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大人来听课
今天第一节课,校长大人来听课。我是没有慌张,就按正常该上什么就上什么好了。早读的教材《论语》学生还不是太熟,开篇先领读论语七八则,建议同学们一定先理解,再读熟,再背诵。然后,昨晚预习的第9课,读,整体感知。
第9课是儿童诗两首,就学第一首《我想》,祉衡同学勇敢的上台,为大家朗诵,声音清晰,也流畅。然后雪柔同学,以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语气舒缓,饱含感情地缓缓流淌着,直至人的心田,也非常好。大家评价一番,不错,不错。这首《我想》,最能显示想象力量的是每一小节的动词,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这些动作性的词所蕴含的美的力量。同学们自由读,齐声读,多么童真童趣的一首诗啊!我感觉同学们读得很理性,很沉稳!突然感觉这首诗放在二三年级,更合适。其间,我也示范读,引导领会用词的精当。学习这首诗对同学们来说,没难度。学完这一首,第二首先暂放。我们接着昨天的第8课配套练习没有订正完的,接着进行。小老师上台讲解每一道题,明确答案,讨论解答疑难,平时这样的环节,会很热闹,赶上某一题,讨论会非常剧烈,可是今天却是异常安静,似乎大家不再有什么疑问,对小老师给出的答案一致认同。时间很快,第8课练习仍没订正完,就下课了。
下课后,我紧走几步赶上校长,谦虚而又谨慎地说,校长提提建议吧!校长不动声色地说,你这节课是篇略读,一上课你先读了论语七八分钟,然后学了一首,又去整练习,我来听课,你本来是打算怎么上的,是凑合吗?学生作业倒很认真,你只是在抓实效? 哈哈,校长表达了他的一系列疑问。其实,这节课,校长要是不来听课,我肯定接着昨天的教学任务,继续订正第8课练习。就是校长来听课,所以就真“凑合”了这三块,当然对学生的学习系统来说,也是比较自然的过渡,不会有突兀之感。可能对听课者来说,你这是乱杂烩啊!好吧,但是校长突然光临指导,我还是很重视的,也深感荣幸,只是校长不要误解,还是极好的。就平时我上课来说,我讲的不多,一般是和学生对话的方式教学,多在引导学生自学,学会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使用针对性的工具书,学会独立有效地完成练习,重在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已经到了五年级了,这个语文的自学能力还是很见成效的,而且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很喜欢,而且课外阅读的延伸学习也很不错。回想,我的语文教学,从不是一板一眼的,教学风格是随意的,对话方式的,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我一直也是在避免,自我陶醉式的讲讲,还要学生极力配合听得认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学生真正的学习是静默的,自读自悟,自己思考、自己写练的过程,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点拨,解疑。
一个老师的教学是否有实效,岂是一节课能听得出来的呢?欢迎校长大人常来光顾我的课堂,我的课堂不怕听!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