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分量

糖的分量

  王宏伟

山东滨州高新区实验学校  山东滨州高新区 256623

摘要:面对二年级的“小调皮鬼”,采用量化的方法,给孩子们以标准,然后用孩子们喜欢的糖作为奖励,以引发思考,教育孩子们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会在甜美的感受中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考量  奖励  多表扬,少批评  爱心  激励  信心

面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面对班里很多“小调皮鬼儿”,面对很多孩子不时犯错时,我们应以什么方式解决呢?

晚典时间到了,我照例站在了讲台上:“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表扬一下这几天各方面都表现非常好的孩子,老师可是有奖励哦!”孩子们都瞪着惊奇的眼睛看着我。我慢慢地拿过自己的包,再慢条斯理地打开,孩子们都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的手,当我从包里抓出了几颗糖块的时候,孩子们的眼里盈满了笑,嘴也不由自主地咧开了。

“看到了吗?”我举起手里的糖,“老师要把它送给在量化考评中排前三名的孩子。”这时,孩子们有的兴奋了,看来觉得自己有希望。有的在摇头,看来还有自知之明。还有的孩子瞪着眼睛坐着在等待。看着孩子们不同的表现,我走到考评表跟前,一个一个孩子的算出成绩,一边算一边念着孩子们的成绩,每念出一个最高分或一个最低分,孩子们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赞叹或嘲讽,当念完最后一个孩子的成绩后,排在前三位的也就出来了。我先把获得第一名的张语函叫到讲台前,把糖纸剥掉一角,先让她舔了一下,“甜吗?”孩子笑着使劲点头:“甜!”“转过头,朝着全班同学大声说一下,甜不甜?”孩子又大声说了一句甜。“好,那老师把糖纸剥掉,你就享受一下它的甜美吧!”孩子含着糖块已笑得合不拢嘴,在众人羡慕的目光里骄傲的回到了座位上。接着许佳妮、董笑宇也高高兴兴地吃着老师亲手剥过的糖骄傲地坐在座位上。

看着孩子们脸上不同的神情,“今天吃到糖的孩子,老师看到了骄傲与兴奋,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在周五放学前,老师还想奖励一下表现好的孩子,在明后天的学习与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励,争取吃到糖的那个人是你哦!

再看孩子们,一个个劲头十足,精神百倍,看来在心里都暗暗下了决心,争取要争得一“糖”之地呢!

孩子犯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孩子不犯错,主要是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说来也怪,三个平行班级中,我们班的“调皮鬼”格外多。从一年级开始,面对这些“问题生”,我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一直很难扭转这个局面。现在升入了二年级,这些孩子一点长进也没有,还是不时的犯错,不时地被老师们通报:乱拿别人的东西,在楼道、校园里乱跑,滑楼梯扶手,在宿舍里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休息……每天搅得我头痛,每天束手无策。

“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让我对孩子们又有了信心。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把这些优点聚集起来,来激励孩子们,来引导孩子们,让他们有榜样可循,有目标可奔。于是,我在班里设立了量化考评表,美其名曰“我最棒”,表现好的孩子就在表格上按一个红印章,并不时地对表格做一下总结。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差的指出他的错出在哪里,让孩子们有章可循,有错能改。

“糖”是甜美的象征,在孩子眼里是无比的享受。面对二年级的孩子,用糖来激励,我看到了孩子们眼里的兴奋与激情,但愿我的“糖的分量”能起到最大的作用,但愿我的孩子们能在甜美的道路上快乐成长。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