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医院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干预
钱娟娟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135
【摘要】目的:讨论一级医院护理部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方法:根据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护理部制订各种制度和措施, 落实好工作重点,加强管理和督查,组织各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医院诊治水平和护理水平。
【关键词】 医院感染;护理部;干预
一级医院是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也是其重要的质量管理内容之一,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根据国内外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中的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有关[1-2]。实践证明,护理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干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管控体系。实行护理部主要负责制,另设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1名,配合护理部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兼职人员必须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护理部成立护理感染管理二级网络,即各科室的护士长为一级管理,护理部为二级管理。一级管理为科内自我监测,每月负责对院感相关工作进行自我监测,检查督促护士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的落实情况等,对监测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护士长质量管理台账中认真记录;二级管理为护理部随时监督、随机抽查,每月不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抽查,按照消毒隔离考核要求逐项评价评分,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指出,限期整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科主任会议中加以反馈,有针对性地组织院感相关知识培训。
1.2 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的感控制度是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护理部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源性感染监测、医源性感染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每月定期考核,量化评分,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个人和无菌物品过期的科室进行报告和经济处罚,及时反馈信息,持续质量改进,使医院感染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1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控制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行为的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关系。护士在单独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到医院感染是否发生,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3]。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护理技能操作训练,统一操作规程,使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每月一次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把各科室检查存在问题进行反馈,重点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全院院感知识的知晓率,组织院感相关知识考试,对掌握情况进行摸底,护理部对护士进行院感知识抽答,发现未掌握部分及时加强。护理部把院感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项目,并选派重点科室的护士长和有培养前途的护士参加学术交流会和到上级医院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落实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 严格洗手制度 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促使耐药菌传播、导致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挽救生命[4]。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我们加强了洗手规范化的培训,各科室配备手消毒液,张贴七步洗手法图贴,定期督查洗手执行情况。
3.2 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护理部把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人流室、针灸科等重点科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纳入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建议,使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布合理,人流物流由污到洁,路线不逆行、不交叉。
3.3 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 对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送过来的灭菌包进行严格检查、登记,查看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者,核对条形码,各项达标后,才能给各科室发放,下收下送的车洁污分开,运送无菌物品必须密封。
3.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与人体正常微生态失衡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医务处组织医生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护理部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各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特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严格按医嘱规定时间给药。
3.5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原则严格分类、转运、存储、销毁,使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利器盒和相关警示标识,兼管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护理部协调后勤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每季度组织全院职工培训,包括工勤人员,通报各科室每季度督查存在问题。
3.6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后勤科严格把好采购、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的质量关,对所购进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三证齐全,护理部通过临床应用后,及时反馈后勤部,起到了使用监督作用。科室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小包装上的有效期,有无破损漏气等。使用过程中,若出现热原反应时,必须保存好样本备查,及时上报护理部、采购部门进行处理,严把临床使用关。总之,护理部和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组织,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及护士行为,落实奖惩制度,加大了护士长的管理力度,提高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医护质量,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合格率上升。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院正常的护理活动的基础。护理部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参与医院感染预防的监控,确保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盛芝仁. 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3,13(3):262-263.
[2] 郭常恒. 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2.
[3] 王宗升,刘金淑,韩金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0-51.
[4] 张苏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之医院感染管理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