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程的建设 ——以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课程为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程的建设  ——以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课程为例

张存智,岳圆,刘晶,马海燕,魏鹏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农业学校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教材建设,教学资源的推广使用,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提高教学质量,开放课程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模式;资源共享;互动教学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xcellent Resource-Sharing

Zhang Cunzhi,Yue Yuan,Liu Jin,Ma Haiyan,Wei Peng

(NingXia Polytechnic ,Ningxia agricultural school ;NingXia YinChuan 750021)

 

Abstract: This article passes through national cxcellent resource-sharing course of win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cess in  ningxia polytechnic that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sources promotion and us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expound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e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pen cour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excellent resource-shar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resource sharing;interactive teaching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公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人人能学,有资源可学,想学就学,实现高等教育的变轨超车。

2003 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高校不断加大教学信息化力度,推进优秀教学资 源共享,建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家精品课程1]2012 年顺应网络开放课程全球化的热潮,教育部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将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3]

“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课程”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为了满足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入手建设的一门课程,2009年评为区级精品课程,2010年,评委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立项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授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在10年间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了教学质量。

1. 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1.1设计思路与要求

课程设计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岗位能力要求筛选、实施教学内容,理论+实操培

养学生工作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掌握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根据网络学习特点,进行“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建设能学辅教,面向全社会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

1.2课程的建设背景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际国内公认的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之一,在近年来迅速崛起,截至2016年,全区酿酒葡萄54万亩,产量20万吨,建设酒庄200个左右,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品鉴评比中获得200多项奖项,其中荣获金奖酒56项,已成为国际葡萄酒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随着宁夏葡萄酒行业迅速发展,国际化企业的入住,国际交流的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葡萄酒产业对技能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葡萄酒人才教育刚刚起步,满足产业发展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

1.3基于工作过程,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创新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根据国际化企业的生产标准,进行葡萄酒酿造生产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结合世界先进的技术、文化和理念,整合创新与法国、澳大利亚新旧世界先进生产水平接轨的教学内容。

宁夏葡萄酒主打产品是干红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还生产少量的桃红葡萄酒、白兰地、香槟。根据葡萄酒主打产品生产的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岗位任职要求重组教学内容。不同品种葡萄酒工艺有很多相似之处,工艺流程主要有:酿造前准备、葡萄采收、原料前处理、发酵、葡萄酒陈酿、灌装。要求生产员工具有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工艺应用、工艺参数控制,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等葡萄酒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来自工作过程、高于工作需要。理论知识包括:1.葡萄酒酿造工艺2.葡萄酒酿造设备3.葡萄酒工艺控制4.葡萄酒检验。5.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技能要求包括:1.葡萄酒生产工艺执行能力2.设备操作维护能力3.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能力4.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5.岗位迁移的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分析和教学内容的筛选,以葡萄酒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4个,红葡萄酒酿造、白葡萄酿造、桃红葡萄酒酿造、他种葡萄酒酿造。

根据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梳理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又整理了教学活动。共设计12个教学项目,36个教学任务,60多个教学活动(实践教学)。

60多个教学活动分配到n个教学周,第一周有n个知识点1,针对知识点1制定教学目标,拍摄教师授课视频,制作教案、课件、实训项目等,建设拓展教学资源,如动画、微课、国家标准、专家讲座、名词术语、论文、图片、文献资料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对知识点1进行测试,讨论,布置作业。

 

1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资源设计框架图

1.4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完成之后,就进入资源建设环节,建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基本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考试方式、评分标准;课件、教案、教材(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实验实训项目、课后作业、习题;课程授课录像、试卷。第二是拓展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专家讲座、名词术语、动画仿真、文献资料、习题库、图片库、论文库等教学资源。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1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进行实训教学改革

改变黑板上酿酒,学校单主体的育人模式,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农业学校与法国保乐力加贺兰山(宁夏)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长城云漠酒庄等家国际化企业深度合作,在中高职衔接葡萄酒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推行了“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生产要求,将“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课程的教学安排在每年下半学期,2/3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地点安排在企业,1/3在学校进行。葡萄种植与发酵季节,将学生安排在企业生产流水线的各个岗位,进行顶岗生产,企业的师傅就是学生的老师,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掌握酿酒技术。与企业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开发实训项目,制定培养计划,建立岗前、岗中、岗后考核机制,将学生顶岗实训成绩纳入考试成绩,建立了校企共同育人体系。学生到企业顶岗生产,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及操作技能。并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2.2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

本课程共建有3个教学网站,课前学生网上预习,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课堂老师授课,解答疑难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课后如果学生没有听懂,可以观看全课程的授课录像,在网上进行自测训练,还有仿真实训,进行自我测试,老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上台讲解,老师进行补充纠正,如当讲授完红、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桃红葡萄酒、白兰地、起泡葡萄酒、葡萄酒副产物的加工、葡萄酒的发展历史等部分的都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上台讲解。学生必须去查资料,理解内容,才能上台讲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去,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这部分学生的互动教学是计入平时成绩的。

课程的考核体系就分为4部分,实践环节的分数、企业评价、考试、网络学习分数组成。

3.行、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1创新建设从“土地到餐桌”系统化的教学资源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根据国际化企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行、校、企共建葡萄栽培技术、葡萄酒酿造工艺、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分析检测、葡萄酒品鉴等方面教学资源,建成从土地到餐桌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建有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视频、实训项目、仿真实训,图片库、视频库、动画库、课件库、习题库、考试信息库、专业网站、行业标准、葡萄酒文化、前沿信息等多样化的数字教学资源。

3.1.1葡萄栽培技术

建有赤霞珠、霞多丽等酿酒葡萄品种的叶片、新稍、果穗外形特点以及栽培特性,为葡萄品种认识提供教学素材。收集了国内外葡萄园耕作设备的教学视频,为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频。

3.1.2葡萄酒酿造技术

建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重点难点指导,聘请国家级葡萄酒品酒委员为主讲讲师,拍摄教学视频,开发实训项目,配有实训报告单、实训项目习题及参考答案。

3.1.3葡萄酒分析检测

建有课件、实训项目、教学视频、习题集等教学资源,开发葡萄酒分析检测实训项目,首次将实训项目开发成微课视频,通过视频手把手进行检测技术的传授。

3.1.4仿真实训

首次开发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FLASH仿真实训,用动画形式模拟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工艺操作,形象生动,寓教于乐使学习者通过过关斩将来掌握葡萄酒酿造技术。

3.1.5葡萄酒工程学

建有课件、教学视频、动画教学资源;收集了多种进口设备的动画,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学习葡萄酒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学习不再抽象难懂。

3.1.6葡萄酒品鉴

    建有课件、视频、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其中葡萄酒鉴赏家教学视频,由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品鉴大师,带领大家品鉴世界各国美酒与美食。

3.2搭建3个共享数字教学资源平台

依托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国家爱课网平台、世界大学城3个教学平台,3个平台不是静态的教学资源的展示,开发多种线上学习功能,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自主练习、提交批改作业、相互交流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2.1搭建3个共享资源平台

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http://new.nx99.cn

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576.html

建有世界大学城“人人通教学平台”:

http://www.worlduc.com/SpaceShow/Index.aspx?uid=1698028

   

2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图3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       图4 世界大学城网站

3.2.2实现了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

试题库系统:在资源平台内有大量试卷、可自由组卷、自我测试。测试题理论联系实践,每道题都附有参考答案。

实训在线:所有实训项目都配有套测试题,都附有参考答案,可在线进行学习和测试。

交流论坛:建有师生论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样化交流;可提交电子作业,在线布置、批改作业,答疑讨论。

5  网络在线学习功能示意图

4.校企共建3本创新型教材,被多所学校选定为教学用书

教材匮乏,知识落后,高职的教材一直使用本科教材,不适合职业人才培养。校企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视频化,充分体现职业性、生产实践性,可指导生产实践的3本创新型教材,《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葡萄酒酿造实用技术》《葡萄酒分析检测技术实训指导书》。3本教材内容在网上免费开放,销售4000余册,其中《葡萄酒酿造实用技术》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被区内外院校选定为教学用书。

5.利用多种推广手段,进行教学成果宣传,使更多人受益

为了使更多人受益,通过qq、微信、葡萄酒信息网站等网络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推广;在区内外大学师生中办讲座进行推广;通过申报人才培训项目,进行教学成果的推广;通过葡萄酒鉴赏培训班在葡萄酒爱好者中进行推广。截止目前qq、微信软文点击率达2000次左右;“互联网+葡萄酒人才培养”宁夏社会科学联合会人才项目培训技术人员300人次左右;在江苏、山东、台湾、宁夏等区内外院校师生中间推广,人数达2000人次左右;举办“葡萄酒鉴赏班”在葡萄酒爱好者中进行推广,推广在400人次左右。参与“中国酿酒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的申报和建设,在全国进行推广。3个资源共享平台已是全国师生、从业人员、葡萄酒爱好者的资源共享平台,点击率达50000次以上,实现有人人可学,时时能学。

6.培养专兼结合“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者也是使用者,联合国内外院校、区内外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共建共享。一个课程的教学团队不仅仅只有老师,还包括学生,学生既是使用者也是辅教人员,还有教育技术人员,网站开发人员,视频、动画、虚拟仿真制作人员,美术设计人员,平台维护人员,共同合作建设课程。邀请区内外知名酿酒师、行业知名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授课视频录制中来,对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授课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动漫公司合作,开放仿真实训,把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设备、检测流程通过动画、仿真的手段表达出来,使学习不再艰涩难懂,使学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送老师到国内外深造、申报建设各种教改和科研项目、下企业锻炼,技术服务等途径,培养校内教学团队。

7. 资源共享课的维护与更新

    学校制定课程管理制度,每年给一定的经费用于课程的更新工作(要求更新内容必须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新工艺、新技术挂钩),并定期进行监督。教学团队分工定期进行网上答疑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并上传网络进行更新。学生参与到课程论坛的维护工作,互相交流进行网站的论坛交流和维护,并计入平时成绩。

8.结语

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建设和使用,使课程的服务对象从高校师生转为全社会人员,借助教学资源平台,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线上线下的互动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的实境化教学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国家级精品资源开放共享课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4,5]

参考文献:

[1]   吴则焰林文雄魏道智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17(3) :106  109.

[2] 教育部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 / OL http: / / old  moe  gov  cn / pub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s3843 / 201206 /137250 html2017  06  15..

[3] 教育部 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 / OL http: / / old  moe  gov  cn / pub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s6342 /201111 /126346 html2017  06  15.

[4]  崔艳秋,何文晶,王亚平,王继伟.基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山东建筑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J],建筑大学学报2017824 404-408.

[5]  潘炼,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程建设与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951-5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