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轮胎垒出“大”乐趣
——大班自主性游戏观察案例分析
宁俊
活动背景:
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如往常一样自由分散开,到材料库选择游戏材料,他们抬长梯,扛木凳、抱木板、拖垫子……和好朋友进行合作,有的搭成通关大道,有的围拢在一起开甜品店,有的在垫子上自由翻滚,有的则将轮胎滚来滚去……操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而腾腾小朋友却和好朋友始终呆在轮胎区,他反复将轮胎摞高、钻入、出来,乐此不疲……
发生了什么:
从一开始,你的兴趣就转移到了这些不起眼的轮胎上,兴致勃勃地和好朋友把轮胎垒起来,钻到里面玩“飞机起飞”。
你不满足于三层轮胎,又加高一只轮胎变成四层的“飞船”,爬进去“下海”,伸出来“起飞”。你的兴致吸引了好多小伙伴参与进来。但是垒高的轮胎坍塌了,他们很快放弃并转移目标离开,而你和你的同伴时浩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反复垒高、调整、进入、出来,轮胎的数量加高到了五只。
五层的“飞船”已经达到你肩部了,你想要出来,没有成功,聪明的你尝试将最上面的轮胎推掉,成功从“飞船”内脱身,你兴致不减,又加高了一只轮胎,造出了六层的超高“飞船”,你得意地对同伴说:“时浩,我比你的高100倍”。之后你前后六次尝试进入。
第一次,你踩着同伴的“飞船”借力上爬,察觉到飞船不稳固,便下来调整。
第二次尝试不成,发现“好像有点太高了”,将第六层轮胎取下。
第三次仍不甘心,又垒上第六只轮胎,继续攀爬,失败。
第四次,仔细观察后,你又将第六只轮胎搭上去,试探失败后再次取下。
第五次,重复将第六只轮胎搭上去,进入失败,发现轮胎不稳固,又下来调整,上下对齐。
第六次,你将第六只轮胎取下,求助同伴:“时浩,你帮我拿着”。自己先进入,让同伴帮忙把第六只轮胎搭上去,“哎呀,倒了!”“飞船”坍塌。你没有气馁,继续重复。
终于,你放弃了力所不及的第六层,享受起五层“飞船”的乐趣。你进入了摇摇欲坠的歪斜了的“飞船”中,时而“睡觉”,时而伸懒腰、打哈欠,不时探出头关注一下外面的情况,也不忘关心同伴“飞船”的进展。发现同伴出现问题又主动提示“你再去拿一个轮胎”。
“飞船”歪斜更大了,好朋友跑来想帮忙扶正,却帮了倒忙,你随“飞船”一起再次被推倒,继续兴趣正浓地重复着前面的步骤。调整、对齐,选用备胎垫脚。“飞船”在你再次的进入中倒塌,但你仍不放弃,继续努力,终于成功的进入,并继续与同伴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
什么样的学习产生了
游戏一开始,对于轮胎,你既没有像往常那样滚来滚去玩,也没有用来和其他材料一起拼搭通道,而是一只只垒高、进入。“飞机起飞”、“飞船发射!”“关窗、下海”…… 小小的轮胎成了百变神器,只有孩子的世界才会这样精彩!在游戏时总会把身边的材料想象成自己的最爱!
你的热情吸引来好多同伴,可是当飞船坍塌,他们纷纷离开,你和你的忠实“粉丝”时浩,兴趣却丝毫不减,反而愈挫愈勇!你的心中始终有个清晰的目标。轮胎升级到第五层,几乎到达你的肩膀,但是加高还在继续……虽然六层高度对于你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挑战,但你仍乐观地接受,真是惊叹你的勇气!前前后后六次尝试,屡败屡战,毫不气馁。你的每一次失败,换来的都是积极向上、不断探寻新的办法的行为。非常喜欢你面对困难时的积极的心态!
遇到力所不及的挑战失败,你不再蛮干,很快转变思维,“调整策略”,降低难度,这又出乎我的意料。你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不计较同伴的“帮倒忙”,积极面对挫败,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知足常乐的精神,令我对你刮目相看。现在的孩子缺的就是这样的抗挫精神!调整后的游戏,你依然很“享受”,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你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努力和坚持成功解决问题,获得了成就感,赢得了同伴的认同和赞扬,更树立了强烈的自信。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游戏中,你对轮胎玩法的创新,让我意识到材料不必花哨、不必昂贵,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数量充足,简单的材料同样可以玩出精彩。
至于“轮胎为什么总会倒塌”,受你自身水平和能力发展所限,你还处在问题“无效表征和解决水平”层面,找不到根本原因,就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看来需要我适时地介入了,探究轮胎稳固性的方法是首要,调整大小轮胎垒高的顺序,懂得底盘越大,轮胎越稳固,你将会进一步提升建构的经验与技能。期待你的下一个、再下一个不同凡响的创意和惊艳之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