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策略探析
杨晓梅 赵晓明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747000)
摘 要:面试是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最后技能考核,最能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获取教师从业资格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政策为依托,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理念,参照面试环节测试要素及其评分标准,提出面试前的训练策略(即1.学习教育理论,培养职业认知;2.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备课训练;3.苦练教学技能,提升试讲水平)和面试中的应试策略(即1.注重仪表仪态,展现良好形象;2.把握问题关键,回答充分有理;3.突出试讲重点,明确课程理念;4.明确追问方向,从容应对答辩。)
关键词: 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语文;面试;策略
2013 年 8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2015 年起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以下简称“国考”)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考试大纲。从“省考”到“国考”,考试制度越来越成熟,考题质量越来越高,内容增加,难度加大,目的在于垫高教师入职门槛,严把教师入口关,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面试是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最后技能考核。相对于静态的笔试,面试由于具有临场性、动态性和不可预见性而更显复杂,最能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获取教师从业资格的关键环节。笔者以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政策为依托,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理念,参照面试环节测试要素及其评分标准,从教师资格备考和应试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策略。
一、面试前的训练策略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以下简称《面试大纲》)的要求,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面试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面试准备阶段”,包括候考、抽题和备课,其中备课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为“正式面试阶段”,包括回答规定问题(也叫结构化面试,5分钟)、试讲(也叫情景模拟,10分钟)和答辩(5分钟),共计20分钟。考生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面试政策的相关要求,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前训练。
(一)学习教育理论,培养职业认知。面试中通过对“职业认知”项的测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教师职业潜质,包括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价值观等。考生应学习和掌握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能力基础的体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职业基础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2.教师教育拓展课程,如班主任工作、青少年心理、学科课程标准等;3.教育政策法规,如《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学习时应以中小学教育实际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学校热点现象或相关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情境中学习,有效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变,打好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考生还应关注当下教育教学动态,实时捕捉、积极跟进教育现实,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如阅读中外著名教育家的传记故事,感受其伟大的人格魅力;了解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领会其崇高的职业情怀。通过学习和领悟,有效激活教育理论,深化教育理解力,形成正确有效的价值判断。
(二)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备课训练。面试准备阶段的备课是为面试中试讲环节所做的教学设计,即通过对试题材料简单扼要的梳理构建教学框架,明确“讲什么”和“如何讲”。备课是对考生教学设计技能的考验,包括学情分析、撰写教案、使用教学媒体等。考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训练,选取所考学段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体进行片段教学设计。训练时应严格控制并合理分配时间,有效利用20分钟完成备课任务。如,前8分钟看试讲内容、试题要求,思学情,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等;中间10分钟设计教学过程,形成试讲简案;最后2分钟快速串讲简案。提高备课速度和质量的根本保障是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是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考生还应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夯实语文学科专业基础,重点把握三点:(1)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认真研读课标,熟悉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等;(3)通读语文教材,熟悉单元内容,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三)苦练教学技能,提升试讲水平。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必备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五个方面的技能。面试中通过试讲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包括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技能、运用教学语言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总结结束课程技能等。考生面试前可通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校内试讲、小组研习、听课评课、校内试讲和教育实习等方式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依据试讲评分规则,师范生应将课堂导学能力作为日常教学技能训练的着力点。导学能力是指教师组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是教师课堂对话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学生评价能力的综合体现。导学能力的锻炼应注重“教对学的助推作用、学对教的启发作用,如运用对话、情境、讨论和角色表演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过程。” [1]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如何讲”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二、面试中的应试策略
教师资格面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主要考核考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测试项目为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考生应充分了解面试各环节的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应试技巧,以便在面试中驾轻就熟。
(一)注重仪表仪态,展现良好形象。仪表仪态是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考官对考生的第一印象和综合评分。根据《面试大纲》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要求“仪表服饰整洁、得体、协调,符合教师职业特点;行为举止稳重、端庄、大方、自然,肢体表达得当,有亲和力”。据此,考生在面试中既要展现自身的良好形象也要塑造美好的教师形象,给考官留下文明、优雅、敬人、有度的印象。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求职者的考生形象,如着装得体、热情有礼、表情自然、举止大方等;二是作为教师的职业形象,如从容自信、语言规范、口齿清楚、成熟稳重等。
综合以上,考生在面试中应把握三点:第一,仪表适宜。着装端庄大方、整体和谐,尽量穿正装、套装或套裙等工作服装,既适合职业性质、工作环境,又给人整洁美观之感,切忌过分装扮或不修边幅;头发整洁,发型适宜;女生可适当化妆,以清新自然为宜,不宜浓妆艳抹;第二,表情自然。微笑要自然、真诚,切忌嬉皮笑脸或勉强做作;善用眼神:走进考场环视四周,迅速了解考场内的环境,确定自己应站的位置。当考官宣读导语或提问时,应礼貌性地将目光转向对方,表现出专注和热情,切忌目光游离不定或斜视考官等;第三,仪态得体。站立时端正稳健,走动时抬头挺胸、步态文雅,切忌重心移动太快或身体摇晃等。运用手势语要自然、得体,切忌动作浮夸、随意挥舞。总体而言,女生给人的感觉要既典雅又平易近人,男生要挺拔而充满阳刚之气。
(二)把握问题关键,回答充分有理。正式面试第一环节——回答规定问题。其规则是“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2]问题情境一般来自于“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践或者社会比较关注的学校热点现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是中小学教师经常需要面对和处理的。”[3]常见问题大体有五类:1.职业认知类,考查考生对自我认知和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2.人际交往类,考查考生能否运用沟通技巧妥善处理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人际关系;3.应急应变类,考查考生的教育机智,能否艺术地解决问题;4.综合分析类,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5.政治素养类,考查考生对当前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这一环节主要测试考生的职业认知和思维品质,根据《面试大纲》和《评分细则》,分别要求:“具有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知,了解教师工作职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爱心”、“思维严密,条理清晰;能抓住问题核心,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新意”。据此,考生应把握三点:1.回答层次分明,摆事实讲道理,既不空洞说理,也不只陈述事实,应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将事与理有机统一起来,有理有据,体现良好的思辨力;2.找准问题关键,把握答题方向。如“某同学上课时经常做些搞怪的动作,作为老师,你该怎么办?”该题主要考核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答题应把握三个关键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及时沟通、有效的解决方案。力求认识全面、逻辑严谨、层次分明。3.转变惯常思维,创新解决方法。针对上题,类似于“下课后叫到办公室询问,提醒下次不能再犯”的解决方法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治标不治本,学生会屡批屡犯,形成惯性。考生应尝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帮助学生确立道德认知、树立道德自信、建立约束机制等。
(三)突出试讲重点,明确课程理念。面试第二环节——试讲,其规则是“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进行试讲,时间10分钟。”[4]试讲是整个面试的重头戏,一般采用“片段式无生教学”,即“在缺乏教学对象的情况下,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5]这一环节的测试项目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语言表达、心理素质、仪表仪态等多项。就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而言,根据《面试大纲》和《评分细则》,要求分别为:“材料把握恰当,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创设教学情境,把握教学节奏;准确讲授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培养;能与学生交流互动,所提问题富有启发性;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布局合理,工整美观”、“及时对学生进行过程化评价”等。
综合以上,考生应着重把握三点:1.突出教学重点。试题中包含试讲要求,其中内含教学重点。如试讲题目:六年级《匆匆》片段;基本要求:(1)通过品读1—2自然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文字的美。(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配合教学内容设计板书。考生可根据试讲要求确定教学重点,不必另起炉灶自行界定;2.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指导思想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6]。试讲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师生互动型”的转变。面对“无生”课堂,通过想象创设“有生”教学情境,重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让考官清晰地看到教与学的情景展开。在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中,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因势利导、有序推进教学进程;3.合理设计板书。板书也称“微型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构思和提炼概括。试讲时要注意书写工整、语言精确、设计合理和板书适时等。
4.明确追问方向,从容应对答辩。面试第三环节——答辩,其规则是“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7]答辩是教师资格面试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评手段,是考官与考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考官的提问,“把反思、补充、修正试讲中失误的机会留给考生,综合测试考生对自己试讲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的反思能力和应变能力。”[8]一般来说,考官提问主要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评价和反思、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常见问题有三类:(1)教学设计类。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本节课你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在哪个环节?(2)学科素养类。如: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你认为识字教学应侧重哪些方面?(3)试讲失误类。如:请介绍一下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之间的关系(考生在试讲中一语带过,含混不清)。
考官提问后,考生应迅速回顾刚才的教学情况,快速梳理试讲题目、内容、要求和教学行为等,及时反思、补充或修正,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回答,力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表达准确。可见,考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反思能力是顺利回答现场提问、圆满完成答辩任务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得体的言语表达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能使答辩锦上添花。根据《面试大纲》和《评分细则》,心理素质和言语表达测试项的要求分别是“乐观、开朗,有自信心;有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有应变能力”、“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表达准确、简洁、流畅;善于倾听,交流顺畅,回应恰当。”据此,考生应积极调整情绪,稳定答辩心态,建立答辩自信,保持最佳答辩状态。
[参考文献]
[1] ]苏洁梅.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面试应对[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 :115—117.
[2] [4] [7]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务工作细则(试行)[C]// 甘南州自考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培训材料.2018:11—16.
[3]冯加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的新要求[J].中国考试,2016(4):42—45
[5][8]凌金波 韦芳.师范生参加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问题与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17(6):118--123
[6]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英文翻译]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fication Interview Strateg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Exam"
YANG Xiao-mei ZHAOXiao-ming
(Gansu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Hezuo Gansu 747000)
Abstract:The interview is the final skill examination of the examinee to obtain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It can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examinee and is the key link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examinee can successfully obtain the teacher's qualific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of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and refers to the test elements of the interview link and its scoring standards,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strategy before the interview(ie 1. Learn education theory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2.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reparation training; 3. Practice teaching skills, improve the level of test present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strategy in the interview(ie, 1.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strument and show a good image; 2. Hold the key to the problem and answer fully and rationally; 3.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and clarify the curriculum concept; 4. Clearly ask the direction and calmly respond to the defense. )
Key words: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s; Interviews;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