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赖河干流河道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探析

讨赖河干流河道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探析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2015年04月1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要“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本文从加强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河流最小生态需水,尤其是枯水期生态需水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赖河干流存在的水生态问题及沿途取水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提出讨赖河干流生态流量保障措施,为今后流域水资源管理及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讨赖河;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探析

1讨赖河流域概况

讨赖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黑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东起马营河,西以嘉峪关的黑山为界,南与讨赖河流域毗邻,北以金塔盆地的马鬃山为界,介于东经97°22′46″-99°27′11″,北纬38°24′16″-40°56′08″之间,涉及青海祁连县,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高台县、嘉峪关市以及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流域总面积2.81×104km2。流域内肃州区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发展迅速,是河西走廊经济发达的重要经济带。

讨赖河是流域最主要的河流,河长为370km,集水面积6883km2。出山后经嘉峪关市西南进入平原区,由东面流出进入酒泉市,之后向北折转流向金塔县汇入鸳鸯池水库,经引用后消失于金塔盆地。

2 讨赖河水资源现状

讨赖河流域来水以山区降水、冰川融水(含雪融水)和地下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根据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编制的《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中的研究成果,讨赖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1.536亿m³,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0.514亿m³,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2.05亿m³。 讨赖河干流是流域最重要的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区讨赖南山东段的讨赖掌,其从河源至出山口冰沟口的河长为 330km, 集水面积 6883km2。

3讨赖河干流现行分水制度

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其分水方式自清代沿用至今。现行分水制度于1984年获批,总体按照“定时不定量”方式分配,对流域内相关县区没有明确的水量界定,该制度是目前讨赖河地表水分配的直接依据,其为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讨赖灌区和鸳鸯灌区在7、8、9、10四个月基本是按十五天为一时段进行轮灌,上下游时段互不重叠,时段划分清晰、公平。讨赖灌区于5月5日至7月15日长达71天的灌溉周期开始前,同样也给了鸳鸯灌区2月3日至3月25日50天的水库蓄水时间,而且鸳鸯灌区全年用水时间为175天,比讨赖灌区153天的用水时间多22天,体现了上下游用水公平。

酒钢用水全年按4500×104m³供给,今后生产规模扩大需要增加水量另行商定。冬季从12月28日至来年2月3日供水37天,期间河道来水量要尽量做到全部引进,以免浪费。不足部分在7、8、9三个月由讨赖灌区用水时间补够。

4 讨赖河干流存在的水生态问题

4.1讨赖河干流河道断流情况

讨赖河干流汛期、非汛期生态流量可以得到满足,主要问题为:讨赖河干流汛期(4月-10月)、非汛期生态流量(11月-次年3月)均可以保证,2016年鸳鸯池水库以下河段全年有7天发生断流,发生在6月21日至6月27日;每年冬季从12月28日至来年2月3日共计37天为酒钢引水期间,河道来水量全部引进,此时1.5km左右河道断流。

4.2沿途取水对河道生态的影响

鸳鸯池水库下游河段、讨赖河酒航路-引水渠首河道中无水生生物,有零星河滩植物,主要为红砂、泡泡刺、沙拐枣等半灌木。鸳鸯池水库下游河段在6月21日至6月27日(汛期)发生断流,发生断流时间较短,河滩植物均为耐旱植物,对其生存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讨赖河酒航路-引水渠首河道在从12月28日至来年2月3日共计37天(非汛期)1.5km河道断流,冬季讨赖河河道结冰,冰冻期地下水渗透系数变小,无法补充地下水,且河滩植物均为耐旱植物在冬季基本不生长,处于休眠状态,植物很好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5 讨赖河干流河道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5.1尽快建立生态流量监控系统

建立水电站取水和下泄生态流量实时在线监控和计量、数据传输系统,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监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台账,以便于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信息,加强科学化管理。

5.2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省水利厅下属讨赖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流域内属省级管理权限内的取水许可工作,统一审批流域地下水取水许可,其他市州的地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省水利厅做好本辖区批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制定年度水量调度方案,督促相关市县按期完成年度地表水量调度和地下水开采消减量任务。

5.3落实管理责任

讨赖河河长要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和统一调度。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县(区)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逐级落实责任。生态流量、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控制指标,应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年度地下水水量分配方案和开采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根据制定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开采计划,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并负责落实情况的考核工作。研究建立水资源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与地下水资源管理有关的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5.4完善投入机制

拓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和完成,对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修复、生态基流保障等给予重点支持。

5.5强化社会监督

多方位开展地下水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听证、公开征求意见、举报非法取用地下水等多种形式,建立公众参与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监督机制。

6结语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并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和理顺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减少水事矛盾。加强和完善水生态监控体系,合理布设监测站点,加强水域水质的监测、监督工作。在各拦河建筑控制断面安装下泄生态流量计量自动监测设备,明确控制断面下泄最小生态流量责任单位,落实保障措施,是今后讨赖河河道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