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奥马哈系统应在TUBT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探讨奥马哈系统应TUBT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张秀文,郑丽英,聂彦花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TUBT)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6-20176TUBT后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60例患者只给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 QoL(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oL的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其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 4 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96.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8.2% 结论: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TUBT)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  TUBT: 延续性护理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 9 位, 男性排名第 6 位 ,女性排名在第10 位。 国内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 ,缺乏患者身体健康评价相关研究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对 60例男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出院后,实施奥马哈系统的护理模式,定期进行随访调查研究,对其术后整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及评价。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6 - 2017-612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睡眠质量、 QoL评分、肿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 、6 年 和1 年 进行分段随访调查研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12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肿瘤。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遵医 嘱对患者进行术后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并完成电话及门诊随访,对患者进行 饮食、用药、疾病治疗等进行指导。

1.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 1) 成立奥马哈系统护理小组。2名责N3级以上的护理骨干、4 N2护士,一名主管医生组成。对入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 奥马哈系统理论、膀胱灌注时间、膀胱检查检查的时间、注意事项、排尿情况的自我排查等理论知识

( 2) 选择干预措施奥马哈系统分为 4 个不同的干 预类别,共计 76 个干预项目。健康咨询、指导。 以家庭、社区或个人为单位收集健康的信息和资料; 评估患者情况,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问题确定后,护士通过面对访谈、选择针对该护理问题的干预方向和方法,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照护流程和措施; 指导时均采用鼓励措施,帮助解决问题。 操作流程: 指导患者及看护、社区、家庭等提供 防止或减轻症状和体征的操作技术,如灌注后护理、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等。个案管理: 采用鼓励、协调或转诊等措施帮助家庭、社区或病人自身转变护理理念,提高自护能力,正确应用资源。监督: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护理进行监测、客观评价和分析,追踪干预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3) 电话随访: 出院后,护士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康复状况,给患者提供信息与支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指导患者建立促进 健康的行为; 也可以通过电话收集资料,评估干预效果。( 4) 干预频率分别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均进行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确定在出院后第 1 周、第4周、3 个月、6 个月、一年分别进行电话随访,10  20 min /次。在第周进行家庭访视,3 个月后患者来院复查时 进行访谈并针对性干预,具体以患者实际病情调整。 ( 5)健康教育座谈会 : 定时召开肿瘤患者患教会,每月举行 1 次专题活动,活动内 容: 科室医生、护士骨干主持,进行膀胱肿瘤相关知识、护理相关知识的传授 ; 同时邀请患者分享出后后的自我护理经验,每次培训会议 由两名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培训方式可选择观看视频,小型讲座,现场答疑等形式。

1. 3 效果评价

1.3.1 比较两组患者总体 QoL评分

采用  Qo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 100 分,评定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3.2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情况的焦虑程度: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4】进行评估,包括20个条目,每条1-4分、小于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大于70分为重度焦虑。

1.3.3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表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 exercise of self - care agency scale,ESCA) [5],该量 表包含 4 个维度,43 个条目,分别为健康知识水平 ( 14 个条目) ,自我概念( 9 个条目) ,自我责任感( 8 个 条目) ,自我护理技能( 12 个条目) 。低等水平: 0 ~ 57 分; 中等水平: 58 ~ 115 分; 高等水平: 116 ~ 172 分 为。总评分为 172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 越强。

1.3.4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

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问卷评判,内容包括护理水平、态度、应答及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分为非常满意( 3 分) 、满意( 2 分) 、比较满意( 1 分) 、不 满意( 0 分) ,共四个等级,总分为 12 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²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  出院后一 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QoL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均大于对照组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 2。

2、3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 4 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 05) 见表 3。

2、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8.2%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总体 QoL比较

组别        例数       出院后一周       出院后三个月          出院后六个月     出院后一年   

对照组       60       56.1±0.8          61.1±0.8   .       65.3±0.2       71.3±0.2

观察组       60       56.2±0.6          72±0.6             81±0.1         92.3±0.6 

P值                   1.961              2.245               2.923           3.12

t                    0.063              0.022               0.003           0.00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院一周、3个月、6个月、1年的QoL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     轻         中        重       .

对照组   60           3        8          36          13    .

观察组   60          12       43           5          0 (0)       .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较 ( x± s) 分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

对照组       60       36.1±0.8          21.1±0.8   .       24.3±0.2       86±0.5

观察组       60       48.2±0.6          32±0.6             51±0.1        132±0.1

P值                  < 0. 05          < 0. 05           < 0. 05          0. 05

t                   3.112             3.216               3.561           4.51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满意情况比较例( % )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度( % )

对照组       60          12              22          20            6           4       68.2%

观察组       60          28              27            4            1          0      93.4%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奥马哈系统是在上世纪 70年代由美国奥马哈家访护士协会及其团队所提出的标准化的护理语言体系。奥马哈系统在建立起初是以社区护理为基础,最初将其应用于急诊患者中,而研究者发现其能够涵盖 95% 以上的护理问题和 99% 以上的护理目标,表明奥马哈系统同样也可用于院内临床护理。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和知一信一行理论为基础,结合泌尿外科膀胱肿瘤患者疾病特点 ,制定了膀胱肿瘤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模式。本研究中,以整体护理理论、知信行理论模式、人类基本需求等为立题理论,构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护理模式,形成对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 护理服务基本框架,使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构 建成一个持续的、无缝隙的过程。

本研究中:把两组患者 QoL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从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对照组出院后一周、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QoL评分分别为:56.1±0.8    61.1±0.8  65.3±0.2   71.3±0.2 ,观察组出院后一周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QoL评分分别为: 56.2±0.6  72±0.6             81±0.1 92.3±0.6 ,统计学分析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管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评估,按患者SAS评分分为无、 、中、 四级,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 exercise of self - care agency scale,ESCA) 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 14 个条目) ,自我概念( 9 个条目) ,自我责任感( 8 个 条目) ,自我护理技能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 4 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 05) 。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问卷评判,内容包括护理水平、态度、应答及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 满意,四个等级,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8.2%。研究中注重了在对患者护理干预进行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制定的实施流程护理患者 ,及时记录和对变异进行分析 ;定期填写调查问卷完成调查 ;对术后院外患者则采用电话随访或是以 面谈的方式完成调查问卷;责任护士 在患者术后康复出院前 1d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综上所述: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TUBT)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