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璐、吴俊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内科,南京 210018
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06至2013-12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老年科冠心病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8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B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在治疗前、治疗6月后检测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并同时进行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 ET)测定。结果 治疗6月后,B组FMD、NO、NOS、SOD分别为12.26 ±3.75%、79.23 ±9.57 umol/L、41.55 ±9.72 U/ml、96.86 ±18.71 U/ml,较治疗前及A组明显提高(P<0.05);ET为81.26 ±29.52 pg/ml,较治疗前及A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老年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我国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预示,2020年中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400万/年。如何预防治疗老年冠心病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1]。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冠心病防治的始动环节[2]。有研究显示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有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生成、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3],但对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使用麝香保心丸,观察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老年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3-06—2013-12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老年科冠心病住院患者96例,符合2007年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4],排除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级高血压(血压控制未达标)、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及以上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已知对麝香保心丸过敏者。全部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A组48例(常规治疗)和B组48例(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伴发疾病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一般资料
组别 |
男 |
女 |
年龄 |
BMI |
高血压病 |
脑卒中 |
糖尿病 |
n(%) |
n(%) |
(岁) |
(kg/m2) |
n(%) |
n(%) |
n(%) |
|
A组 |
26(54.2%) |
22(45.8%) |
76.1±8.1 |
25.2±3.9 |
30(62.5%) |
22(45.8%) |
16(33.3%) |
B组 |
27(56.3%) |
21(43.7%) |
75.6±7.3 |
24.6±3.7 |
32(66.7%) |
21(43.8%) |
15(31.3%) |
1.2 治疗方法 A组按照2007年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要求给予抗小血板凝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 ACEI/ARB)、调脂、改善冠脉供血等冠心病常规治疗。B组在上述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口服, 2丸/次,3次/日,每丸22.5mg。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得使用其他抗缺血中药或中成药。
1.3 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6月时检测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并同时进行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 ET)测定。
1.3.1 FMD检测 检测方法参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超声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指南[5]。
1.3.2 NO、NOS、SOD、ET检测 两组患者取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3.5 cm,分离取出血清。将血清密封后放入-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血清NO测定试剂盒、血清NOS测定试剂盒和SOD活力测定试剂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第一分所提供;ET测定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样本均采用同一试剂盒统一测定,批内、批间变异系数<3%。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到Excel软件,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MD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值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血管内径值稳定可比,试验质量得到保证。两组治疗前FM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组治疗6月后FMD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6月后FM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A组(P<0.05),提示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 麝香保心丸可改善患者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D水平比较( |
||||
组别 |
肱动脉内径(mm) |
FMD(%) |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
A组(n=48) |
4.08 ±0.26 |
4.06 ±0.22 |
9.52 ±3.32 |
9.88 ±3.67 |
B组(n=48) |
4.11 ±0.31 |
4.10 ±0.33 |
9.37 ±3.86 |
12.26 ±3.75a |
注:与A组治疗6月及B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NO、NOS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NO、N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组治疗6月后NO、NOS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6月后NO、NO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A组(P<0.05),与FMD的改善趋于一致, 提示与FMD的变化呈正性相关,麝香保心丸改善FMD可能通过调节NO、NOS而实现。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O、NOS水平比较( |
||||
组别 |
NO (umol/L) |
NOS(U/ml) |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
A组(n=48) |
45.61 ±8.72 |
47.12 ±8.83 |
36.28 ±6.32 |
37.81 ±7.83 |
B组(n=48) |
46.35 ±8.80 |
79.23 ±9.57 a |
36.90 ±7.22 |
41.55 ±9.72a |
注:与A组治疗6月及B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SOD、ET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SOD、E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组治疗6月后SOD、ET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6月后SOD、ET水平较治疗前及A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OD、ET水平比较( |
||||
组别 |
SOD (U/ml) |
ET(pg/ml) |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治疗前 |
治疗6月 |
|
A组(n=48) |
71.56 ±11.21 |
72.89 ±15.52 |
106.36 ±23.60 |
105.27 ±27.76 |
B组(n=48) |
72.08 ±12.53 |
96.86 ±18.71 a |
107.21 ±27.53 |
81.26 ±29.52a |
注:与A组治疗6月及B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冠心病的进展中具始动和促进作用。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前壁血管的内径、血流量与正常人没有差异,但血管扩张和充血反应较正常人明显下降,说明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功能较正常人降低, 即有内皮功能降低[6]。因此保护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是防治冠心病进展、预后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观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从中探讨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的病理生理机制。
麝香保心丸是祖国医学治疗冠心病的经典性药物之一,该药由人工麝香、苏和香酯、蟾酥、人工牛黄、人参提取物、肉桂、合成冰片七味中药固定组分和剂量组成,其中麝香提取物具有扩血管、强心功效;苏合香酯、冰片具有减慢心率、解除冠脉痉挛的作用;人参皂甙具有抗氧化、降脂、强心作用;蟾酥有强心作用。离体研究和动物试验证实麝香保心丸具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肢血管生成、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7,8]。本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月后,可明显改善患者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提升NO、降低ET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为麝香保心丸作为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基础用药地位完善了理论依据。
血管内皮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通过合成和释放血管活性因子来调节血管功能,其中NO和ET是重要血管活性物质。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具有强烈、持久的缩血管作用。NO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NO和ET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维持冠状动脉各分支血管的舒缩功能。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组织内ET增加和NO释放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血管收缩反应增强,血小板凝集和内皮细胞增殖引起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即冠心病[9]。本研究显示,服用麝香保心丸6月后,NO和ET分别较治疗前上升和下降,且与FMD的改善趋于一致,提示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选择性抑制内皮细胞产生ET,以及升高血浆NO,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保护血管内皮,保持动脉内膜结构完整,调整心肌细胞的代谢状态,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经过6月的麝香保心丸治疗,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FMD水平,提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效的治疗药物;同时冠心病是一种老年慢性疾病,要求维持治疗的时间较长,提示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冠心病防治指南,延长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时间,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小鹰, 付治卿. 老年冠心病药物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 40(1): 3-5.
[2] Behrendt D, Ganz P. Endothelial function. From vascular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J]. Am J Cardiol. 2002, 90(10C):40L-48L.
[3] 杨雪英,郑晓晖,王彦方. 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成药,2007, 29 ( 2):171-17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3):195-206.
[5] Corretti MC, Anderson TJ, Benjamin EJ,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dependent 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of the brachial artery: a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Brachial Artery Reactivity Task Force[J]. J Am Coll Cardiol. 2002,39(2):257-265.
[6] 曹剑, 李小鹰. 血管内皮功能研究现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2,4( 3):206-208.
[7] 罗心平,施海明,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22(9):718-720.
[8] 戴瑞鸿. 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J].社区用药指导, 2006,22(6):26-27.
[9] 朱成刚,窦克非.内皮素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5(5):7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