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 ——基于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分析视角

浅谈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 ——基于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分析视角

高艳波(榆林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林地是林业之本,是林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站在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的视角,从林地资源保护、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病虫防治四方面来谈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举措。其目的是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林地资源,有效发挥生态林业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长效机制

林地是森林赖以依存的基础。林地是林木及其林下动植物生存与繁衍唯一的栖息地,没有林地就不可能有森林的存在。只有林地占幅员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比率,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发挥。林地资源直接影响着建设,林地资源的破坏使防风固沙能力大大减弱,从而影响着生态环境,使经济作物减产等同时林地资源也间接影响着民生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林地资源管理作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至关重要,如何保护林地资源、巩固绿化成果,有效发挥生态林业建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出现,都是恶化的环境在向我们鸣笛。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论断。林地是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1],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是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虽然各级林业管理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林地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重视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但是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如职能交叉,执法不严格;人们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相对淡薄,违规占用林地、随意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城市建设过程中重景观观赏性轻生态功能,导致城市林地系统整体性及生态防护功能较差;林木的病虫害现象较严重,防治害虫的技术过于陈旧等。因此我们要建立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森林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1.抓好林木和林地资源保护工作

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湿地公园等范围内的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或其他用地,重点打击炒卖林地和非法擅自改变林地范围、性质、用途和乱砍滥伐乱采滥牧的行为以及蚕食林地行为,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加强对林地林木补偿费的征收管理,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异地造林等形式确保林地总面积不减少。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和经营加工领域管理,曝光各类林业违法案件,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流失。另外高度重视生态护林员队伍的建设,强化林区治安秩序,增强农民林地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加强林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强化封山禁牧工作

封山禁牧是恢复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林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封山禁牧工作要纳入生态考核范围,消除各级干部畏难情绪,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禁牧督察工作,对禁牧工作不力、疏于监管的各级领导进行问责。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传单、现场会议、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封山禁牧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引导农户自觉转变饲养方式,遵守封山禁牧制度,打消其偷牧的侥幸心理。另外加大对重点区域、不同时段、早晚夜间的巡查力度,坚持不懈地把封山育林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林业项目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

3.加大森林防火力度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森林防火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事情,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树立警示牌、发送手机短信、电视循环播放、网络、面对面宣传教育、向每家每户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等形式,使森林防火做到人人皆知。同时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和重点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造林工程要设计建设防火通道,大面积造林要预留隔离带或营造灌木隔离带;林区要道口设立检查站,避免发生因上坟烧纸、林区吸烟等行为引发森林火灾。另外建立智能预警和指挥系统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强大森林防火队伍做好火情调度和处置,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

4.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进林业生态健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预防、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林业管理部门应对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同时加强植物检疫监管,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确保林木资源安全。另外落实病虫防治的目标责任制,尤其是可以利用植保无人机对绿化苗木进行喷洒农药,这样不仅速度快、效率高,同时有效解决农药残留及土壤、水源污染问题,切实保护绿化成果,确保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2]。林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林业各级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林业各项法规制度以及林地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林地资源、依法使用林地的自觉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积极建设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林业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提高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使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真正形成“总量控制、定额完成、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学华.谈林地资源管理及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06,2:16-17.

[2] 幸力.加强林地林木资源管理工作[J].福建农业,2015,3:166-167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