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
敦煌市医院妇产科 铁桂香 运玉萍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文摘】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在产褥期,产妇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和社会适应过程,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现将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及产褥期后的健康指导介绍如下:
(一)一般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 每天监测2次体温、脉搏、呼吸。
2饮食 保证产妇有足够睡眠营养,指导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汤汁。
3休息和活动 保证产妇有足够的睡眠。产后24小时应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以促进切口愈合,增强食欲,利于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大小便通畅,促进盆底肌肉张力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及蹲位,以防子宫脱垂。
4大小便 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 及时排尿,以防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产后早日下床活动,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便秘 。
5清洁卫生 提供良好的环境,应清洁温暖、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保持床单元的清洁、整齐、干燥,要及时更换会阴垫及衣服、被单。因出汗多,应指导产妇经常擦洗,勤换衣裤,卧室哺乳前应洗手。
(二)子宫复旧的护理
评估恶露情况,观察宫底位置及软硬;同时按压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排空膀胱,按摩子宫,给予宫缩剂。恶露有异味提示有感染的可能,配合做好血及组织培养标本的收集及抗生素的应用。
(三)会阴部的护理
有多数产妇在产后的3天内切口处有水肿,活动时疼痛,至拆线后会自然消失。仔细观察会阴切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会阴每日2次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碘伏擦洗,有水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血肿者,可用远红外灯照射。嘱产妇取健侧卧位,并遵医嘱给予抗炎等对症处理。
(四)乳房护理
乳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分娩后第一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洗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以后每次哺乳前后都要用温水毛巾擦洗。每次哺乳前轻揉的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每次哺乳时应让宝宝吸空乳汁,如乳汁充足,宝宝吸不完,应用手挤或吸奶器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再生,并可防止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一。如吸吮不成功,则指导乳母挤出。
(五)指导母乳喂养
护士要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给宝宝添加任何食物,包括水)。护士可用模拟示范或趋势指导方法,协助早吸吮,一般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此时乳房内的乳量虽少,但通过宝宝吸吮动作可刺激泌乳,产后1星期内,哺乳次数要频繁,每2~3小时哺乳1次,最初哺乳时间只需3~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至15~20分钟,母乳喂养原则上是按需哺乳不定时。哺乳时,母亲及宝宝均应选择舒适体位,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使母婴紧密相贴,产妇轻按乳晕附近,使乳房不致堵住宝宝鼻孔。如乳汁充足,新生儿吸不完,应用吸奶器将剩余乳汁排出,以免奶胀。哺乳结束后,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额,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哺乳后应将宝宝竖抱起,头靠母亲肩部,轻拍宝宝背部,驱出胃内空气,以防溢乳。
(六) 促进心理适应
产妇入休养室时,热情接待。提供母婴同室,让产妇更多的接触自己的宝宝,在产妇获得充分休息的基础上,让产妇多抱宝宝,逐渐参与宝宝的日常生活护理,培养母子亲情。提供新生儿喂养、沐浴指导,给予新生儿不适及常见问题的观察指导,同时提供产妇自我护理指导,如饮食、休息、活动的指导,常见问题如褥汗、乳房胀痛、宫缩痛等的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妇的困惑及无助。并鼓励和指导爱人及家人参与新生儿护理活动,培养新家庭观念。
(七)健康指导
1一般指导 告知产妇继续保证合理的营养,适当的活动和休息,合理的安排家务和婴儿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和会阴部的清洁,保持良好的心境,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方式。
2 产后锻炼 产后锻炼有助于子宫的复旧,腹肌、盆底肌张力恢复和体型健美。产褥期保健操可以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防止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等。应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进行保健练习。一般在产后第二天开始,每1---2天增加一节,每节做8---16次。
3 计划生育指导 告知各种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当的避孕方法,产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起应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择药物避孕。
4 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左右母子同去分娩的医院进行产后检查,以了解生殖器官恢复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包括测血压、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检查腹部或会阴部切口愈合情况;检查乳房有无炎症、乳头皲裂,乳汁的量及喂养情况;给予计划生育及性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