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新模式研究
马 娟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东,广州)
Abstract:In present paper,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has been illustrated with a new mode called distributor sharing logistics propose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distributor shared logistics has been introduced as well as analysis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ode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raised concept. Finally, suggestion and strategy of distributor sharing logistics has been raised in practice.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logistics; distributor sharing logistics
摘要:阐述了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在分析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内涵的基础之上,介绍了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了实施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物流;分销合作
1.研究背景
2013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率有所回落、物流成本依旧偏高。电子商务作为主流商业模式,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它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网购交易金额达到1.85万亿元, 网购金额占社会消费总金额的7.8%,比2012年高1.6%,预计到2016-2017年中国网购交易金额将达到4万亿元。
恰当的物流模式可以使企业节约物流成本,增加盈利,提升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相应地,可以降低碳排,节约能源的消耗,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在低碳经济下选择恰当的物流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2.低碳物流概述
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和能耗,利用节能减排抑制物流对环境的危害,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物流高碳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1)运输:是商品在物流活动中的流通,是造成物流高碳化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商品加工:是指按客户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其中出现的问题可导致资源浪费和碳排放过高。
(3)包装:是物流主要环节之一,保护商品免受损坏。据统计,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 150 亿元,并且,包装材料也存在着难降解、回收及循环利用困难等问题。
(4)仓储:主要体现在仓库的保温、冷藏和照明存在着耗电较高,仓库的货物储存不合理,导致了货物的错发和延迟发放。
低碳物流的实施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增加宣传力度,合理规划物流线路,选择良好的运输方式,合理地规划仓库选址,改进包装,增加包装材料及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制定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营销产生了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分销商参与到电子商务过程。
3.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
3.1 以分销合作的物流模式类型内涵
以分销合作协作物流运作的模式——即发货企业联合国内各地销售该企业产品的分销商建立长期的物流方面合作模式,通过协议签订的方式令原有分销模式不变(企业维持原有订单比例进行配货),分销商则利用互联网货品配送信息,承担其地域上就近的网络订单(遵循分销商实体零售亦维持原有独立进行的原则)。即货品供应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分销商进行协调,对消费者订单进行地域性分类处理后要求离消费者就近的分销商发货。与此同时,消费者因产品质量和满意度等问题对供货企业 提出的退换货亦通过地域上就近的分销商进行回收和归类处理。
在以上提出的方法中,供货企业通过联合分销商开发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即可对出厂货品进行物流协调,其所接订单通过互联网分配给分销商并支付给其一定的报酬。通过这种模式,企业可大大节省其用于聘请第三方物流处理货物的供货成本,而分销商对消费者就进发货,不仅可提高其送货效率,还可在供货商处得到一定的理论,换而言之就是减少了分销商运营成本。同时,分销商协助承担的物流方式可分散货品在某地大批量积压的状况,使分销商资金和人力运转得更加流畅。而跳出分销商和供货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社会视角而言,供货企业直接协调分销商集中发货可充分提高物流效率和货物输送集中程度,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运输的距离,节省了城市的交通资源和世界的自然能源。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济较发达、网购盛行的地区(如华东、华中等地)可大力推行以上模式,大大增加分销商合作数量;在西北部人口稀疏地区,分销商合作数量则不必太多。例如在某区域中,消费者在分销合作性物流模式下订退货流程如图3-1和3-2所示:
图3-1 某区域消费者订货流程
图3-2 某区域消费者的退货流程
3.2 关于分销合作的物流模式流程
(1)消费者客户端订单发出。供货企业将自主研发和创建专用于该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分销商进行沟通,达成推广协议。企业通过自主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面向消费者,使其可直接在上面对商品进行选择,其次也可更快捷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评价和需求,以便为客户之后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此外,通过对消费者订单的数量,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得到统计,以便反馈给分销商,成为其库存预算的重要数据。
(2)订单信息电子商务平台协调。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了解供货方产品信息时向供货方发出购买请求;同时,消费者发现产品存在质量瑕疵时候亦可通过平台直接对供货方发出退换货请求。此时,供货企业则通过信息平台,对最近的分销商发出对应的指令,给出消费者所在的地址要求分销商对其进行服务。可见,供货企业为主研发的订单信息协调平台可实现与分销商间的货品信息联系和共享、消费者需求指令传达以及售后服务辅助等功能。
(3)物流落实和调动。因分销商一般规模不大,其运营成本受铺租、人员薪酬等牵制,他们大部分一般都只会对货品留有少量库存,论其销售范围,往往在其地理位置两公里范围内。再者,离分销商较远的消费者一般会被采用委托快递配送的方式。目前,应用现有的RF等技术可有效跟进和追踪快递物流的配送进程,通过供货企业研发的可集成快递单号的物流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关心到物品的配送情况,从而保证供货商和分销商的服务质量。
(4)消费者确认接收。在供货企业和分销方对消费者服务的正向物流过程中,消费者收货后一般通过之前订货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收货确定和产品评价;而在消费者发现产品瑕疵后享受售后服务的逆向物流中,供货企业也可通过上述电子商务平台对货品进行退货确认,并提供处理的分类信息给供货方,方便双方协调处置退货商品。
(5)售后退还货品处理。当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属于质量瑕疵商品时,分销方一定不再将其投入下一环节的销售。通过上述构建的平台,退回的货品直接通过逆向物流退回供货企业,供货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方对退回货品进行处理,使其退出销售环节。而对于因订单信息错误或消费者需求临时改变而退回的合格产品,分销商直接将其存于仓库,以便投入下一销售过程。
(6)供货商和分销方利益分配。该模式下供货企业和分销商密切合作,从企业方面而言,其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该部分成本通过比例折算,对不同地域分销商进行报酬,可大大调动分销商合作的积极性——分销商变向为供货方节省的资金越大,其获得酬劳就越多;分销企业和供货方可在此局面中真正享受到共赢。(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
3.3讨论——关于分销合作物流模式的优劣
3.3.1 该新物流模式之优势
本文提出的分销合作物流模式,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供货企业与分销商之间的协议,以双方信息交换共享为整个货品物流活动的中心,完整建立了两者之间合作共赢的桥梁。对比现有的传统物流模式,其优势如下:
(1)节省物流交通开支。分销合作型物流使供货企业的货品运输范围大大减小,其运输成本得到有效压缩。再者,长范围运输使物流过程产生风险,货品更容易丢失或者损坏,使供货方处理该类事件耗时耗力,钝化了企业各环节运营的效率。
(2)物流响应敏捷、润滑销售方资金链。目前,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如淘宝、京东)等通过物流的“时间差”赚取消费者待付资金的物流时间利润壮大其自身规模。作为消费者和分销方、供货方而言,其都希望该时间差越小越好——消费者缩短时间差可尽早打消其对电子商务模式购得货品的忧虑;而分销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供货方销售商品一定程度也可减轻其自身产品积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供货方通过其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可大大缩短上述的“时间差”,对其资金的运转具有“润滑”作用。
(3)树立良好市场品牌,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外界看来,此处提出的分销商承担供货方的物流的模式,貌似是分销商既可以减轻自身存货压力,又可以从供货方处得到资金报酬。其实,此模式下的供货企业更利于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虽其利润的一部分转让给了分销方,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供货企业掌握了第一手消费需求信息,而分销商止咳通过企业获得批发订单上的货物以及从电子商务平台上了解该地的客户需求量。供货方对此类消费信息的把握有助于其实行商品的绝对控制权(如区域性区别定价、按区域消费者需求个性化配给等)。通过信息供货方也可对某分销商临近的分销商进行货品结构调整,避免分销商在某地进行货品控制。
(4)售后对分销商库存的补充。电子商务进行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只通过网络图片第一时间初步了解货品。然而,当消费者见到实物时若发现其与期望不符,往往产生失望的情绪。分销方承担的物流模式往往可使供货方的售后服务扩展——对不符合消费者期望而无质量问题的货品进行分销方暂时回收保存,其确认符合回收要求后,供货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退还货款给消费者,分销商因此暂时获得货品的保管权而不需支付货品费用,此类产品在分销商处还可重新投入下一次销售,并只需销售过后和供货商进在下一供货周期进行结算。若该产品不幸在分销方处出现滞销,则退货商品可待供货方下一周期当面结算过程中进行退还。
(5)环保社会意义巨大。通过分销合作的物流模式,发现在电子商务和实际零售结合的情况下从供货商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次数大大降低,其中大大限制了动用汽车、火车乃至飞机等大型交通工具的频率,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单车、电动车或人力搬运等短途物流行为。可见,该物流模式,非常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下低碳化的要求。若实行该物流模式,必定会为环境、城市交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3.2 该新物流模式之劣势
目前,分销合作物流模式是电子商务商务经济背景下非常创新的尝试,当然,此时对该模式的推广仍有非常大的障碍,其不利推广之处如下:
(1)需基于高端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广新物流模式。通过分销商进行物流承担的运作模式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互联网不发达时代货物交易仅存在经销商和顾客之间的模式。当前,供货商直对消费者进行销售的行为通过互联网变成可能,此时加入分销商的参与必然需要可集成三者的更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以使网络购物的服务更到位。
(2)供货方和分销方利益容易冲突。此处所提及的新模式——供货方和分销方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压缩分销方的利益。更重要的事,供货方无论从货品成本还是面向消费者定价上都比分销方更具优势,特别对于当前互联网和交通物流呈现越发强大的趋势,这样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局面将导致分销方不会真心愿意和供货方合作。
(3)供货方和分销方分成难以协调。分销商协助供货方对消费者进行货品配送,从而获得一定的酬劳,看似分销方在承担物流费用之外赚取了额外的报酬还缓冲了商品库存压力。然而,供货方和分销方在供应同类货品时,消费者看到两者价格差而更多选择供货方的购买渠道,这样在下一销售周期时,分销方的库存反因原有固定消费者的流失而使其库存压力更大。此处,出现了供货方和分销方利益协调的难题——当分销方帮主供货方进行物流服务所获报酬少于分销方自身销售一件商品所获利润时,其与供货方合作的动力就大大受到打击。
4.推广分销合作型新物流模式的建议和展望
当前,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在我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目前鲜有企业尝试。 正如当前服装业中,实体零售和电子商务经营并行,导致了即使是名牌服装也被导致出现了相当混乱的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产品以次充好等经营局面。但从供货企业成本节约和社会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而言,该模式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推广该模式,仍需政府进行一些经济上的宏观干预和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和把握。笔者在此提出如下几个推广建议:
(1)建立供分销商参与的合作联盟,协调利益分配。
在传统大宗货物经营模式下,实体分销商是供货方实行零售的最重要途径。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分销商仍是为生产供货企业提供销售、产品形象支持的最重要门户。如何实现分销合作型物流模式的供货方和分销方共同繁荣,互惠互助的局面是决定未来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重要导向。当前,唯有供货方对分销商进行高度重视,实现两者之间利益的重新协调,方可利于供货企业自身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使其利益获得更具长久性。因此,通过建立分销联盟优化产销对接是成功推广此模式的关键所在——供货方建立联盟,主导各经销商进行联盟加入,根据区域需求和消费需求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经销商运作,这样在可通过联盟协议对分销商进行销售行为规范,防止其因利益对企业本身形象和利益起威胁作用。建立分销联盟后,还应对分销商承担物流运作后的报酬进行优化,使其从供货方获得的利润不小于其零售一件商品获得的收入,增加其服务的积极性。
(2)加大平台信息建设,促成商客信息“无缝对接”
当前电子商务是基于全世界趋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而衍生的新的经济模式。在该经济模式下,分销合作型物流对信息平台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承担消费者和供货上直接的货品信息沟通,还需促成供货上和分销商之间的信息集成、分类以及协调沟通。其集成和分类的信息包括货物收发、市场需求统计、售后退货信息类型和数量等等。再者,平台中集成的信息对生产供货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该类信息平台可统计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需求的导向、使用的满意程度、对新物流模式服务的态度等重要极为重要的信息,从而反向知道生产供货方对自身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从而在下一生产销售周期后尽可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实现商家和客户的“无缝对接”是保证平台长远运作的重要条件。
(3)规范产品供应链监管,更新产品供应理念和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产品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的关系亟需更新,为适应新的产品供应关系,由供应商为主体、分销商加盟和支持的的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目前需尽快形成。在新物流模式下,生产供货企业需在原有配货出厂的业务上进行大力重组,对重复部门进行合并,多余部门进行取消,首先实现供货企业内部的运营优化,随后对合作企业进行管理理念推广,建立合理的、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以便形成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流畅运营,信息密切和业务一致,从而使合作双方整体获得更大的利润。
(4)吸引高业务素质物流规划人才
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领域的人才,物流业也不例外。考虑到国外电子商务模式比我国起步更早、规划更全、发展更成熟,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物流建设并不繁荣,国内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也偏少——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在该领域高端人才缺口达到40万。
因此,加大力度引入具有多年相关从业经历的国内物流人才以及海外高素质相关人才十分必要。唯有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为供货企业和分销商进行合理物流规划为后盾,方可保证生产供货方的产品在市场中无论从服务还是价格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不易于被市场所淘汰。此外,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联合分销商进行商品销售的企业也应加大自主培养物流人才的力度,唯有培养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物流规划人才,方可最大程度上整合全企业的优势资源,统筹和分销商合作的具体模式及其细节问题,实现企业的最大成功。
(5)大力宣传减排理念,向全社会推广低碳物流模式
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新的物流模式不仅给企业创造了客观的利润,并且,在减少物流交通次数循环的过程中大大节省了自然资源、缓解了我国大城市繁重的城市交通压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物流业发展并没得到国内社会很好的重视,然而在21世纪后互联网的世界性繁荣以及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使我国不少学者和当局政府认识到必须控制和减少物流这一能源消耗大户的能源消耗量。迎合目前我国大力宣传和开展低碳经济教育的背景,在全社会被深化宣传环保理念的进行时,本文总结和提出的新物流模式虽在当前推广非常缓慢,但已顺应了当前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展望其在各方的重视下,该模式必将取得社会更多人的认同。此外,我国政府需在宣传低碳理念的同时开展实际行动,通过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设立等模式,以明文规定的形式最大化明确各方责任,引导个产业合并、重组和转型,使物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最大化结合各与其相关产业的融洽度,实现平稳、快速和环保地发展。
结合低碳经济背景,电子商务作为当前国内经济中逐年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如何在保障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使物流业能耗降低从而顺应我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应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的资金投入,其实还需在经济和商业模式上大力提倡推广创新——以分销合作的物流模式的开始推广是当前电子商务经济领域的一大亮点,展望不久的将来,企业将纷纷效仿定制的经济与环保概念相结合、更有利于全社会发展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2013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与2014年展望[EB/OL].
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kx/201403/07/284816.shtml
[2] 刘婷. 低碳经济下H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研究[D]. 燕山大学, 2012.
[3] 王于猛. 分销商商贸与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3(32): 164-166.
[4] 陈冰冰. 电子商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视角[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35-39.
[5] 于帅. 电子商务对低碳经济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D]. 青岛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