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转csp2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转csp2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琳,代其林,周文波,马明莉, 翠,

1.西南科技大学极端环境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绵阳621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以转csp2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为材料,用30%(W/V)PEG6000(聚乙二醇)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比较研究了转csp2基因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下,转csp2基因烟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NPQ、ETR比非转基因烟草的低,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0FV/FM、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非转基因烟草。结论:Csp2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逆境胁迫下能够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增强了植株的耐旱能力。

关键词:干旱胁迫;转csp2烟草;叶绿素荧光参数;PEG6000

冷激蛋白(Cold shock proteinsCsps)主要作为RNA分子伴侣或转录增强

子在细胞适应低温生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非所有的冷激蛋白都被冷激诱导,大量的研究表明很多冷激蛋白能被干旱胁迫或ABA诱导,表明大部分冷激蛋白在一般的细胞调控和代谢上发挥其他的作用。Lurie et al[1-2]认为在不同胁迫蛋白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功能上的重叠,一种胁迫的产生必定能增强对其它胁迫忍受能力。根据目前CSPs研究进展,表明某些细菌CSPs能显著提高植物的抗旱等非生物胁迫耐受性和真菌侵染等生物抗性,并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本研究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中分离出基因组DR0907编码的蛋白Csp2为该菌的唯一冷激蛋白。目前对该基因在植物中的抗旱性分析尚属首次。试验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作为抗寒性鉴定的指标,目前叶绿素荧光参数作为农业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科研,尤其在鉴定评价作物的耐逆境能力如耐旱性、耐寒性、耐盐性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3]。研究将csp2基因转入甘蓝型烟草中,经过两代的筛选,得到T2代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用3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通过比对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转入csp2基因的烟草是否能够提高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培育新型抗旱品种的目的。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选取转csp2烟草种子和非转基因烟草种子进行培育,获得T2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和非转基因烟草植株。

1.2 方法

1.2.1烟草无菌苗的获得   

选取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种子分别装入1.5ml离心管,用无菌水洗3次后,用75%的无水乙醇消毒2min,再用1%的次氯酸钠1ml消毒15min,最后用灭菌水冲洗3~4次,将转基因烟草种子转入含kan50mg/L)的MS灭菌培养罐中进行抗性筛选培养,非转基因烟草种子转入不含kanMS灭菌培养罐中,封口后置于光照时间为12h,温度为25℃的组培室中长至4片真叶。

1.2.2 萌发幼苗的移栽

将腐殖土和田园土按2:1的比例混匀放入花盆中,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幼苗从MS培养基中移入花盆,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待幼苗生长4周时,提取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进行PCR筛选,得到的第二代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用Hoagland营养液培育至8片完全展开的真叶。

1.2.3 水分胁迫处理 

用含30%PEG6000Hoagland营养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分别在0123714212835天(d),取同位叶片用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每个测定重复四次。

1.3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3.1采用丙酮:酒精=2:1的混合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4]

1.3.2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Dual PAM-100叶绿素荧光仪(德国Walz)进行测定。每次选取同一叶片的5个部位进行测定取平均值,测定时间为AM8:00~AM12:00。测定前叶片暗适应8h后,首先测定叶片的初始荧光F0Fv/Fm,再将烟草放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40min,测定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NPQ)。

1.4 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及图表均由Excel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烟草与非转基因烟草干旱期间形态变化

1所示,干旱期间,转基因烟草与非转基因烟草在形态上的变化,从图上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胁迫前,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在大小、生长势方面无明显变化,从胁迫7天(d)后,转基因烟草叶片只有叶片前缘有失水现象,而非转基因烟草的叶片已经全部萎焉失水,并且叶片开始出现枯萎,叶片部分发黄,胁迫35d时可以观察到,非转基因叶片已经发黄干枯,形成永久萎焉,而转入csp2基因的烟草植株虽然在胁迫后只是出现萎焉,叶片依然具有功能性。

1非转基因和转csp2基因烟草在3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中的形态变化

A~D是非转基因烟草的变化: A:胁迫前;B胁迫7d后;C胁迫14d后;D胁迫35d后;

E~F是转基因烟草的变化: E:胁迫前;F:胁迫7d后;G:胁迫14d后;H:胁迫35d后。

2.2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转换效率。在30%PEG6000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开始逐渐上升,非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第3d达到最大值,转基因烟草在胁迫14d后达到最大值,然后二者均开始下降。转基因烟草的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高于非转基因烟草的含量。

2非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烟草在30%PEG6000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3干旱胁迫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初始荧光F0是反映暗适应下PSⅡ反应中心开放时的荧光强度F0的增加可能是PSⅡ反应中心被破坏或内囊体膜受到损伤的表现且与叶绿素含量有关[5-6]。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叶片的F0值在0~21d变化不大,在胁迫处理14d后,二者的F0值都升高,但转基因烟草的F0值高于非转基因的值,说明其PSⅡ的受损程度小于非转基因烟草受损程度,其光合速率受损比较轻微。

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反映PSⅡ反应中心光能转换效率,是光抑制和胁迫程度的指标之一。经30%PEG6000胁迫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的Fv/F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转基因烟草的Fv/Fm明显高于非转基因烟草。表明转基因烟草的PSⅡ活性中心受损伤程度比非转基因的小,非转基因烟草的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少,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止生长 [7-9]

 

3  PEG6000胁迫下烟草幼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NPQ是衡量热耗散的重要指标,常用来评价植物耗散过多激发能的能力,一般认为,NPQ对植物光合机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坏境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反映。随着30%PEG胁迫时间的延长,二者的NPQ值呈下降趋势,但转基因烟草叶片的NPQ值明显高于非转基因烟草叶片的值。由此推测,转入了csp2基因烟草的PSⅡ具有更高的光化学效率,能够有效的释放过多的激发能[10-11]。 

ETR是表观电子传递速率,主要体现PSⅡ反映中心电子传递情况。在本试验中,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的ETR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递减,但转基因的ETR值都高于非转基因烟草。表明30%PEG6000胁迫降低了PSⅡ的原初光能捕获能力,导致光合系统受损,转基因烟草的光合系统受损程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12]

3 讨论

叶绿素是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其含量能直接反应植物光合作用能力,30%PEG6000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捕获光能并转化成化学能的能力,使得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0升高、Fv/FmETRNPQ下降,说明干旱胁迫影响了PSⅡ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速率以及热耗散能力。胁迫前期,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在各项指标中差别不大,到了胁迫后期(14d后),非转基因烟草与转基因烟草在各项指标间有显著性差异,F0升高速率和Fv/FmETRNPQ下降速率都高于转基因烟草。综合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转csp2基因烟草在叶绿素荧光参数上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油菜,尤其在干旱胁迫后期表现出转csp2基因烟草的抗旱能力。但是,转csp2基因是如何对植物抗旱生理进行调控,是否还具有其它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Lurie Sklein J DFallik E.Cross protection of one stress by anotherBiochemical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Stress Tolerance of PlantsBerlinNATOASI Series, Springer Verlag[J],1994,201-212

[2]Adnan SSusan LDavid WExpression of small heat-shock proteins at low temperaturePlant Physiologists.Boil Plant [J] 1996(38),38-41.

[3]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在植物抗逆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J], 2006(18),51-55.

[4]Ban-Dar Hs,on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 as an indirect indicator for the growth of Phalaenopsis seedlingsplant science[J], 2007(172),604-608.

[5] 杨甲定, 赵哈林, 张铜会,渗透胁迫对绿豆叶圆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J],2003, 23( 6),954-957.

[6]李小蕊,陈国祥,项秀兰,等.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自然衰老的生理特性研究,作物杂志[J],2008(5),43-46.

[7]徐德聪,吕芳德,栗 彬,等.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叶叶绿素荧光的比较.果树学报[J],2008,25(5),671-676.

[8]张旺锋,勾玲,王振林,等.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叶片叶绿索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8),893-898.

[9]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的影响.植物学报[J],1994,36(2),93-98.

[10]徐大全,张玉忠,张荣先,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植物生理学通讯[J],1992,28(4),237-246.

[11] ,冯 伟,曾晓春,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西北植物学报[J],2006,26(10),2186-2196.

[12]Genty B,Brlantais J M,Baker N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um yields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quenching of chlorophyⅡ fluorescence,Biochim Biophys Acta[J],1989(990),

87-9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