

35.9

59

64.1

58

34

2016年

6453

153

2.3

49

32.1

104

67.9

102

51

2017年

7771

158

2.0

99

62.6

59

37.3

103

55

合计

26177

528

2.0

228

43.2

300

56.8

343(65.%)

185(35%)

X2=12.02         

X2=35.78  

X2=158  

 p=0.07

P<0.01

P<0.01

 

2  52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各科分布及来源部位

年份

ICU          非ICU

痰        血液          其他

2014年

92(74%)

33(26%)

91(72.8%)

22(17.6%)

12(9.6%)

2015年

64(70%)

28(30%)

70(76%)

13(1.4%)

9(9.7%)

2016年

118(77%)

35(23%)

118(77.%)

16(10.4%)

19(12.4%)

2017年

146(92.4%)

12(7.6%)

116(73.4)

15(12.6%)

27(17%)

合计

420(79.5%)

108(15.9%)

395(73.4%)

66(12.5%)

67(12.6%)

X2=25          

X2=1584   

p<.0.01

 p<.0.01    

 

 

 

 

 

 

 

图1 52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LSL推荐的种四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同种药物不同年份比较P均>0.05无明显差异。

 

讨论 

本次统计中的52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来自于ICU的420例(79.5%),且有395例分离自痰标本(74.8%)。与梁家隐等研究的自痰中分离出病原菌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无地区差别。在本次研究中四年平均检出率在2%左右 p=0.07)P值大于0.05所以无明显增长差异。与杨兵13)等研究的检出率在7%不同。但值得指出的是本院同期鲍曼的检出为1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为非发酵菌的环境定植菌,根据自然界此消彼长的特点可能为鲍曼不动杆菌进争性抑制了洋葱伯克霍尔德的生长。在董素芳等的研究中,老年患者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在本次研究中60以上老人占56.8%,男性占64.9%与之研究结果一致P<0.01有明显差异。老年男性高发可能与自身免疫以及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有关。

    在目前现有的报道中该菌的检出率均不到10%,虽然检出率低,但是该菌存在的固有耐药现象严重,另外根据茅国峰研究指出该菌易引起克隆流行,引发院内感染爆发,因此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据2018版的CLSI公布的该菌固有耐药情况:β内酰胺类除了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外基本全部耐药,包括酶抑制剂,糖肽类以及大环内脂类,这些药物即便是体外药敏实验敏感,体内使用仍然无效。本次研究选取4种CLSI推荐药物做统计分析。药敏结果显示: SXT CAZ MNO CHL耐药率分别为8.6%,9.0%,4.2%,5.5%。其中SXT,CHL,MNO与茅国峰,梁家隐结果基本相同,CAZ在本地区的耐药率为9.0%,与梁家隐等报道43%相比差异较大。考虑可能不同地区细菌的耐药基因不同加之医生的用药习惯等引起的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引起注意。SXT做为CLSI的A类推荐用药它是磺胺甲恶唑与甲痒苄啶的复方制剂,它们通过抑制细菌对氨基苯甲酸转变成二氢叶酸,及干扰叶酸代谢协同抗菌作用显著。在本地区仍然是推荐用药。各地区治疗用药时应结合本地区耐药情况合理使用。

总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做为院内感染菌感染重在预防,应重点保护易感人群防控院内感染。目前 SXT CAZ MNO CHL仍是本地区的推荐用药。前期经验性治疗和后续靶向性治疗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

[ 1]周庭银,周贇,赵虎,等.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M].第 2 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3)梁2007:208. 

[ 2]  ,重症监护病房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云南医药 20118) 612

[ 3] 刘成, 孙宁.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 33 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J] .临床内科杂志, 2004 , 9) :208

[ 4]袁小玲, 高绍衍, 黄宇筠, 区秀燕  缪炯矞重症监护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 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7) 102-105

[ 5] 曹第勇,周岐新,凌保东.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其耐药现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27 (4-5): 272- 275. 

 [ 6]南 玲    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性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年15) 772-775

 [ 7]杨兵,马海丽,寿雨薇,张雪灵,秦超 医院ICU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5)4822-4825

 [ 8] 鲁梅华,洪永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16)1321-1324

[ 9]杜玉国,魏振军,罗继征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院内小暴发流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 14) 3727-3728

[10]茅国峰.洋葱伯克 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91(6):57-59

[11]茅国峰  梁美春  陈建东 周洁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同源性 [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19):128-132

[12]董素芳 丁悦雯符生苗   夏乾峰 海南省两所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性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0-12) 581-584

[13]梁家隐 刘宏灿 罗敏琪 220 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 临床医学工程17-18)153-15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