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支持R&D财税政策研究

江苏省支持R&D财税政策研究

江希和, 周超

【摘要】 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核心是研究与开发(R&D)活动。由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外向性、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特点,因此给予R&D投资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是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本研究在概括介绍江苏省R&D活动基本情况基础上,对江苏省支持R&D活动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研究开发、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一、引言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主席余永定指出:在这样一个以快速技术进步、创新和创造力为核心的年代,全球经济风景线瞬息万变。没有强大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即使是巨人也有致命的软肋。当巨人倒下时,很多人都不能幸免。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各国的地方政府无不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经验数据显示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但由于技术创新产出的不确定性,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不都是积极的,因此政府的推动成为重要抓手。

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手段主要是税收激励和财政投入,其中税收激励又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主要措施。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形式多种多样,但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投资的税前扣除或税收抵减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同时研发投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江苏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早在1989年,江苏就提出了“科技兴省”的战略,进入“十一五”的头一年又确立了“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正因为如此,使得江苏研发投入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2%目标,而且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专利总量居全国前列。尽管如此,但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与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江苏提出的“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新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江苏省R&D活动的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效益显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利税就一直以较高速度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0.47%和36.04%,具体见表1。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且成效显著。截止2009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达25099家,其中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37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891家;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739.73亿元、区内生产总值6451.57亿元、利税1801.34亿元、财政收入1078.73亿元、出口764.39亿美元,技工贸总收入、区内生产总值、利税、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5.75%、28.94%、22.99%和15.32%,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利税统计表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及利税统计表(2005—2009年)   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实现产值

7928.17

10307

14689.96

18402.19

21987.23

较上年增长数

34.30%

30.80%

42.52%

25.27%

19.48%

实现利税

523.18

723.22

1139.77

1464.61

1801.34

较上年增长数

32.86%

38.24%

57.60%

28.50%

22.99%

数据来源:江苏省2006—2010年统计年鉴

2、研究开发机构日益壮大,研究开发课题快速增长

2005年全省拥有科研机构数3751个,经过5年的发展时间,至2009年,全省科研机构数达到7521个,增长近一倍,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15.31万人。其中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9个,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1.88万人;高校科技机构448个,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0.62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094个,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11.98万人。

研究与开发课题数2005年全省为29610个,以后逐年提高且提高速度越来越快。以2005年为基数,2006年-2009年增长速度分别为7.83%、12.4%、21.9%、54.51%,具体见表2。

2              2005—2009年江苏省研究与开发课题数    单位:项

年份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研究与开发课题数

29610

31929

35887

43745

67590

较上年增长数

-

7.83%

12.40%

21.90%

54.51%

资料来源:江苏省2006—2010年统计年鉴

3、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05年以来,全省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持续增长。2005年全省共申请专利34811件、授权专利13580件,到2009年申请专利达到了174329件、授权专利达到了87286件,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0.15%、108.55%。而且在200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2009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具体见表3。

3    2005—2009年江苏省受理授权专利申请情况        单位:项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三种专利申

34811

53267

88950

128002

174329

其中:发明申请量

6582

10214

16578

22601

31801

三种专利授权量

13580

19352

31770

44595

87286

其中:发明授权量

1241

1631

2220

3508

5322

资料来源:江苏省2006—2010年统计年鉴 

三、江苏省支持R&D的财税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

政府对企业R&D活动进行的财政投入,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来实现的。为了促进全省科技创新,江苏省政府在2006年4月18日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中,就政府投入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各级政府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省、市、县每年新增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的比例分别不低于6%、3%、2%。而是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等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并能有效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按一定比例给予匹配支持。三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学技术普及。根据省政府的要求,自2006年以来,我省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财政科技投入补贴和专项资金激励政策体系,对包括企业R&D活动在内的所有科技活动进行补贴和投入引导激励。补贴的形式主要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部门事业费、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省级专项资金激励政策包括建立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金、苏北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引导资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创投引导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专利资助专项资金、专利实施资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专项资金、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等。另外,省政府还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自认定之日起二年内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等。这些积极的科技创新财政政策不仅大大增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而且也带动了全社会的科技总投资。

根据《第二次江苏省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报告,2009年全省R&D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90.4亿元,占12.9%;企业资金577.99亿元,占82.3%;国外资金16.29亿元,占2.3%;其他资金17.27亿元,占2.5%。可以说,财政资金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对全省企业自主创新产生了很好的引导扶持效果。

同时,为了能有效促进江苏省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兴产业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全省经济升级转型,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该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以及“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政府定价的自主创新产品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自主确定。”等。这些政策也大大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税收政策方面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国家先后出台了11个大方面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江苏省政府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也推出了一些相关的税收政策规定,主要包括《关于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苏地税发[2009]3号、《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地税发〔2009〕6号)、《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意见(试行)(苏地税发[2009]32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苏国税发[2010]107号)、(苏地税规[2010]5号)等。这些通知或规程除了重申国家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外,还补充制定了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些税收优惠措施,如“对研究开发实际支出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的企业,可由企业纳税关系所在地政府从企业贡献中拿出部分资金给予奖励。”、“企业建立的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经税务部门审定,其科技人员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据实扣除。”以及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落实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为科技创新企业单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统计,近两年仅国税系统就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7亿多元,为技术创新企业办理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73.5亿元,为1200多户软件企业办理超税赋即增即退增值税29亿元,减免软件企业所得税7.4亿元,为19户次科研院所转制免征企业所得税2.4亿元,为255户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让收入减免企业所得税9780万元。在全国率先按照新标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年先后分三批共认定企业1368家,并及时兑现税收优惠42.3亿元。

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同。本研究为了了解现行技术创新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影响情况,设计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问卷调查表”,并得到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徐州、宿迁等地税务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共15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28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问卷率分别是86.11%和82.58%。在调查的企业中,在谈到对我国现有的研发支出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程度的看法时,其中有27%的企业认为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已经相当优惠,有63%的企业感觉到现有的政策比较优惠。而在讨论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支出产生怎样的影响时,也有高达62%的企业认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剩下的企业也都一致认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江苏省支持R&D活动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江苏为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出台了诸多财税政策,也收到了实效。但通过纵横向比较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政府投资总量较小,比例偏低

如表4所示,2007年至2009年,江苏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分别为68.7亿、91.5亿、11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2.69%,2.82%,2.91%,和同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浙江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有加大的趋势。譬如与上海比,2007年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85%,2009年增加到7.2%,由2007年比江苏高1.8倍增加到2009年比江苏高出2.47倍。与北京、广东等省市相比,在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上也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在科技投入总量上也有较大差距,这与江苏省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4            2007年—2009年 部分省市财政科技拨款表

      2007年—2009年 部分省市财政科技拨款表        单位:亿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省市

财政科技支出

财政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科技支出

财政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科技支出

财政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北京

90.7

1649.50

5.50%

112.1.

1959.2

5.73%

126.3

2319.3

5.45%

江苏

68.7

2553.7

2.69%

91.5

3247.4

2.82%

117.0

4017.3

2.91%

上海

105.7

2181.67

4.85%

120.2

2593.9

4.64%

215.31

2989.6

7.20%

浙江

71.5

1806.79

3.96%

86.79

2208.5

3.93%

99.3

2653.3

3.74%

广东

119.2

3159.57

3.77%

132.51

3778.5

3.51%

168.5

4334.3

3.89%

资料来源: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再就R&D活动支出方面看,我省其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与比较发达的省市相比也是比较低的。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江苏省研究开发支出分别为269.8亿、346.1亿430.2亿、580.91亿以及699.99亿,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47、1.6、1.67、1.92以及2.03,虽然无论在总量还是比例上逐年增长速度都较快,且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研究开发经费总量首次超越北京,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比例上,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仍略显不足。尤其是北京,其R&D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贯保持在5.5%这个水平。上海在2005年至2009年这一期间,该比例也一直高于2.5%。而江苏省在2009年才达到2%这一水平。

2)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在R&D活动以及财税扶持方面差距悬殊

苏南、苏北地区在R&D活动方面表现及其不平衡,以代表R&D活动成果的三个指标之一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例,具体见表5所示:

5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按地区统计表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按地区统计表       单位:亿元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