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覃 秋 燕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以及学生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职业倦怠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严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导致高职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进行调适?本文将就自己的体会提出一些拙见。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上西方敌对势力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来对我们进行渗透,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社会上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不良行为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使高职思政课教师面临很大的职业压力,当大学生培养的质量、思想道德水平出现一些问题时,人们往往会简单地归因于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使思政课教师因此产生巨大的委屈感、失落感和悲观感,因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领导的关心及其管理制度的影响
思政课教师长年在教学第一线为教书育人而辛勤工作,他们的工作是需要理解和关注的,因此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分不开的。由于有些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思政课对技术性与实用性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救火”, 思政课教师只是“耍嘴皮”,谁都可以上,有些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师认证的门槛非常低,学校里做辅导员不合格的,就去做专职思政课教师;做教学秘书不合格的就去做专职思政课教师,使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也是一些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产生质疑。正是一些高职院校领导没有从战略高度看待思政课,有些思政课教师宁愿去当一般的行政后勤人员也不愿上讲台。致使思政课在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建设。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存在较大关系,一些高职院校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体制挫伤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普遍上大课,而且课程安排上要么被安排在下午,要么被安排在晚上,而专业课程上大课的却很少。但是思政课教师在上大课,而且教学时间安排不利的情况下实行的统一课堂评价体制,这对思政课教师来讲太不公平!有些高职院校把思政课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与评优、职称晋升挂钩,这对承担较重教学工作量的思政课教师来讲又太不公平!二是教学科研方面,有些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课题、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很难做到对思政课教师一视同仁。由于学校的种种不当行为使思政课教师缺乏归宿感而产生职业倦怠。
3、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高职思政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但由于有些高职院校领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和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有些思政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在教师行列里只不过是“打打杂”而已,甚至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在人前羞于提及自己的专业,职业自我评价比较低,千方百计找机会换岗,对自己职业未来发展感到迷惘、困惑,由于职业认同低,职业荣誉感不强,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4、学生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都在进行扩招,致使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为了生存,一些高职院校连一、二百分的考生也录取进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控能力较差,这不仅增加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难度,也使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对于广大高职教师而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项工作并非易事,而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来说,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就更难。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思政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而理想、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极其复杂和漫长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不会那么顺利,有些时候还会激起他们的抗拒。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讲一些忠党爱国、无私奉献的大道理,学了也白学,与高职生未来的就业没有任何关系,学了也没什么用,因此对思政课存在轻视和厌倦的现象。这种对思政课教学上的高要求高付出与低回报的差距,使不少教师感觉到疲倦不堪,令不少教师感到较大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二、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教师观、教育观
当今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还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相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师要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教师自己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提高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要真正意识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到既要关心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也能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做学生学业、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教师观、教育观,对思政课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为思政课教师提供良好教学、科研、生活环境
高职院校要为思政课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减少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一是高职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是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而是为国家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教育。二是必须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的准入制度,把好关口,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新进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员。三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应当科学界定不同学科教师的角色职责,让思政课教师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样能得到合理的评价和肯定。四是要关心教师,学校领导应充分尊重教学一线的教师,从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关怀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减少他们的职业倦怠感,稳定思政课教师队伍。五是积极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根据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在经费投入、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方面适当向其倾斜,为思政课教师实现其价值创造条件。
3、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具备自我调适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大环境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适应社会变化发展需要,对自己进行调适。一是要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提高职业认识,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自己对本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克服职业倦怠情绪。二是要拓宽视野、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当代的青年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意识更强,教师对学生而言,他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较高的修养,而且还要对文学、历史、心理、法律、美学、教育学等学科都应该尽量多地掌握。当代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保证自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时刻掌握思政课教学的前沿知识,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三是学会放松自己,学会疏导情绪。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来修身养性,以舒缓精神压力和提升生活质量。四是要加强身体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经受住较繁重工作的压力,一旦身体垮了,就无力应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就容易滋生倦怠。
三、结束语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主要窗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当前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个重要原因,然而高职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帮助广大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也需要高职学校努力改善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的现状,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减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同时还需要高职思政课教师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大量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卫革.高校教师职业声望沉浮考[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6(3):55-57.
[2]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5):185-187.
[3]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4(4):70-72.
[4]张燕,刘力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5—97.
[5]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