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供电设备的无线测温系统
任程程,高翔,魏国招,焦玉玺
(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针对煤矿供电设备的特殊结构,设计了一种体积小、功耗低、高电压可靠隔离、易于安装的低成本无线测温系统。该测温系统以CC110L无线收发器和DS18B20测温元件为基础,采用超低功耗设计,可实时对温度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减少了现场的维护工作量。
关键词:煤矿供电设备;温度传感器;无线收发模块;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TP2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 引 言
煤矿供电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煤矿供电系统供电设备及电缆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安全。温度是表征煤矿供电设备运行正常的重要参数,设备制造、环境污染、长期运行、超载运行、触点氧化、电弧冲击等因素均会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设备运行时,煤矿供电设备的开断接触点可能会因此发热而导致温度不断上升。如果发现不及时,容易导致起火或爆炸等严重事故。
目前在煤矿现场比较常见的测温方式有红外测温、光纤测温等。红外测温是非接触式测温,所需安装空间较大,测温精度容易受环境影响;光纤测温由于对所用光纤的弯曲度有所限制,在开关柜等狭小空间内难以安装且成本较高。针对煤矿供电设备结构复杂、内部元件安装紧凑、电压等级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体积小、功耗低,高电压可靠隔离、易于安装的无线测温系统。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图1 无线测温系统结构图
无线测温系统由无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接收仪和温度监测工作站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无线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接触点温度,主要安装在供电设备容易发热的场合。每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具有唯一的ID编号,实际使用时,系统记录每个传感器的安装地点,并与编号一起存入温度监测工作站的数据库。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发射一次监测点的温度数据。2)无线温度接收仪安装于变电站内部,根据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区域进行配置,负责接收和显示各无线温度传感器(探头)测量、发送的温度数据。当测温点温度超限时,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通过RS485总线将温度数据上传至温度监测工作站,并响应监测工作站的命令。单个温度接收仪可接收255个温度传感器。3)温度监测工作站负责采集、监测和分析各测温点的温度,实时显示各监测区域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以及变化曲线,并进行查询分析,一旦发现温度过热或急剧升温到限定值时,立即进行报警。
2 无线温度传感器设计
无线温度传感器主要由微控制器、感温元件、无线收发器三部分组成。该传感器以TI公司生产的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G2303为微控制器,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集成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测温元件,并选用了以CC110L芯片为核心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中,CC110L单片收发器可支持300~348MHz、387~464MHz和779~928MHz多频段,可编程输出功率高达+12dBm,数据速率范围0.6~600kbps,接收灵敏度为-116dBm,睡眠模式时电流消耗仅有200nA。另外,系统还运用了CC110L无线收发器的自动CRC校验,载波监听(CS)和地址滤波等功能[2]。系统采用超低功耗设计,使用3.6V/1.2Ah柱形锂电池供电,每5s测量发送一次温度数据,平均工作电流小于20uA,可连续正常运行5年。本系统采用433M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绕射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信号损失衰减小。
3 温度接收仪设计
3.1 接收仪整体结构
温度接收仪由MCU主控制器MSP430F149、RS485通信接口、RXG19264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器、CC110L无线收发模块、AT24C512存储器、键盘、PCF8563时钟电路及电源等组成,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液晶显示屏主要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的地址编号、相应的温度数据以及当前时间;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的配置参数以及超温报警的传感器信息等;键盘用于切换显示界面、设置系统参数和温度传感器个数等。
图2 温度接收仪硬件结构图
3.2 接收仪电源设计
由于该系统应用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中,本文将接收仪设计为本质安全型,简称本安。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系统由外部12V本安电源供电,经开关型电压调节器LM2596降压至5V供系统其它部分工作,然后经AMS1117降压至3.3V供MCU工作;为防止外部电源反接,电路增加了由4只1N4007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另外,由于本安电路要求不能带有大的储能元件,LM2596内部振荡频率固定150KHz,高振荡频率降低了外部储能元件的大小,满足了本安电路的要求。
图3 无线温度接收仪电源电路
4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无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接收仪以及温度监测工作站软件的设计。
4.1 无线温度传感器
为达到超低功耗,无线温度传感器在软件方面进行了低功耗设计,步骤如下:①CC110L初始化完成之后,进入睡眠模式;②配置MCU与CC110L相关引脚为相同电平,以免两者进入低功耗模式后,引脚上出现灌电流、拉电流等情况;③打开MCU的5s定时器作为睡眠唤醒用;④使能MCU的低功耗模式。
4.2 温度接收仪
温度接收仪以中断的方式接收传感器温度数据。为了能够快速存放每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主控制器内部开辟了一个1024字节的RAM区域(存储255个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且每个传感器编号和温度数据均对应固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地存放温度数据。
4.3 温度监测工作站软件
该软件作为无线测温系统中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集温度数据采集、存储、查询于一体。软件设计采用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符合Windows操作习惯。
软件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处理与系统管理两个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负责与温度接收仪通信,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指令,并将接收的信息加以处理;串口通信程序利用C#提供的Serial Port控件开发[3]。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温度数据显示、历史查询与报表打印、账户与数据库管理和超限报警五个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图4 监测工作站软件运行界面
5 小结
系统采用超低功耗MCU、无线收发器和集成数字式温度传感器,设计了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接收仪;同时,温度监测工作站的设计,方便了实时监测、查询被测点的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可有效隔离被测点的高电压。该无线测温系统成本低、寿命长、安装方便,同时还可应用于地面供电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监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关于433M与2.4G的对比说明[EB/OL].[2007-6-11].http://wenku.baidu.com/ view/49ec4bec998fcc22bcd10dd1.html.
[2] Texas Instruments.CC110L[EB/OL].[2013-4-1]. http://www.ti.com/lit/ds/symlink/cc110l.pdf.
[3] Watson K,Nagel C,齐立波.C#入门经典[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