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江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思考

关于镇江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思考

 

陈静周争昊羊一清

 

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更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早在2015年8月11日,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江苏省积极响应并高度重视,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统一部署。在2016年3月17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截至目前,江苏省三大粮食作物六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超过78%,其中水稻机插率稳定在75%左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51%,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超过60%。在这样一个全程机械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农机手的操作技术知识更新、经营理念转变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基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迫在眉睫。

一、农机培训发展现状

(一)从业人员现状

镇江市一线农机从业人员整体呈现出年龄高、文化水平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弱的这几个特点。首先年龄高,根据近年来我市培训农机手年龄结构来看,一半以上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年轻一辈的80后、90后所占比例非常少;其次是文化水平低,虽然参加基层农机人员培训的学员大多具有大专以上文凭,但这一部分人员基本为乡镇一级农机部门管理人员,在整个一线农机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更多的农机手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然后接受能力差,由于普遍年龄偏大精力跟不上、文化水平偏低培训内容听不懂,因此在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方面有些力不从心。

(二)培训人员现状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很多乡镇水农站、农服中心改革后农机培训只是整个单位工作的一部分,专职农机培训的师资不足,需外聘,同时引进年轻的专业人员速度较慢,造成年龄断档,且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农机培训发展。

(三)培训现状

从镇江市2011-2018年参加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和拖拉机驾驶培训人员培训人数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选择去城镇打工,与此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人力逐步被机器取代,农机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在减少;二是不愿参加培训。如利用拖拉机做小生意的机手,怕参加培训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收入。三是不敢参加培训。有的机手认为本身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去了也听不懂。

二、应对措施

1、针对农户需要。农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农机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鉴于农机驾驶员群体普遍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加之一些大中型农机装备操作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因此,针对当地农机普及情况,按照农户的现实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能,保障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师资建设。不断充实新鲜力量,积极吸引专业的年轻教师进入农机化培训教师队伍来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吸收一批“土专家”、“土教授”进入讲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理论拓展到实训,创新教学手段等方式,努力建设一支理想坚定、思想明确、决策科学、作风正派、执行政策有力、组织管理有方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一支能够结合实际、学风优良、技术过硬、支撑有力、指导有方的技术队伍;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    

3、从理论拓展到实训。当前的农机培训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尽管方式在改变更新,但是由于受训人员的文化程度的限制,能听懂并理解的还是少数。所以我们在进行农机培训时,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多使用PPT、视频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农机企业、实训基地等社会化机构作用,尽可能的让受训人员能实地体验、实地操作。

4、从操作延伸到养护。经过多年的农机培训,许多农机手已经熟练掌握了农机具的驾驶及使用技术。他们对农机技术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会操作,还想能维修,懂保养。所以,我们在进行培训时,应该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满足农机手们学习维修保养的新需求。同时,可以多邀请厂家的技术人员或者经销商的售后人员来进行授课,他们在机具的规范操作和常见故障的诊断维修方面的实际经验要更加丰富。特别是售后人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某些机型的易发故障、常见故障更加了解,他们的讲解更能贴近农机手的所需,培训时还可以设置问答环节,现场来解答农机手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5、由点及线扩展到面。农机培训不能仅仅满足于各个培训部门一年举办的培训班,还要建立起持续、长效的终身培训机制,利用好现在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网上学校、手机APP,定期更新农机使用技巧、保养要诀,让培训能由点及线。在培训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建立交流群等方式,给广大农机手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培训的平台,从而使农机培训由点及线扩展到面,实现农机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三、结束语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也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支撑,三农领域的突飞猛进离不开三农人才的加入,重视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才能够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