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立菊的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大立菊的栽培管理技术 

 

大立菊是在一株上开数百朵乃至数千朵以上的盆栽菊花,可以裱扎成半圆球形、金字塔形和扇形等的立体造型菊。其在着花数量上和空间利用上,雄居各类艺菊之首。要种好大立菊,不仅需要优良的栽培条件,而且要求花艺技师有高超的园艺技术,耐心细致的养护管理。在大立菊的各生长发育价段,有不同的技术特点,要逐项落实各个技术环节,才能种出富丽堂皇的大立菊。有多年种植经验的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上的菊农,把菊花培育的宜肥则肥,宜瘦则瘦。根据多年参与菊花种植过程,浅谈一下大立菊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大立菊母本的选择  1.品种的选择  大立菊以枝繁叶茂,花多美 丽著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以生长势健旺,分枝性强,枝条韧软,节间稍长,花瓣宽厚和花期较长的中、高桩菊花品种选择为主。若筹建百朵立菊,可选用莲座型、茎杆挺拔、叶节匀称、花形丰满端正的中轮的菊花品种作为母本,边村花农常常用太真含笑这个菊花品种当母本;若建上千朵的大立菊,应选高棵 型、分枝性强、枝条节间长而柔韧、花朵整齐、花开耐久的大轮的菊花品种做为母本,当地花农常以粉蝶菊花品种充当母本。

2、幼苗繁育  母本菊花选好后,首先需培养采穗母株。一般选用预留的越冬老株,老株开花后剪掉主枝,换盆善加管理,促使脚芽萌发生长。开始进行幼苗繁殖。 根据多年参与种植菊花的经验 ,常常用分株繁殖法。由于菊花喜爱充足阳光,且耐寒,花农常在秋季进行育苗。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在东郊边村的菊花培育基地,常在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期间进行植株繁育。首先选择母株根茎下部当年新出土的第一代幼芽作为种芽,进行分株育苗。然后是采芽。釆芽时,要求种芽芽长10 厘米左右,出土部分在5 厘米左右,且芽长势茁壮,丰满抱头,下部带根须,旁边无腋芽。最后是栽植。栽芽时,用隔年的普通培养土,在筒字盆内每盆一株。栽植高度以原芽出土高度为准。

二、植株的管理   1、幼苗养护  栽后先在室外遮荫养护,至夜间气温降到5 度时移入温室。冬季应放在温室的通风口处,白天温度保持 在15 度 左右,夜间在6 度左右,适量浇水,松土保墒。

2、拨心 在大立菊的栽培过程中,拨心是关键。拨心的时间,应根据植株的长势情况来定。第 一次拨心,在植株展开六至八片叶时,用镊子轻轻迅速拨掉米粒大小的心点。才能使植株整齐地均衡萌发三、四个新枝,确定未来的主侧枝。 当新枝展开四、五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拨心。第二次拨心后,原主干下部又有 侧枝发出,应继续保留。到第三次拨心时,这些侧枝便与上部枝条等高,可一起施行拨心。到第四次拨心时,往往出现枝条发育长短强弱不齐和分枝数目多少不一的现象。这就要求灵活运用拨心和摘心的技巧,恰当掌握操作时间,控制枝条长短一致,保持全株发育平衡。培养千朵花左右的,前后拨心六、七次,枝条数少的,拨心次数相应减少。 7 月上旬准备,7 月下旬最后一次拨心结束。

3、换盆 换盆应根据植株发育情况而定,不必拘限时间日期。我们常见的方法是以观察盆孔是否有新根薇漏为标准 发现新根时,及时将土坨移出换盆。第一次拨心后,新芽萌发时,换上大一号些的筒盆养护。第二次拨心后,换上更大一号些的筒盆养护。两次换盆都使用加肥培养土填满盆。 第三次摘心后,植株已长到三、五十个枝条。这时已近清明,应搬到 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 4 月中旬在培养场地筑起 100 厘米见方、高 50 厘米的土台,夯实。台距1地面50 厘米左右。在土台中心,按上盆的盆底直径挖 40 厘米深的圆 坑,填入含50%腐熟粪肥的培养土踏平。先填进30 厘米深的碎砖瓦片,再填上 述培养土 40 厘米踏平。随后把定植用的商品盆放好。盆内先用加肥培养土垫底,再用蹄片 0.5-1 公斤随着填土分层散开,然后把植株整坨 移出栽入大盆,土面距盆口10 厘米见方

4、追肥 追肥首先应考虑原盆土中的基肥含量、肥性和肥效,再观察植株长势, 根据需要,适时酌量施用。一般在每次拨心后,可以叶面喷施微量速效化肥催芽。冬季室内培养阶段,不宜施用有机液肥,以免产生霉腐病害。夏季室外定植,盆大枝叶茂密,也不宜施用有机液肥,夏季可在 10 天左右施用一次氮磷钾混合化肥。7 月下旬 最后一次拨心,花芽萌发后,施用充分腐热的并筛搓成2 毫米左右颗 粒状的芝麻酱渣做追肥。每盆0.5 公斤左右。先把肥料均匀撤在盆里, 随后浅松土,浇透水。15 天后再照次方法再施一次。9 月中旬第三次追肥。9 月下旬根据长势,酌施 0.1%尿素 和0.05%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与有机液肥交替施用,1 周一次。 同时可用上述化肥溶液在晚间喷雾作根外施肥,每5 天一次,到绽蕾为止。

5、浇水 大立菊盆大,枝叶繁茂,应恰当运用浇水方法,严防窝水和拦腰水,确保浇水到位。

6、支架 立秋以后,植株日渐成型,需要预防大风雨侵袭。可先在盆内四角插上竹竿,再用细竹围圈绑扎在竹竿上,用细竹纵横连成十字或井字形框架,以防枝条散乱弯曲倒伏。

7、整形拨蕾 从第四次拨心开始,即应根据每根枝条发育长短和强弱分别选留分枝 数目,以保持植株长势匀整,并注意向四外诱引枝条,扩大株冠。到现蕾期。为保证花朵均匀,花期一致,应分别进行拨蕾。枝条长势弱的先拨蕾,长势强的后拨蕾;正蕾大的侧蕾晚拨,正蕾小的侧蕾早拨。 个别现蕾较早或长得过大的,可摘去正蕾而留侧蕾。对于劣小和畸形 伤残枝蕾,应果断剔除。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 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8、裱扎 大立菊株茂花繁,必须精细裱扎,整齐布列。在花 蕾发育定型时,即开始裱扎。扎前1 天勒水,使枝条微蔫,以便与来回摆布绑扎,防枝条折断。裱扎完毕,立即适当浇水复壮。

    三、植株病虫害防治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 褐斑病等。在多雨季节,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拔起一看,根系霉烂,并有根际线虫,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呋喃丹处理菊苗和栽种穴,可避免烂;另外,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此外,菊花常见病虫害还有以下几种: 

 1 菊花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连结 成片,病叶上布满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时,引起叶片 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同时植株矮化,发育不良。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残体及落叶, 并集中烧毁。注意田通风透光,避免栽植过密。

 2 菊花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生于 叶缘呈扇形,褐色至紫褐色,边缘清晰或外围有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多数病斑可使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层层变黑。

 3 菊花叶枯线虫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芽、花芽、花蕾和生长点。发病 初期下部叶片先出现症状,叶片的边缘或顶端沿叶脉部分变黄,受叶脉限制呈现特有 的角状褐色斑,最后叶片卷缩、枯萎。有时植株一侧的上、中、下叶片都出现枯萎, 花器受侵染后变形,花芽干枯或退化,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防治技术,搞好田 园卫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避免连作或用病土育苗。栽培抗病品种,一般小花品种 比大花品种抗病。防止喷水飞溅,减少线虫传播机会。用 46℃恒温水处理扦插苗或 生根小苗10 分钟,可有效杀死线虫。药剂防治可用克线磷1000 倍液喷雾或根施铁灭 克颗粒剂。

   我国有着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上有勤劳、创新、种植经验丰富的菊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科研工作者的帮助下,通过花农自身的努力,一定会培育出适应性强、花朵大、花色艳丽,更加优秀的大立菊菊花新品种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