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to learn Teaching” Strategi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赵彦威,许树勤
Zhao yanwei,Xu shuqin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101301
(Geng Dan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1301,China)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多数“不会学习”的现状,在《电工学》教学中应用“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教学现状及课程特点,应用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构建学习策略。注重教学环节的承接,按照知识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策略,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习技能,按需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受益终生。
关键词: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Abstract: Accroding to the Status of " A majority of students don't know how to lear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learning to learn" teaching strategies is use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to learn” teaching strategies is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guide students to build learning strategies. It focuses on teaching to undertak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knowledge to guide students percep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Improve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effective training, and summarize knowledge. Guide students to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so that students gradually learn how to learn.It is useful for a lifetime.
Key words: learning to learn;teaching strategies;learning strategies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先天不足,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予以弥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1]。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学习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成为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素质意义重大。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基础较薄弱,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不会学”“不爱学”现象普遍,如何使学生会学、爱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将是独立学院教师长期面临的课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可持续的竞争力,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面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负责第一课堂的教师必需注重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这对学生的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都有重要意义。
二、《电工学》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为工科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学习即包括综合的理论知识,又重视实际运用与操作。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先修课程为基础,为学习电机,单片机,电气控制等后续课程做准备。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往学习本课程的同学普遍反映课程较难,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电路变换灵活,电路求解方法较多,不易掌握,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应用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
学生有“像师性”。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是成为引导学生的导师,言传身教是关键。如果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自己就应该有这样的好习惯;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首先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本身就展示出学习策略[2]。
(一)注重教学环节的承接
1.引导学生复习和回顾学习,注重课程的历史线,积累学习策略。2.进行新课导入,一般采用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从现象到本质,感知课程的逻辑线。3.新课学习,讲解课程应用案例,感受课程的价值线;运用学习新知识,抓住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4.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完一章进行总结,学完一阶段按需进行总结,逐渐归纳出课程的哲学线。5.布置课后作业及新课预习任务。作业要有针对性,能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习题。预习任务要明确,并进行评价,否则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就不会去做。
完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有步骤的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模式,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按照知识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策略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听,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素质培养,不适合耿丹学院的学生,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实战式教学更能让学生感悟学习策略,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3]。
1.启发式教学
通常可以采用目的启发,设疑启发,对比启发,实验启发等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主动更新观念, 提高能力,增长知识,掌握方法。
目的启发,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例如简述一个机制教研室在研的实际项目,展示其电路,同学们很容易接受其应用价值,于是,促使学生“我想学”“我要学”。设疑启发,引导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思维活动中探求新知识。例如,提问负载增多电阻是在增大还是减小,通过这个疑问引导学生学习电阻的并联知识。对比启发,引导学生纵向、横向对比不同的元件、电路,找出相似特征和个体差异,总结规律。实验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2.互动式教学
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发学生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主动思维中完成学习,影响其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主要形式有思维互动,讨论互动,网络互动。
3.实战式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实战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实际的或者模拟的实际环境下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干中学”、“练中学”、“战中学”,从实战学到真才实学。电工实验室里,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动手选元件,设计电路,测量数据,记录分析数据,及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通过实战促进和弥补理论学习。实验室根据学生需求随时开放,学生不再死读书和读死书。
(三)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习技能
1.注意力训练
上课口令清晰,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经常引导学生形成集中的注意力。把常用而有效的教学语言形成口令,比如抬头看PPT,低头看课本,标记电路已知参数,简洁而有力,同学们精神集中,进行有节奏的学习。
2.放松训练
上课过程要有松有驰,在主要讲述理论内容的同时,穿插一定的动态演示或者理论性不太强的延展内容,比如结合日常应用设计的动态电路的演示,实物的演示与展示,小发明或创新大赛的成果展示。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大脑能够得到适当调整,否则大脑过于疲劳,不能有效学习新知识。
3.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前言知识。提供开放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主动去做去实践,在做中创新。渗透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支持和激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科技)竞赛。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2]。
4.学习方法指导
按照“历史线、逻辑线、价值线、哲学线(四线)”,“理解点、记忆点、实用点、工艺点(四点)”的方法指导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线:从直流到交流,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静态电路到动态电路,从单一参数到串并联电路,最后学习三相电路。
逻辑线:首先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进一步学习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通过电路的暂态分析,过渡到交流电的学习,交流部分由正弦交流电到非正弦的交流电,由单相电路到三相电路。
价值线:《电工技术》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电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有力杠杆。是高等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实践性。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哲学线: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先学直流电再学交流电;先学静态电路再学动态电路,对比学习: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微分与积分电路。
注重变与不变: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是比较稳定不变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学习最经典、最核心的知识,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领域在改变,不断加入新的应用实例。
理解点:电流、电压、功率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电量关系推导过程。
记忆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分析的定理与定则。
实用点: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工艺点:结合单片机,机床电气,电机拖动与控制工程基础,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分析典型电路应用。
另外,在上每次课时“四点四线”需具体到教案中指导教学,学生按照“四点四线”学习,目标明确,进行有效学习。
5.制度管理与习惯养成训练
根据自愿的原则让同学们自己分组,施行组长负责制,进行课上问题讨论,总结发言或者课外讨论。
引导学生必须随教师讲授内容翻书,并在必要时记笔记,重点要用不同符号进行标记。
(四)注重总结,丰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益
包括课上对章节的小结和课下对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学习随时总结。教学时注重总结,并影响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通过总结丰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益。
(五)课外学习
除了同学们集中上课学习共同知识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与就业规划等个人情况进行课外学习,借阅书籍,查阅文献,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比如考研的同学应该学习哪些参考书籍和资料,有电气方面职业规划的同学该补充哪些方面知识,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课外学习。布置课外机动任务,引导学生做科研,写论文,优秀者可以鼓励其发表论文。
四、结论
通过在独立学院近4年的教学,总结了关于在《电工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并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到课率比较高,课堂纪律得到改善,听课效果有一定提高,并逐步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能有效做笔记,踊跃发言,并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讨论的互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2-53。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11:20-22.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18。
作者简介:赵彦威(1980年),女,河北省保定市,汉族,工作单位:北京,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机械系,邮政编码101301。职务:教师,职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