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高璎莉,彭焱

华北理工大学    *通讯作者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对我院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24人进行个人访谈及《心理卫生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反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三个年级研究生在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心理卫生学专业;科研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指研究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自己的专业学习活动领域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创新精神激励下提供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其前提和手段是良好的学术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创新创造。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评价指标是创新能力,缺乏创新能力的人不能算作高质量人才[2]。本研究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视角对心理卫生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在综合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把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创新基础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对我院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24人(研一7人,研二10人,研三7人)进行个人访谈及《心理卫生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年级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比较

表1 不同年级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比较

 

研一

n=

n=10

n=

F

p

LSD

创新基础能力

3.48±0.88

3.31±0.73

3.46±0.63

1.666

0.191

 

知识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

 

 

 

 

 

 

总分

 

 

 

 

 

 

1.2 

1可知:知识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总分的F值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级的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在知识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三个年级的两两比较,得出研三学生在知识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总分显著高于研一和研二。这说明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较低;研一、研二学生的创新基础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2 不同性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

表2  不同性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比较

 

2可知,男生在创新实践能力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女生。

2.3 在与导师沟通交流次数方面的差

与导师沟通交流次数多的学生科研创新基础能力显著高于与导师接触次数少的学生。

3. 讨论

根据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心理卫生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参考。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和可持续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心理卫生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为我国研究生事业及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依平,甘纪平,范娜.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与路径选择[J].高教论坛,2011,(12):91-94.

[2]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4-7.

[3]杨蕙馨.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培养机制变革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16-121.

[4]王艳丽.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

[5]李海滨,黄孙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0,(4):108-110.

[6]王军,马颖.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学习月刊,2009(10):99-100.

[7]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0.

[8]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9]杨珠英.论管理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华章,2012,(24):12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