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生产

吉林省扶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梁云波  13800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人民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高效优质生产。

一、农村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一)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成就

首先,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粮食、棉花、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农产品供应丰富,为我国市场稳定和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开发应用了大量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航天育种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碱地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持续有效控制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另外,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改革,编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1)》。2005年4月,国家农业部与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5年农业部颁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培训工程。从2004起开展以“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农村劳动力培训,2004-2008年共培训1580万农业劳动力。2008年底在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人员大培训活动,至2009年10月底,培训各类人员80余万人。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推广经费不足

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步履十分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目前,乡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专业学历的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较高。受编制限制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没有新进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严重影响推广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经费缺乏的影响,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缓慢,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不强,也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在生产上所急需的特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方面知识的需要。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并且缺乏“科技兴农”积极性、主动性。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对象,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要求较高,而现阶段我国的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低水平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缺少足够的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同时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于新兴的农业技术,大多数的农民采取观望态度,不愿积极主动学习使用新技术。虽然有的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但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自身没有足够能力去配备相应的农业设备,这也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农民缺乏“科技兴农”主动性还源于部分农业科技效益不高、收益不明显。

三、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基层农业站基础地位的认识,克服传统的大农业思想,消除片面追求政绩和急功近利思想,在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职能的前提下,扎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基层农业站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作用。

2.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骨干人员培训、举办技术短训班和技术讲座,加强知识更新,重点学习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的知识,提高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养多面型人才。

3.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进行。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农业站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合作,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通过展示,增强农民群众的感性认识,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增强自身服务能力,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农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掌握运用农业科技,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4.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从根源上来讲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文化事业,要在农村形成一种“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完善农村各种文化站、文化室的建设,将农业科技寓于农业文化的发展之中。与此同时,政府必须要积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帮助广大农民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强化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切实担负起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的重任,针对农村发展现状,采用不同的科技文化建设方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切实做好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工作。

四、总结

在农村的发展中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行,面对的困境有很多,但只要政府和个人有坚定的信心,必将克服所有的困难,成功突破难关,取得长久的成功和长足的发展,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带动整体的经济发展,扩大资源面、扩大发展渠道和发展方式,用最好的农业推广技术使农业反哺工业,农业促进经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保证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实现科教兴农战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