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个体化健康管理对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社区个体化健康管理对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韩春芳,郝树忠

文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文水县卫生监督所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分阶段、连续性健康教育及管理,通过门诊随访、家访、患者定期复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结果 患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1年后与纳入管理前依从性比较,除饮食调节、血糖监测与管理前比较无明显影响外,运动锻炼、规律用药、自我心理调节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分阶段、连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

 

Effect of community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compliance of 15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N ChunfangHAO Shuzh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  15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educated and managed by individual, phased, continuous way. Patient treatment compliance was understood through outpatient follow-up, home visit, regular review. Results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management, except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iet regulation, blood sugar monitoring,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ercise, regular medication and self-psychological adjustme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 phased and continuous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Type 2 diabetes; Treatment compliance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中老年为主。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引起,产生胰岛细胞损害、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周围靶器官及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等,造成持续性血糖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同时易患心、脑、肾等多种合并症,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1]。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如果患者不能很好的依从,即使最好的干预措施也不能发挥其效果[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专家强调要达到糖尿病治疗应建立较完美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体系[3]。柳卫国、苏庆建等认为通过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增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4] [5]。但我国慢病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9]。本研究我们对152例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旨在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作用,以便为基层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居民的健康档案,获得糖尿病患者资料,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且纳入某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项目的患者152例,其中男68例(44.74%),女84例(55.26%),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0.5~31.2年,平均10.5年,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78例,初中65例,高中以上6例。

1.2 方法  项目人员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入选的152例糖尿

病患者进行至少一年4次的面对面随访和一次体格检查。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等)指导、心理调整、遵医行为、辅助检查、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依照上述内容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同时利用门诊、举办学习班等形式,讲解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充分依托家庭这一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1年后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糖尿病治疗的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及自我心理调整的依从性进行总体评价。

1.3  依从性判定标准  我们将患者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程度作为其依从性的标准。按照其遵从医嘱程度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种:患者完全遵从医嘱为完全依从;能基本遵从医嘱,偶尔出现间断为部分依从;不遵从医嘱或不能长期坚持为不依从。

1.4  质量控制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省、市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乡村两级项目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并定期督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患者对接受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好,药物治疗不依从率为25.0%,通过健康管理,不依从率降低到5.9%,运动治疗的依从率由管理前的21.7%提高到80.3%,自我心理调节由管理前18.4%上升到57.3%,三者前后差别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饮食调节、血糖监测与管理前比较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服药、饮食及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由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因病程长,易产生惰性。有的患者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差或中青年患者工作较忙,应酬较多,往往不能严格遵守医嘱,导致病情反复,久而久之可引起一系列的慢性并发症,不仅花费大量的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具有可干预性。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即主动预防与干预,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所以对此类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对控制疾病的发展,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1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6]。其目的是纠正电解质紊乱、减轻胰岛素负荷,有利于减肥、降低餐后血糖、防治并发症。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受个人饮食习惯影响较大,纳入管理后,患者虽对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饮食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患者难以克服自身的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及计算每日食物摄取量相对困难,这与本次调查中患者纳入管理前后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一致。可能随着健康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会有所提高。

3.2 运动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运动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因而改善血糖,帮助减轻体重,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促进心理健康,规律运动还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有改善作用。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7] [8]。运动治疗受患者生活习惯和目前健康状况等的影响。运动治疗的依从性由管理前的21.7显著上升至80.3%,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健康管理

 


1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例(%)]

时间

例数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监测血糖

 

自我心理调节

不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

管理前

152

104(68.4)

48(31.6)

 

119(78.3

3321.7

 

38(25.0

114(75.0

 

9763.8

5536.2)

 

124(81.6)

28(18.4)

管理后

152

9361.1

5938.9

 

3019.7

12280.3

 

95.9

143(94.1

 

85(55.9

67(44.1

 

65(42.7)

87(57.3)

X2

 

1.75

 

104.26

 

21.26

 

1.97

 

48.68

P

 

0.05

 

0.05*

 

0.05*

 

0.05

 

0.05*

注:<0.05*指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前患者没有意识到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对最佳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不了解及未规范治疗、身体状况不良而无法进行适宜运动 。通过健康管理,患者认识到适宜运动的益处,学会合理安排每日的运动内容,及如何预防意外和低血糖的发生,树立信心,从而对运动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

3.3 本次调查管理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75.0%,管理后上升至94.1%,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6] [7]。这可能是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患者对医务人员有较强的依赖性,认为药物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患者对药物及胰岛素的作用、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的最佳时间、规范治疗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4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把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准确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达到血糖正常[8]。当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内,严重的眼部、肾脏、足部和腿部并发症的机会均可降低。本次调查中,患者血糖监测依从率提高无显著提高,可能是患者出于恐惧心理或经济方面的原因考虑而不能主动监测血糖。

3.5 本次调查中自我心理状态有显著提升,分析原因如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以及病程缠绵的痛苦等因素刺激,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结激动及消极悲观情结,反复交替表现出来,而心理应激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对抗胰岛素作用,影响糖尿病病情控制。健康管理过程中,我们细心观察,经常与患者交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糖尿病疾病知识,告知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心理状态得益改善,这一结果与赵红[12]李志新[13]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对糖尿病治疗必不可少,本调查显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改善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的积极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使患者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在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能主动配合、自我调节,阻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通过健康管理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毛凡,姜莹莹,董建群. 糖尿病患者参加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0):749-752

 [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主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3]  柳卫国.浅谈实施社区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论丛,2015,135):101-102

[4] 苏庆建,王为民,郭妮,韦美娟.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2:2248-2249

[5] 夏挺松,候万里,赵志广。.深圳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成本研究及预测[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5):321-324

[6] 潘怡.膳食营养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1:870-871

[7] 张会君,解杰梅.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1):124-126

[8] 张娟,孙忠,王媛.19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717-719

[9] 李伟.简论进行药学指导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49-150

[10] 魏蔚.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7):1450-1451

[11] 赵红.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86-87

[12] 李志新.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91-319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