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胸闷心慌症状212例原因分析

更年期女性胸闷心慌症状212例原因分析

张春丽,徐予

 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更年期女性因胸闷、心慌症状就诊于心内科门诊的原因。方法 均完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D2聚体、心肌酶等然后个体化针对性的给予辅助检查。结果 更年期女性胸闷、心慌症状原因166例(78.30%)为非器质性病变,17例(8.01%)为冠心病,29例(13.69)为其它器质性病变。结论 更年期女性胸闷心慌症状可能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有关。对有症状的更年期女性应完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得出一些并无意义的结果加重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

关键词:更年期女性  胸闷心慌  焦虑抑郁

近几年来, 因胸闷心慌就诊于心内科门诊的更年期女性逐渐增多, 我们于2018 年3月至2018 年6月心内科门诊共收治212例更年期女性,为明确诊断作出正确的健康鉴定, 为以后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现将各种原因呈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8 年3月至2018 年6月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12例更年期女性,据统计,我国女性更 年 期 年 龄 在45~55岁左 右。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慌,均为刚绝经或月经紊乱减少期,曾经无明确的心血管病史。其中大多为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检查 配合,依从性好。

1.2 方法  门诊胸闷、心慌症状更年期女性均采用统一标准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D2聚体、心肌酶等检查,然后根据结果个体化针对性的给予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食道电生理、冠脉CTA、肺功能、运功平板负荷试验、直立倾斜试验、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对症干预后嘱1个月、3个月后门诊复查。

2 结果

以上212例更年期女性患者中,166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完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其中86例伴有心电图提示偶发早搏、部分导联ST-T改变,完善冠脉CTA后无明显异常给予稳定心律、营养心肌药物治疗1月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给予心理疏导及改善情绪药物3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剩余80例给予心理疏导及改善情绪药物1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症状明显好转。17例冠心病患者亦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经过介入、药物、心理疏导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心力衰竭患者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11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7例射频消融术后症状消失,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症状消失,2例房颤术后辅助药物治疗3月后症状未再发作。4例哮喘、2例肺栓塞、2例贫血、3例甲亢、5例其它(马凡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瓣膜病、肺动脉四瓣化畸形、肥厚性心肌病)给予专科对症治疗1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症状好转。

212例更年期女性胸闷、心慌症状原因分析

原因

例数

检出率(%)

非器质性病变

166

78.30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哮喘

肺栓塞

贫血

甲亢

其它

17

2

11

4

2

2

3

5

8.01 

0.94

5.19

1.89

0.94

0.94

1.41

2.36

 

3. 讨论

对212例主诉胸闷、心慌更年期女性原因分析结果说明更年期女性一般情况下感觉到的胸闷、心慌可能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有关,并非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成熟到老年的过渡时期,是生命中必经的阶段[1]。更年期女性因卵巢萎缩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撤退假说认为,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是诱发更年期焦虑抑郁症或具有抑郁潜质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2],钟智勇等3]研究认为,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更年期女性出现躯体化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其他报道4-5]的结果类似,长期焦虑抑郁、精神紧张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变化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兴奋心脏肾上腺素能B受体使心率加快传导,增强心脏收缩力发生功能改变,出现胸闷心慌症状系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结果,不能轻易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否则加重患者的焦虑与心理负担,使症状更加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大多在心内科就诊而被冠脉CT造影等过度检查,一些现代设备发现的并无意义的情况如早搏、心电图显示非特异性ST-T波改变等,如果医务人员未详细向患者解释,可加重焦虑或抑郁症状。同时焦虑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与心血管系统之间有着共同的发生机制,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比例很高,焦虑症、抑郁症是冠心病病理生理进展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6,其贯穿于疾病治疗、康复和预防的整个过程,同时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7。所以在临床工作工作中对于更年期女性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一定要考虑到心理疾患,积极完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得出一些并无意义的结果反而加重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积极治疗焦虑抑郁症状避免将来发展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治疗要以心理上的治疗和调节内分泌为主,重视心理上的安抚和家庭成员对其的关心,减轻精神压力,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多参与社会活动及适当锻炼,让她们顺利渡过更年期。

[1] 高绘明,周颖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与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和家

[J]. 护 士 进 修 杂志,2013,28(12):

1070-1073.

2] 李昌俊,郑涌,刘新丰.躯体化症状如何产生? ———躯体化的认知理论述评[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507-509.

3] 钟智勇,吴小立,唐秀梅,等.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1(12):918-920.[4] 王善凤. 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50-152.

5] 贾丁鑫,金力.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9):1373-1374.

[6Gach O,Louis O,Chapelle JP,et al. Baseline inflammation is not predic-tive of periprocedural troponin elevation after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Heart Vessels,2009;24(4):267-70.

[7] Watkins LL,Koch GG,Sherwood A,et al. Associati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Heart Assoc. 2013;2(2):e000068.

xyu66@sina.com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