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系统闭环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张静(烟台毓璜顶医院网络信息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
侯媛媛(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输血在整个临床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输血科配血以及临床输血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危机患者的生命,提高输血科与临床的输血操作十分重要。通过信息化实现从采血检验、备血申请、输血科备血、临床取血、临床审核、临床输血、血袋回送所有环节的闭环管理。利用移动护理完善记录临床的输血全过程。这样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真实的记录双人核对以及各个时间点,与输血科室无缝式连接,确实解决了输血管理的实际需求。
Abstract: blood trans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linical treatment,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and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operation a little careless will endanger the lives of patients, impro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clinical 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rough informatization, closed-loop manage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examination, blood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preparation, clinical blood collec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blood bag return are realized. The whole process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was recorded with mobile nursing. In this way, using the information method to record the real double check and each time point, seamlessly connected with the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indeed solved the actual needs of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关键词: 输血安全; 闭环管理; 信息化
输血安全目前在所有医院都是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旦输血流程出现错误就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之前手工记录所有输血环节会导致输血差错。所以闭环输血管理是在输血管理的全过程中, 把安全要素都整合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步步连接的工作流程。从临床医生开具用血申请多级职称审核、护士备血样、输血科配血、通知临床取血到临床护士到输血科取血这一步环环相扣,都由多人核对。血制品到达临床科室后应用移动护理工作站从科室复核、输注到回送血袋全过程双人核对,记录各个点的准确时间,最后进行记录单的归档。全面实现了输血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一、 功能业务流程
※ 作者简介:张静 女 通讯地址:烟台毓璜顶医院网络信息管理处,邮编:264000,电话:18653500633,邮箱:zjing0118@163.com
二、 功能介绍
2.1用血申请无纸化
医生开具输血申请与审批流程制度通过无纸化实现,系统实现自动提取病人本次住院的最新输血相关检验结果;通过电子开单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的申请类型流程,如紧急用血走绿色快速通道;如果在申请时某些特定的检验标本没有医嘱系统自动提示病人需要抽血标本;申请完成后根据不同血液成分、内外科不同指标做出指征评估,系统作出客观提示是否合理用血,申请保存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输血医嘱。
根据申请用血量的不同,通过系统实行电子审批流程,走上级、主任、医务部等多级审核流程,审核完成的申请单才能发送到输血科。
2.2实时消息提醒
每个环节成功后系统都会有实时消息提醒,例如用血申请消息、输血科签收通知、领血通知、退回通知、血袋回送提醒、紧急用血通知等。通过系统消息可对输血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与追踪,减少科室间频繁的电话沟通环节,加强输血科与临床人员系统消息互动。
2.3输血科内部管理流程
输血科内部管理包括签收申请单、实验管理、科室内部管理等功能。通过系统实现无纸化审核申请,对于库存不足或者用血不合理的申请单可通过系统退回给临床科室;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时,系统提供多种智能提醒,如血型不符、血液过期、特殊结果值等;输血科开展多种检测实验,与仪器实行双向通讯。
2.4发血管理
配血完成后输血科通过系统发消息通知护士领血,临床科室自动弹框消息提示领血,临床护士填写输血前评估后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打印需要取血的领血单,临床凭领血单到输血科领血,实行双人核对签名;发血成功后系统自动根据血制品的种类及数量进行扣费。
2.5科室复核
临床把申请的血袋从输血科领回来后,再次应用PDA复核血袋上的信息和病人申请单是否准确无误,实现双人核对机制。
输注管理主要用于记录完整详细的输血治疗病程,包括体温、输入途径、滴速、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15分钟巡视记录、输血结束巡视记录等内容,输注开始时需要双人核对,输注结束时需要记录销毁的器械以及弃血量等内容。
2.7血袋回送
患者在输血完成后,临床护士要将血袋统一回送输血科处理;系统支持对没有按时回送进行提醒。
2.8不良反应及用血评价
用于医生记录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的症状及临床治疗措施
在输血完成后,要求临床医生填写用血评价,系统通过HIS、LIS接口分别提取病人的基本信息、输血前后的检验指标,医生通过输血前后对比,并作出输血评价。可以提供接口供电子病历系统调用,在电子病历中做病程记录。
2.9归档
提供护理进行输注记录归档和给输血科对检查实验进行归档操作。
2.10输血科内部的其他操作
输血科内部还提供了自身出入库、血液入库、血液报损、血液追踪、血库报警、各种统计、互助献血等模块。
三、 其他特殊功能
输血系统的闭环管理必须完成以上功能才能真正实现闭环,但是这只是针对一袋血制品的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有些特殊情况如何实现闭环?现将我院在实施时发生的情况进行总结。
3.1普遍血制品情况
输血科已经配好血,临床因为各种原因患者无需在输血的,输血科接到通知后直接在输血科内部进行返库,可以重新配给其他患者。
3.2特殊血制品情况
有些患者是稀有血型,经临床与患者沟通后必须备血,输血科将血制品配好后,患者无需在应用,但是稀有血型由无法重新配给其他患者,不许出库收费的,由医生提交停用申请,输血科收到停用申请后,由输血科内部人员进行稀有血制品的出库上账后直接进行销毁处理。
3.3血制品已有临床护理领取
如果血制品已经由临床科室领取回临床,这样的血无法返库,如果已经进行输注的血制品直接停止输注,操作完正常流程即可。
如果领取回去的血制品还没来及输注应某些原因无需输注,这样无法进行输注操作,无法完成闭环管理的。在系统界面中增加了停用按钮,临床护士选中血制品信息后点击停用,系统直接记录操作人的信息。最后进行血袋回送即可。
这样所有环节都形成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四、 应用效果
4.1实时监测输血全过程
从临床医生开具用血申请到最后输血完毕,所有环节利用信息化核对,没有步的操作必须反复进行患者信息与血袋上信息核对输血科和临床医护所有人员都可以对全程监测输血的每个环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4.2整个输血流程时间清晰、责任明确
一个完整的输血闭环内容包括: 输血申请时间、输血申请内容、开具医嘱医生姓名、检验条码生成时间、采血时间、采血者、输血科接收时间、输血科接收者、配血者、临床护士取血者、输血科发血核对者、临床科室复核的复核者、核对者、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血者、核对者、输血15分钟巡视者、输血结束巡视者、巡视时间以及血制品的停用者、停用时间。形成完整的输血护理记录单以及追溯表。保证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3 无纸化办公与存储
输血系统的全面应用,取消了以往的纸质输血记录单以及各种记录单据,这个流程操作完成后所有的检验项目报告、输血护理记录单都实现了信息化电子归档,无需打印保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与存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人工填写错误,减少工作量。
4.4 促进了医护沟通
以往临床与输血科都是通过电话沟通询问,有时需要多遍的沟通才能完成,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在通过一台小小的计算机就可以完全了解患者的所有与输血相关的信息并且临床医护也可以及时了解血制品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输血安全
五、 总结
信息化的建设永远在路上,虽然目前我院已实现了输血流程的闭环管理,达到安全输血的要求,但是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量和血制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输血安全问题愈显突出,对输血管理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会根据更高的要求进行不断改进,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忠庆,邵尉,程大也,等. 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数字医学,2015,10( 5) : 44-46.
2、 刘锐,杨立丽等.移动护理工作站在输血闭环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中国数字医学,2014,9(6):32-34.
3、 马靓,苏钢强,申俊龙等.应用信息化打造输血闭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0):1196-1199
4、 韩建军,曹绪梅. 浅析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加强临床安全用血中的作用.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 6) : 717-718.
5、 陈灿达. 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输血管理系统,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医学信息, 2014,27(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