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绥化学院2013年特殊教育研究资助项目
“Actively”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cated for the Deaf Students’ 《Computer Professional Sign Language》 Course
Shang Xiaoli
(Suihua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152000)
Abstract:《Computer Professional Sign Language》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af students who are major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related specialty. “actively”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s student-centered and effective. If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Sign Language》, it can full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so as to mak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interesting.
Keywords: deaf student;《Computer Professional Sign Language》; “actively” teaching method
“动”式教学法在聋人《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中的应用
尚晓丽
(黑龙江省绥化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152000 )
摘要:《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聋人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关键词:聋人学生;《计算机专业手语》;“动”式教学法
一、聋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必要性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继而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等专业是聋人比较喜欢,也比较适合聋人学习的专业。而除了计算机专业以外,艺术设计等专业所开设的一些课程通常也是和计算机相关的软件课程,所以这些专业有很多课程都是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有一定的关系的。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从而对于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聋人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手语对于他们学习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以及之后的就业都是相当重要的。
但目前除了华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计算机专业手语》以外,没有别的教材可供参考,而《计算机专业手语》并不是一本教材,而更像是手语词典,那么我们如何依托《计算机专业手语》有效地开展聋人《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教学呢?
二、“动”式教学法
(一)聋人学生自身的特点
聋人学生由于听觉有障碍,他们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一定程度上,视觉在感知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他们主要是靠视觉来获取知识,因而聋人学生的注意主要靠视觉引起和保持,如果长时间让聋人学生去注意某个事物,由于疲劳、厌倦等因素就会导致聋生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灵活,不多样化,聋人学生对于知识的摄取量会是很有限的。
(二)国内外教育家对教学方法的划分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即组织和进行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是激发和形成学习认识活动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
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秉德的方法分类:第一类方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第二类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这些国内外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大量的知识,并且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很累,老师教的也相对轻松,最终达到开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一直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为了使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求我们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课堂气氛活跃。为此,把“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手语》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可行的。
(三)“动”式教学法的简单介绍
“动”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引导、激励、监督学员或整体、或分组、或配对、或独立地学习、练习和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某些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像是导演或教练,学员更像演员或运动员,因此学员可以得到充分的机会参与和练习,从而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动”式教学理念的三要素:1)积极的、有活力的、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文化;2)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3)核心是学生主动学习。
(四)“动”式教学法的优越性
“动”式教学法并不是单纯的哪一种方法,而是将国内外专家所提出的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要的就是“动”的理念。如果教学过程中单一地应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多数时候会使教学活动很呆板,课堂不活跃,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采用“动”式教学法的课堂是活跃的,充满趣味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动”起来,是真正的主角,师生能够充分地互动。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和友谊。
三、结合“动”式教学法开展《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
(一)教师关于《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准备
1.制定教学大纲
教师制定《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应综合考虑计算机等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把《计算机专业手语》书上的手语词汇进行划分,分为常用词汇和少用词汇。哪些词汇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介绍,哪些词汇学生可以自学。开课前把教学大纲给学生看,这样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自己私下先去自学相关知识。如果教学大纲能够合理、科学地制定的话,《计算机专业手语》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计算机专业导论的作用。
2.确定授课内容
教师备课必须充分,仔细研究教学大纲,确定授课内容,以及每部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把《计算机专业手语》书上的手语词汇一个一个的去讲,这种授课方式会使学生感到课程内容特别枯燥,而且变得和计算机后续课程联系的不紧密,所以不建议采用逐一的去讲解计算机专业手语词汇的授课方式。建议教师可以设计几个专题来讲,比如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及原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基础知识、编程语言、图形图像处理、以及动画制作等等方面,在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把这里面涉及到的计算机专业手语词汇,给学生整理出来,学生在有“语境”的情况下,就会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计算机专业手语的学习中,既方便聋生记忆这些手语词汇,同时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后续课程又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容易让聋生对计算机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聋人接受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在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避开聋人的弱点,更多地利用他们视觉上的优势来进行教学,效果显著。所以教师在确定完授课内容后,应该结合授课内容设计好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应图文并茂,配以适当的动画效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尽量把每个专题的内容全部都显示出来,而且要难重点突出,然后把每个专题里面设计的《计算机专业手语》词汇凸显出来,最好把手势动作的详细图解或动作说明都链接到里面。
(二)把学习的“环境”扩展到课堂之外
1.告知学习目标、确定预习主题
教师上课时,应该提前告诉学生下次要讲授的内容,学生可以课下查阅资料,进行预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定一些《计算机手语手语》词汇,让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手语词汇去确定学习内容的主题或设计讨论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以及录制视频等方式来完成。在每次上课前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出重点讲解或辅导。
2.上课时教学方法要多样
《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一定是课堂活跃型的课堂,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做到重点或难度的知识点要讲解清楚、到位,需要学生练习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练会,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式的练习。总之,要启发式、讨论式等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主角。
3.拓展知识训练
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拓展到课堂之外,也不是某门课程取得一定的分数就可以不去学习了,而应是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和计划上的目标后,培养学生自己继续学习和自学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和其他课程紧密结合,培养综合知识能力。教师可设定一定的课外辅导学时领同学做拓展知识训练,比如领同学用手语打计算机知识相关的文章,计算机相关软件的说明书、计算机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开展和计算机知识相关的比赛。比赛时可以采取老师打手语(一个词、句子、一篇文章),然后学生用笔写在纸上;老师指定词、句子、一篇文章让同学用手语打;学生自我计算机知识展示等等。
(三)学生知识检测及教学反馈
1.学生的作业批改
《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作业形式不应该是纸面上的,而应是其它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上前面让一个或几个为一组给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讲解和学过的内容有关的知识,或做相应的视频,视频是同学课下录制的和计算机相关方面的,比如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一部分等。这些作业可以让同学们和教师一起参与批改,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学生知识的整体评价
《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平时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课程预习情况,互动情况,学生的作业等等都应该占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最后期末的考核可以采取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录制的和计算机知识相关的知识展示,另一部分是老师事先准备(但学生不知道内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现场抽取试题来用手语打,老师同时将其录制下来,刻成光盘,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最终,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合在一起构成学生的总成绩。最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做一份《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3.教学反馈与改进
教学反馈可以采取阶段性的,可以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教学任务完成后有个最终反馈,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结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开学初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随时都可以给老师提教学意见,提意见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口头的讨论,书面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可以实名的,也可以匿名的。
结语:《计算机专业手语》课程在聋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手语词汇,学生就没办法理解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相应的课程也就成了“天书”。“动”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动”起来,让学习过程是快乐的,能够轻松地掌握计算机手语词汇,让聋人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成功地走向社会。让大家共同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计算机专业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日常会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苏]尤·克·巴班斯基著.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5]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贺晨媛.基于高职聋生语言特点的计算机专业词汇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3(5).
[7]贾鹏.灵活高效的动式教学法[J].青年文学家,2012(16).
[8]韩杨.互动式教学法在“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9]刘洋. 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互动模式的调查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2(8).
[10]成彦.对聋人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学法的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4).
[11]李凯.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