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异丙酚复合舒芬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TCI异丙酚复合舒芬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李春伟 , 李光建 , 陈峰

264006   烟台市,山东省烟台市业达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确定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 方法 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28例,年龄35~55岁,BMI﹤30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TCI舒芬太尼4min时开始TCI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4ug/ml。待患者意识消失(BIS﹤60﹚,且两种药物都达到相应效应室靶浓度后,置入i-gel喉罩。采用序贯法,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喉罩置入反应确定舒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初始靶浓度是0.3ng/ml,相邻靶浓度为1.1.采用Dixon-Mood公式计算舒芬太尼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及其50%的可信区间。结果 舒芬太尼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0.17ng/ml,95%的可信区间为0.15~0.19ng/ml. 结论 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i-gel喉罩反应的EC500.17

关键词 舒芬太尼;二异丙酚; 喉罩;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释放系统

喉罩外形流线型设计,喉罩罩体前端采用柔软硅胶材料,与咽喉部粘膜结合更加紧密,减少咽喉部损伤及不良刺激,术后患者咽喉部不适感觉少。因咽喉部神经丰富,喉罩置入过程中会对咽喉部产生一定刺激,因此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才能抑制喉罩的置入反应。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可抑制喉罩置入反应,临床上两种药物常常配伍用于TCI。舒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反应,本研究拟确定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的半数有效效应室EC50浓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及方法

  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28例,年龄35~55岁,ASA分级,BMI≤30kg/m2.头颈活动度未见异常;无重要器官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酒精滥用史;无气道高反应、咽喉部疾病、口腔解剖结构异常畸形。

  入室后开放左侧肘正中静脉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ECGBPHRSPO2BIS.静脉输注复方氯化纳溶液8~10ml/kg.麻醉诱导:面罩给氧,氧流量5L/min,吸氧5min,采用BASE PREMIA双通道靶控系统(Fresennius Kabi公司,德国,舒芬太尼内设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异丙酚内设Mash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TCITCI舒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制药公司﹚5min后开始TCI异丙酚(阿斯利康公司,意大利﹚,效应室浓度4ug/min.待患者意识消失(BIS﹤60﹚且异丙酚达到效应室靶浓度后,由同一位有经验的麻醉医生置入i-gel喉罩。按照患者体重选择喉罩型号,成年女性一般选择3号或4号喉罩.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以确定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初始靶浓度为0.3ng/ml,相邻浓度之比为1.1.若喉罩置入成功,且无喉罩置入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靶浓度,直至出现喉罩置入失败,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靶浓度,重复此试验过程,直到出现6个阳性反应和6个阴性反应的交替波形即终止。

  i-gel喉罩置入成功的标准为:Muzi评分中2项评价指标均2分及在置入后3minMAPHR升高不超过基础值15%,否则视为置入失败。参照文献5行改良Muzi评分,下颌活动度:完全松弛为1分,轻度抵抗为2分,紧张但能开为3分,关闭为4分;咳嗽和体动:均无为1分,12 次咳嗽为2分,3或多次咳嗽为3分,呛咳和体动为4分。i-gel喉罩置入成功后,连接麻醉机行手控辅助通气,观察患者胸廓起伏运动并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同时观察气道压力判断喉罩的位置是否适当,若位置良好,固定i-gel喉罩,继续手控辅助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若i-gel喉罩置入失败或位置不当,拔出i-gel喉罩重新置入,反复置入超过3次,则静脉注射0.4ug/ml舒芬太尼并给于完成喉罩置入或改为气管插管。试验过程中SpO2﹤90%时,手控面罩加压给氧;HR50次/min或BP﹤基础值的30%时,分别给予阿托品和麻黄素对症治疗。试验过程中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素纠正血流动力学、i-gel喉罩重复置入超过3次、i-gel喉罩置入失败改为气管插管的患者剔除本研究。记录术中返流误吸、拔除i-gel喉罩后粘血的发生情况及术后24h随访情况。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录各效应室靶浓度下喉罩置入阳性反应例数(r)和阴性反应例数(s),计算各个效应室靶浓度的对数(lgx)及该浓度下例数总和(n,抑制喉罩阳性率(p),两相邻浓度对数的差值(d)。采用Dixon-Mood公式计算舒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

EC50的对数值:lgEC50=∑nlgx/∑n

EC50对数值的标准误:slogEC50=d

EC50对数值的95%可信区间:lgEC50-1.96 slogEC50, lgEC50+1.96slgEC50

各对数值取反对数即为EC50及其95%可信区间。

                             

1例麻醉诱导时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达到4ug/ml时意识仍未消失;1例张口受限,i-gel喉罩置入失败,改为气管插管,此2例患者剔除本研究。共23例患者完成序贯法试验,年龄(45±10)岁,体重(51±4kg.舒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0.17ng/ml,95%可信区间为0.15~0.19ng/ml.喉罩置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术中未见返流误吸发生,拔出喉罩后有5例喉罩囊背侧面有粘血,术后24h随访轻微咽喉痛4例,均未发生术中知晓。

                            

  舒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TCI系统均能准确预计血药浓度,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1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TCI异丙酚时使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3.3ug/ml2].国内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TCI异丙酚时使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EC95 分别为2.2和3.2ug/ml3].故本研究选择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4.0ug/ml.但本研究仍有1例患者出现意识未消失,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也可能与该患者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较低有关。本研究对象为年轻女性患者,故以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异丙酚,可缩短麻醉诱导时间。研究表明,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0.32ng/ml4].本研究参照上述文献,并结合预试验结果,并结合预试验结果,选择舒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为0.3ng/ml.

  TCI舒芬太尼和异丙酚时,两种药物达峰效应的时间分别为5.6min和2.2min。因此,本研究先TCI舒芬太尼4min后再行TCI异丙酚,待异丙酚达到效应室靶浓度时,舒芬太尼也达到设定效应室靶浓度,这样可以保证在两种药物作用的峰值置入i-gel喉罩,以准确反映药物效应。

  EC50是指引起半数试验个体发生阳性反应时所需静脉药物的血药浓度,可反映药物效价的变化。序贯法是确定EC50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所选药物剂量集中在EC50附近,可减少样本量,提高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i-gel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0.170ng/ml.

               参考文献

[1] 唐慧敏,赵艳,郭向阳,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准确性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4):375-378.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4.04.028.

[2] Smith C,McEwan AI,Jhaveri R,et al.The interaction of fentanyl on the Cp50 of propofol for loss ofconsciouseness and skin incision [J].Anesthesiology,1994,819(4):820-828

[3] 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73-1087.

[4] 钱晓岚,张卫,阚全程,等。丙泊酚麻醉下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4):287-28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