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策略研究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注意力薄弱,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较差,导致课堂开展不顺利,教学效果不理想。体态律动方式的提出不仅为音乐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方式,同样也是创新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本文通过对小学阶段音乐课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课堂及学生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归纳其运用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对策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其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基础技能,提高学生学科意识与自身素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逐渐升高,学校过分注重教育教学的开展,忽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与感悟,一味追求分数上的提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性格的塑造,也不利于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是制约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纯粹的音乐欣赏已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教师理应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基于此,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的出现便成了必然。

 

一、小学音乐课堂现状分析

(一)、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众所周知,小学正是个体发育较为迅速的阶段,其思想的活跃性不仅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同样也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偏差。正因如此,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关注到音乐欣赏与品析上,减少非课堂因素对学生的吸引。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同样也体现出教学方式的问题,说明教师教学方式未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理应受到教师的关注。

(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在听乐曲的基础上对部分曲目进行说唱练习,以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个人艺术能力。但受传统教学方式地位影响,教师教授方式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同样也为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一定弊端,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效果,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是影响目前音乐课堂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课堂秩序较差

由小学学生自身特点可知,小学阶段学生自身控制力较差,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且受教室内人口密度较大影响,学生间情绪容易相互感染,这便导致课堂秩序较差,教师难以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课堂秩序稳定与和谐不仅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样也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音乐鉴赏

所谓体态律动,即利用学生自身身体动作,模仿乐器发声原理进行乐曲演奏的教学方式,是创新教学理念的体现。运用体态律动不仅能使音乐与学生个体联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高学生自身鉴赏能力,并推动学生对乐器原理的理解与分析,总体而言,体态律动的运用对音乐课堂效果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开展顺利,保证教学秩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促使学生跟随教师进度进行音乐赏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借助体态律动方式进行教学,将极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避免课堂失序现象发生,这同样也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体现。

(三)、吸引学生注意力

体态律动不仅指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听与练,同样也包括学生充分利用自身身体条件,将音乐与个人联系,进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对动作具有较强的关注,凭借此,教师可通过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理解乐理,使学生集中注意在教师身上,即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活动

要想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教师理应优化教学活动,以音乐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模拟演唱会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借助各自身体或身边用具作为乐器进行模拟演奏,并进行小组间点评。

(二)、注重学生课堂体验

音乐课作为小学艺术类课程,与其他理论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情感引导性,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悟与鉴赏能力,并向其介绍基本乐理与乐器。因此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时,教师理应注重学生个人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这同样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式

体态律动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单一教学,而是与课堂进程有关的持续教学,具有较强的灵动性。在开展音乐课堂时,教师理应关注学生,根据学生反应进行调整,在学生呈现乏味现象时进行教学改变,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论:由此可见,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注意,促进学生感悟音乐,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想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教师理应关注学生个人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保证课堂秩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兆娜.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206-207.

[2]朱峰.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4):96.

[3]王婉玲.巧用体态律动让音乐灵动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6(04):115+117.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