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陈心恬,张冰,曾奇
(1) 牡丹江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 牡丹江医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3) 牡丹江医学院成教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从“以民为本”的爱国观、“传承和创造祖国医学文化的使命观”、“关爱祖国江山的生态观”、“医学责任的担当观”四方面解析了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医学职业涵义。从依赖科技化、趋向商业性、人文精神有缺乏方面分析了红色文化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医学生红色文化人文精神培养路径:提高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红色文化素质、在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营造红色文化校园的环境等。
[关键词]红色文化;医学生;人文精神;爱国主义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d culture
CHEN Xin-tian1, ZHANG Bing2, Zeng Qi3
(1) Marx Schoo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3)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connot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d culture from four aspects: patriotism based on the people, mission concept of inheriting and creating the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ecological concept of caring for the motherland, and concept of shouldering medical responsibil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red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depend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ndency to commercialization and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red culture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d culture of Medical College teachers, to integrate red culture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and to create a red culture campus environment.
[Keywords] red culture;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patriotism.
人文精神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1] ,而红色文化是人文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人文素质中因为有了红色元素,才让人文素质更富有时代感、也显得更加厚重作。医学生是未来人类健康的保护使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究竟能否树立好红色文化视野下的人文职业精神,是他们能否从事好未来医学事业的关键所在。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现状,并根据现状采取相应策略,以培养出能够很好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优秀人才
1. 红色文化视野下的职业精神涵义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2]它与时倶进的品质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是历久弥新。红色文化精神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最主要的革命精神内容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包括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江山和在革命事业中的担当精神。身为祖国医学事业接班人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1.1“以民为本”的爱国观
人民是历史和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的基本组成细胞是人,人分为健康和非健康两种。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本职就是既要维护健康人类的健康又要治疗与救治非健康的人类。所以医学工作者爱国就要从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做起,从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因为他们的服务宗旨就是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活力,从而让历史和财富的创造者健康地为社会、为祖国创造更大更多的财富。历史赋予未来的从医者一个最基本的使命就是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 ,并把它凝聚在医疗具体实践活动中。
1.2传承和创造祖国医学文化的使命观
尽管现代医学教育是以西方医学教育为主体,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一定要不忘初心,要牢记使命:传承和创造祖国的中医药文化是未来医学工作者的最基本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我们祖国的医学文化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的情况下,更是要求医学工作者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优势,争取处处体现“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成果与治疗成果,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
1.3关爱祖国江山的生态观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蕴涵着无数的宝藏,是祖国人民赖以生存和供养人民成长的家园。作为医学工作者不但要承担起维护人类健康的责任更要担负起好好保护我们家园的责任。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祖国的江山的生态环境已经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勇敢迎战,处处以维护自然生态为己任,以爱护江山为原则,尤其是在自己的医学工作中从维护环境生态小事做起,减少因生态环境造成的至病因素,尤其是特别关注患者生命氛围、并营造适合患者康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氛围,给患者及患者家属以最大化的舒适感。
1.4医学责任的担当观
国家的兴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其国民共同奋斗的硕果。[4]作为国民之一的医学工作者更要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感,在自己的医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在高新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患者不能只是一味的依赖技术,而是要具有医学上的担当。面对前人的医学理论敢于质疑,真对不同的疑难杂症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勇于实践的坚韧精神。更是要具有为医学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和为社会完善的努力奉献的精神,从而为民族的自尊和独立起到绵薄的加瓦作用
2.红色文化人文精神缺失现状
2.1依赖科技化
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医生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进行诊断,尽管取得了双重效益,但却造成了负面效应。“爱人、知人”精神有所减弱,他们面对病人就象面对生命机器一样,把病人当作生命机器来检测、来修复。不重视人性关爱,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缺乏和患者的感情沟通,因而产生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医学威信的降低。这种过分依赖高科技化现象严重的违背了“以民为本”的爱国观。所以必须从医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就要时刻警醒他们,要以“以民为本”,不要过分依赖科技化。
2.2趋向商业性
改革开放以后医院改为商业化运作,[5]很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把病人当作了赚钱的机器,医生看待病人首先想到的是商业利益,无论患者病情是否需要都要开出各种各样的无数检测单,有些医院甚至根据医生开的检测单来奖励提层。就拿剖腹产来说,剖腹产比自然产赚钱多,所以医生就力劝产妇及家属剖腹产,世卫组织对一些国家进行了调查,剖腹产率高的国家有达到26%,中国是全球剖腹产率最高的国家达46%。[6] 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民为本”的伦理观被扭曲了,被淡化了。这是一种恶劣的人文现象,必须从医学生的学习阶段就加以克制。
2.3人文精神有所缺失
医学上的高新技术化和医学上的商业性导致了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高新技术的矛盾,这个矛盾有悖于红色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爱国观”、“传承和创造祖国医学文化的使命观”、“关爱祖国江山的生态观”、“医学责任的担当观”的人文精神宗旨,有悖于红色精神。高科技技术与商业化的再进一步发展,就会使医学工作者只关心病人的躯体,只重视疾病的来源、疾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体征和利润,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及因疾病导致的精神痛苦。伴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是无条件地单纯依赖医疗技术来延缓生命和保护生命的缺陷。这种只顾病体,不顾病人情感,将病人视为“肉体物体”或“生命机器”的现象,会导致医疗保健的畸形发展,给病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7]其实疾病的康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除病体之外还有病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只注重病体治疗的医学模式是与患者对医学人文精神的需求背道而驰的。
3医学生红色文化人文精神培养路径
3.1提高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红色文化素质
教师是提升医学生红色文化素质的主力军,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红色文化素质,就很难培养出具有红色文化素质的医学人才,所以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质,让教师能以丰富的、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当好医学生红色文化精神的表帅。
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对红色文化理论训练有素,做到能象熟悉本专业课那样精通红色文化,对于红色文化历史的经典能够做到数家珍,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红色文化如潜移默化的输入给医学生。教师不但要具备红色理论还要具有红色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将红色文化的真谛渗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3.2在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医学院校在各科教学中有效引入红色文化渗透教育,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载体和途径,将医学教育与红色文化素养提高结合在一起,时刻秉承红色文化为人类解放,增进人类幸福为宗旨,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具有可接受性,让红色文化教育有效性得到增强。如教师在《思想道德与修养》、《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概》等课教学中都可以融入红色文化内涵,让医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受到熏陶,产生热爱红色文化的激情,帮助医学生树立做一名医德高尚、医学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的意识。
3.3营造红色文化校园的环境
3.3.1创设红色文化校园意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8]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张贴红色文化名人警句、树立英雄人物塑像、重要建筑以历史英雄人物命名等形式凸显红色文化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还可以通过开辟纪念和弘扬红色文化场所等,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让医学生能够油然而生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3.3.2设置红色文化活动日
设置弘扬红色文化活动日,举办纪念历史上著名红色文化大家的纪念活动。活动中要介绍这些革命家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人类的幸福所做出的贡献。通过革命英雄事迹的讲述,让医学生从历代革命家身上感受他们的博爱精神。在传统节日中诱发医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激发医学生毕业后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医学事业中。
3.3.3建设红色文化社团
通过建立红色文化社团,深入开展医学生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做好红色教育普及,推动红色文化与社区联动,增进红色知识为大众服务。在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红色文化方面的科研活动。在科研方法上,鼓励他们深入药色文化的全体性研究,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上更加注重红色文化传统教育的指导。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创造作秀的红色文化科普作品。
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红色文化人文精神,使医学生使熟悉红色文化的源流、红色资源、红色精神与器物,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当前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头等大事,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用闽西红土地精神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4a5eb57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b.html
[2] 红色文化[EB/OL]. https://baike.so.com/doc/5682141-5894818.html
[3]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爱国观主要内容与教育思考[EB/OL]. http://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engzhi/617226.html
[4] 医院商业化运作弊端多[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4ddde0102v2i0.html
[5] 医院商业化运作弊端多 [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4ddde0102v2i0.html
[6]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爱国观主要内容与教育思考[EB/OL]. http://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engzhi/617226.html
[7] 突出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药理学实践探索[EB/OL]. https://www.xzbu.com/6/view-10039550.htm
[8] 余守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