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探讨
山东省章丘市绣水中学 王兆跃(250200)
摘 要 为了实现初中物理实验高效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努力做到:研究教材实验内容;研究学生;研究实验设计;研究实验教法;研究实验学法。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
近年来,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逐步落实,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送和充实,实验室建设得到完善和加强。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验教学是建立概念、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实验教学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实验课是学生初步参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搞好实验教学。因此,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效果,创建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谈几点认识。
一、研究教材实验内容
加强实验备课,在课前准备上下足功夫,肯花时间精心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实验。不仅要做到心中有实验,还要做到时时研究实验。研究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上下知识的承接、知识的拓展、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抓准实验重点和实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再处理,对实验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好实验中要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技能,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有的放矢的去寻找实验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学生
学生是实验课的主体。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最活跃的因素。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表现在基础、实验能力、思维、情感、想象力等差异。为了获得物理实验课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1、在实验教学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大胆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有效性,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实验为主。只要学生在想、在动,在讨论,在探究,就不怕学生实验不成功。因此,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在课堂上加以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实验而有所得。教师还要照顾实验能力较差、层次较低的学生,使他们努力完成实验,体验物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实验要求应有层次性,分类指导,让学生体验实验,观察实验、学会分析、学会评估和交流。教师应设计一些典型、生动易做的实验,充分展示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加强悬念,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持久的直觉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再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动手机会,通过实验来认识规律,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较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得到积累,实验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的表现和展示自己,直接参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三、研究实验设计
1、增加新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一些章节实验偏少,这会使得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难度,使学生对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很需要增加课堂实验,并适当增加切合教学实际的实验来促进教学,以此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并结合相关知识,整合并设计出部分新实验,以努力促进实验及课堂教学的高效。
案例1:在讲授《空气的力量》一节中,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要实验。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做如下实验:取一只集气瓶、毛玻璃片。在瓶内倒入少许热水,摇晃数下,将热水倒掉,迅速将一只手掌平展摁住瓶口,并将集气瓶浸入冷水槽中,几秒钟后将压在瓶口的手慢慢抬起,可看到集气瓶被手牢牢的吸起来了。或将热水倒掉后,迅速盖上玻璃片摁住倒置,少许放手,可看到玻璃片被‘吸’住不脱落。
案例2:在学习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知识点时,学生能理解离地面越高,大气密度越小,进而大气压强会变小,但体验难度大,还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中可取一只气球充入适量空气,放入抽气盘{真空罩}内,盖好。让学生观察气球大小。然后一学生用抽气筒向外逐渐抽空气,全体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学生归纳说明原因是什么?由此,教师可进行知识的延伸,提出“高原反应”。也可讲述日军731部队用中国同胞进行的惨无人道的人体减压实验。抓住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2、改进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教材中有些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程序多,或难度稍大,用时长。从实验效果上可考虑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以此达到简单,易懂,效果明显。
案例3:在讲授《空气的力量》一节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将铁皮罐实验改进为用大塑料瓶演示。做法:将一个空而大的塑料饮料瓶倒入较热的水适量,摇动涮几下,将热水倒掉,然后将瓶盖拧紧,会发现瓶子慢慢地变瘪了。并发出声响{气温低、瓶壁较厚效果更佳}。打开瓶盖后瓶子又重新鼓了起来。
案例4: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课堂上常做瓶吞鸡蛋实验。但用鸡蛋和广口瓶做的瓶吞蛋实验,实验现象呈现的时间较短,学生对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不易观察,且再加热将鸡蛋取出的实验效果较差。为了使实验效果更佳,可将该实验改进为用平底烧瓶{500ml}代替广口瓶、鹌鹑蛋代替鸡蛋。具体做法类同。由于瓶颈较长,观察鹌鹑蛋的运动有较长的时间,效果较好。然后倒置,调整蛋在出颈口方位,向烧瓶倒热水或用热毛巾加热,由于瓶腔体积较大,瓶内压强变大迅速,更易将蛋从瓶颈压出。
3、制作小实验。做法:⑴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开放实验室,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⑵开放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实验的能力;⑶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例如:在学习了连通器后,可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透明软塑料管注入适量的水检测房子墙基是否水平。
四、研究实验教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业务,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使课堂实验达到和谐高效。教师要做到:1、重视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生动的语言,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把握好实验的关键步骤,对一些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精力集中耐心观察,并把握好观察的时机。让学生对课堂演示实验由“看会”变成“会看”。3、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多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互动去完成实验。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对实验由“做会”变成“会做”。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角,共同达成高效的实验课堂。
五、研究实验学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努力做到:1、实验课前预习,明确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进行实验的步骤,复习有关理论,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做到有备而学,有备而观,有备而做;2、观察实验要细心,观察要有主次,明确观察目的、方法;3、勤动手做实验,认真领会科学探究的七要素,自觉地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与技能;4、多思考,巧记忆;5、精练习;6学用结合,努力达成“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