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绣球容器栽培技术

大花绣球容器栽培技术

项智能

(桐乡祯辰花卉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314511

摘要:大花绣球品种很多,综合阐述绣球扦插繁殖,,容器种植和花色控制的原理和相关技术,为现代绣球的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大花绣球;扦插繁殖;容器栽培;花期控制

 

介绍

大花绣球学名H.macrophylla,又称八仙花,为虎耳草科绣球属种品种最多的一个门类[1],多为落叶灌木,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荫、喜凉爽气候、忌高温、病虫害少等特点,花期主要在5-6月份。在上世纪末全世界绣球属大约有73个种,中国有47个种和11个变种[1]。但是目前日本、欧美国家绣球育种大踏步前进,现在已经拥有绣球新品种数百个之多,也陆续引入国内栽培。

一般来说,我们能够得出绣球喜半遮荫到全遮荫及高湿的条件,而它的植物学名正是暗示它的这一特点,‘Hydrangea’字面上就是‘水生灌木’的意思,是一个需水量很大的宿根花卉。现在国外绣球花的栽培品种众多,现有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栽培品种引入国内发展。

大花绣球虽然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但至今仍流行不衰。近年来绣球的发展状况,即它的流行程度及其生产数量逐年增加的状况。出现此现象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是现代化的栽培方式能使生产达到最优化。同时,绣球新品种的培育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需求量。国内对于绣球的抗逆性[3]、扦插繁殖[4]、组培快繁[5]等都有做研究,但是我根据多年实践也发现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下面主要总结一下绣球现代化栽培的各个步骤。

母本苗的栽培.

目前,建立专门的绣球母本圃或者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保存母本材料。目前,国外保存绣球母本材料主要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此法优点可使获得的绣球植株保持生长健壮、株型美观等品种一致性特征。所以可以在田间母本地或者组培中心建立绣球种质资源圃。

种苗扦插繁殖

因绣球植株需要周年生长,故栽培时需要的种植面积很大。现代苗圃绣球栽培常在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温室进行,如在玻璃或塑料大棚中进行。

绣球扦插一般在3-5月或者9-11月进行插穗采收。插穗扦插在育苗盘、穴盘或单一的育苗袋(如营养钵等)中生根是比较理想的。但生根成功的关键在于基质的选取,即一定要确保基质松软透气,以利于插穗生根,因为绣球在生根阶段非常敏感。另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还值得注意的是生根速度变化的问题。

绣球生根需要的适宜条件为温度保持在18-26℃及高湿环境。在扦插后,如果基质的温度过高,根系生长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而气温过高,则会导致植株茎干细长、瘦弱,根系也可能会随之停止生长,所以扦插的时节很关键,控制扦插环境的温度更为关键。控制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遮阳、风机湿恋系统、等方式降温。绣球也可以在日常种植季节稍晚时或高温的夏季条件下,扦插时,可将插穗直接插入盆径为9-10cm的花盆中。因为盆的容积和底部面积都较大,基质温度与育苗盘或穴盘等的相比,会升高得慢些。

高湿的环境条件是保证插穗活性的又一关键因子,插穗保持现活状态就能更快生根。

保持适当的光照条件,插穗带的叶片能够进一步制造营养供应插穗生根生长所需,所以扦插环境为了降温也不能过度遮阴,低温而光照充足能够让插穗更快生根。

插穗的生根快慢还和插穗本身的生长激素含量密不可分,二插穗的不同位置就决定了插穗的生根激素含量以及制造生根激素的能力,顶芽的生根激素含量是最高的所以生根也是最快的。当然非顶芽的插穗通常我们也可以采用蘸生根粉(或者生根剂)的方式补充外源激素,促进更快生根。

绣球容器栽培

在绣球花扦插苗新芽生长高度达到8厘米以上并且根系已将穴孔中基质盘好后即可上盆。依据培育目标选择合适的盆器作为栽培容器。喷灌设施良好的苗圃,使用松鳞介质为主的基质,基质配比为松鳞介质50%+泥炭50%+控释肥。控释肥多选择进口的控释肥(18-6-12乔灌木肥)3-5公斤/立方米,在介质混拌时加入,混合均匀。注意控释肥春秋季使用4-5公斤/立方米,夏季使用3-4公斤/立方米,小苗使用量还需减少。基质的配比材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的搅拌机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消毒药水,介质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手松则散为宜。搅拌好后,拉到上盆场地装盆。

苗圃都使用园艺地布覆盖土表,防杂草,避免容器苗根系生长到泥土中而影响容器苗品质,还有防水土流失、方便操作和管理。

疏松基质装满容器中,然后先放置在转移车中。装好的容器最终整齐的摆放到场地上,盆靠盆,摆放宽度为6-10盆,相近两条种植块之间留40厘米的浇水过道。摆放量1加仑规格的容器每亩5000盆。先用专门的打孔工具在装满介质的盆中间打孔,孔深度同穴盘苗介质的高度相同,然后移出穴盘苗种入穴孔,扶正苗稍捏紧介质即可。为了提前出苗也可以每盆种植3苗。种植好的苗,马上浇透定根水。浇水后介质稍下沉,介质高度就在盆的8-9成高,刚好。

夏季,小苗在遮荫区上盆养护,遮荫75%左右,能够减少浇水次数,并是减少叶片焦叶情况发生。春秋季可直接露地上盆,不需遮荫过渡。

绣球花怕积水,长时间过湿会造成烂根,但也不能出现过干,过干浇透水也容易烂根。浇水和喷灌都要使得栽培介质干湿交替,浇则浇透,不干不浇。少量干苗则集中到一块,浇透水。

在生长季节前,检测栽培介质的EC值小于0.8时就需要进行追肥,或者根据之前说使用的肥料判定已经快过肥效期时进行追肥。追肥方法为浇施水溶性肥料为主,可追施15-15-30水溶性肥料和14-0-14交替使用。如果植株出现缺钙症状,则可适当追施硝酸钙。

绣球花的病害多发生褐斑病和白粉病,比较容易发生韧皮部病害,注意日常检查,并采取药剂防治。苗壮则病害少。发生死亡的植株,多因为发生烂根、白娟吧或枝枯病的发生及时集中清理病死株。并用药液灌根和叶面喷雾防治。

绣球花的虫害多发生嫩叶蚜虫和老叶红蜘蛛、螨虫的危害,采用10%吡虫啉2500倍液、阿维哒螨灵1500倍液叶背面喷雾防治即可。

上盆养护1个月左右对苗进行摘心、短截处理和适当的修剪。修剪高度10~15厘米。

苗在植株长到20厘米高,苗都挤在一起的情况下时需要进行拉疏处理,避免植株下部叶片因为阴闭而造成落叶。拉疏至盆间距20厘米。每亩摆放量2000盆。

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采用人工拔草,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无杂草。

一般1加仑苗生产6个月即可销售,8个月即可换盆。在苗根系已经把基质盘紧了,并且植株生长也达到较大冠幅,再继续养护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换盆,来促进苗的进一步生长。1加仑的可以换盆2加仑盆,或者2加仑的苗换盆7加仑盆。 换盆介质配比为松鳞介质50%+泥炭50%,肥料为肥效期8-9个月的普利昂18-6-12控释肥4kg/立方(注意夏季肥料的用量减半)。肥料混拌在栽培介质中,混合均匀使用。种植介质到容器中,将原来的苗脱去容器,放入大的种植容器中间,原来介质的高度低于盆口4-5厘米。苗扶正、周边添加介质并压实,介质面稍低于盆口。种好后马上浇透定根水。

上盆后1个月内浇水以浇中间介质为主,浇水浇则浇透,不干不浇。随苗的生长壮大,逐渐缩短浇水时间。随气候温度降低而逐渐延长浇水时间。

绣球花苗壮则病害少。但会发生褐斑病和枝枯病,注意日常检查,并采取药剂防治。新芽生长季节多发生红蜘蛛的危害,采用阿维哒螨灵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即可。

上盆后每3个月进行修剪一次。前期以促进多分支为目的,后期修剪以造型(圆形)修剪为主。成品苗的9月份的新梢不进行修剪。

容器苗以两容器之间冠幅间隔20厘米以上为宜,成品苗摆放量:2加仑每亩摆放量2400盆;7加仑苗每亩摆放量900盆。

在所使用的控释肥过了肥效期之后,需要及时追施控释肥肥料。肥料使用参照肥料手册。

9月份的新稍的是次年着生花序的枝条,8月份初增施磷钾肥,促进芽体饱满。结合浇水浇施磷酸二氢钾800倍液,15天浇一次,浇2次。

花芽分化

通常大部分品种的绣球花在秋天,短日照,夜温开始低于18℃的情况下进行花芽分化[7],植株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所以是秋季开始形成花芽在次年开花。也称为老枝开花的品种。

当然也有些绣球品种在适当遮阳的情况下,夜温23度以下就能进行花芽分化。通常当年生新枝就能开花。如品种大花绣球‘无尽夏’。

绣球花芽分化可以分为7个阶段[7],第一阶段生殖点处于营养状态的情况下外形较尖,第二结算转而隆起变宽逐渐饱满,第三阶段为分化出5个以上花序原体,第四阶段为每个花序原体再分化出3个小花序原体,第五阶段为每个小花序原体再分化出3个小小花序原体,第六阶段扩开到花萼与花瓣的前体,第七阶段则是雌雄蕊分化完成。

促成栽培

为了使得绣球能够在各大节日都能供应,通过促成栽培,控制绣球生长,并调节生长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来保证绣球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上市。通常做法[7]是在3-4月份的时候进行扦插育苗,5-6月份时培育绣球盆栽苗株型,7-8月份便将苗运倒夜温为18℃以下的高山基地,让生长点进行花芽分化,带分化到第六阶段时,再将苗搬到冷藏库5-8度低温处理,即可以让还未分化完成的花芽继续分化,还可以除去花芽体内的抑制物质,从而打破休眠。低温处理6-8周时间,具体依品种而定。之后再将苗搬入温室重新花盆种植,约2-3个月就可以开花。

花色控制

上个世纪人们已成功地培育出可变为蓝色花的绣球品种,并且认为花色变化受土壤pH值的影响。另外,人们还发现在红、粉、蓝、白色系品种中,有外围花不育的现象。通过在土壤中掺入不同的物质及专家们的潜心研究,人们终于揭开了绣球开蓝色花的秘密。虽然并非每个方面都研究的非常透彻,但一些相关原因目前已能很好解释了。

研究发现,花的色彩是某些“花色素”引起的,这些所谓的“花色素”属于花青素的一类,因为最初在飞燕草中发现的,故取名飞燕草色素苷[7]。它区别于其他染料之处在于:当与铝元素结合时,不易为强酸侵蚀。而恰好该作用有利于蓝色的形成。值得说明的是,在花中提取到飞燕草色素苷并不能说明它就是花变蓝的最终原因,而主要是由于铝离子[7]处于游离状态。铝离子只有在pH值较低溶液中才处于游离状态,因此蓝色绣球栽培基质的pH值需要维持在4左右。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种植者必须定期检测基质的pH值,以确保促花阶段不再升高。如果向基质施入石灰,则会使其升高。另外,种植者应当记住:不仅肥料会影响基质的pH值,而灌溉水中的碳酸盐浓度也会。因为铝离子会与其他离子竞争进行离子交换,因此还需要检测基质中其他营养元素。首先,硫的浓度不宜过高;而当镁和铁的浓度太高时,铝离子就会变成沉淀形式。另外,硝态氮肥也会使基质的pH值升高,因此最好施用铵态氮肥。所以要中出蓝色绣球花的施肥原则是中氮低磷高钾肥,如N-P-K(30-5-30)的肥料,介质的PH值要在4.0-5.0之间,铝离子浓度在100PPM左右。而要中出红色花的施肥原则为高氮高磷低钾,如N-P-K(50-10-15)介质pH值在6.0-6.5之间,铝离子浓度要低于15PPM。

如果在促花关键阶段,植株吸收不到足够的铝,结果是开出的花的颜色要么是混合色,要么是传统颜色(红或粉色)。

德国汗诺威大学的实验表明,促花时严格计划铝的施用量和实施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促花一开始就应施铝肥。因此管理者必须制定周密的施肥计划并具备相当的肥料、土壤等知识。

在促花的前6周,需要施用3-4次硫酸铝(3g/L),流动(液体)施肥法的好处就是可以使植株吸收良好。当然也可以施用铝粉,一次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施用铝粉时,一定小心,施在潮湿的根系周围基质中。如果基质过干,则会使根系受到伤害。当然,也不能施到叶片上,否则会引起叶烧(必要时,需要冲洗叶片)。因此种植者必须依照栽培方式、施肥系统、一次促花的植株数量来确定具体的施铝方法。

因为植株对铝的吸收很慢,因此建议在促花开始后的第一周内就应施铝肥。若花色仅略显蓝色,则说明施铝的时间晚了。

亮粉色的花青素,在较高pH值的基质中栽培时,花会变成亮粉色。

实际上,真正的蓝色品种并不存在,只是某些品种通过调控后花色呈现出了蓝色。但并非每个绣球品种的花色都能变成蓝色,这是因为并非每个品种的植株体内都含有与变色密切相关的飞燕草色素苷。只有某些粉色绣球品种可以通过调控变成蓝色。

花的变色过程相当复杂。例如光照过强会激活对变色过程有副作用的红色物质,因此种植者必须注意在光照过强时及促花末期在温室内进行遮荫。通常生产时,促花处理需要补充光照,那么在促花末期,则需关闭补光设施。

对于红色品种来说,当它们接受类似蓝色品种的促花处理时,花色仅能变成紫色。这是由于体内红色色素含量过高所致。在某些地区,有些人比较喜欢紫色的花,故也有紫花的促花栽培。另外,某些粉色品种可以通过促花调控开出浅紫色的花。因此,种植者必须清楚市场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

白色品种不会因为基质pH值的改变而变色。一般地,当白色品种栽培在适宜种植蓝色品种的基质中时,会使开出的白色花更鲜亮。另外,有些白色品种中还含有亮粉色的花青苷,在较高pH值的基质中栽培时,花色会呈现亮粉色。

 

参考文献

[1] 卫兆芬.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03-258

[2] 周红灿.八仙花铝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3] 丁云峰.马艳丽.八仙花扦插繁殖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5,4(34):21-22

[4] 雷亚灵,李周岐,八仙花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101-103

[5] 龚伟,王米力,石大兴.八仙花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24

[6] 昌芩.绣球花栽培技术.花卉.2004.11: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