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盆腔恶性肿瘤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对盆腔恶性肿瘤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的疗效观察

  张晓妮  杨凤英

          ( 264300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荣成市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的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60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心理治疗、西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乌梅汤加减口服及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连续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对比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研究价值。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直肠损伤

放射治疗是盆腔恶性肿瘤临床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直肠是对射线最敏感的盆腔脏器,由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盆腔肿瘤放疗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给患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12~2015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6月至20166月在我院住院放射治疗后发生I~II级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60例。38例,女22例,年龄3270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直肠癌24例,宫颈癌18例,子宫内膜癌9例,膀胱癌7例,前列腺癌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原发疾病、既往史、KPS评分、照射面积、照射剂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均距放疗结束后5个月~2 年内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反复脓血便及粘液便,经妇科、盆腔强化CT检查证实盆腔肿瘤消退,肛诊及电子肠镜检查示直肠无肿瘤侵犯,但出现直肠黏膜水肿、充血、部分患者合并少许点状小溃疡,确诊为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1]RTOG/EORTC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分级方案进行分级[2],其中I24例,II36例。

1.2 治疗方法 

1.2.1心理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尊重患者,倾听他们的诉说,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 100 ml、蒙脱石散 3g、柳氮磺吡啶 1.5g、氢化可的松100mg、肾上腺素0.5mg混合后制成灌肠液,保留灌肠,每日2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1.2.3 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及耳穴压籽法治疗:

中药采用乌梅汤加减:乌梅 30 g,细辛 3 g,川椒 10 g,炮附子 15 g(先煎),桂枝 10 g,干姜 10 g,人参 10 g(另炖),当归 15 g,黄连 10 g,黄柏 15 g。患者辨证论治,若热重者,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减黄连、黄柏;腹痛重者,加用黄芪30 g,炒白术 15 g莪术15 g,川楝子10g以行气止痛;脓血便者,加用地榆炭 15 g,地骨皮 15 g,以凉血止血;饮食差着,加用石斛 30 g焦三仙 10 g。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水煎服,10天为一疗程。

耳穴压籽:治疗组患者取穴大肠、膀胱、交感、子宫(女)、坐骨神经穴,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以上耳穴,并反复按压,使耳穴有胀、痛、热感为宜,每天按压4-5次,每次约5min,隔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便血、里急后重、肛门坠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直肠镜检示直肠黏膜恢复正常,大便常规镜检正常,大便次数1~2/d;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直肠镜检示直肠黏膜轻度水肿,大便常规镜检红细胞5~10/HP、白细胞5~10/HP,大便次数减少到2~4/d;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直肠镜检示直肠黏膜仍有溃疡、糜烂,修复不明显[3]。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表1

   

治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3

15

2

85.2 *

对照组

11

9

10

66.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1例、缓解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盆腔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80%发生在完成放射治疗后6个月~2年间出现[4],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直肠损伤主要是由于放射线损伤直肠粘膜上皮、粘膜内血管及周围组织,导致粘膜缺血、坏死,以致出现粘膜溃疡、出血;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弥漫性粘膜糜烂、渗出、毛细血管扩张或肠壁溃疡、出血[5]。目前国内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治疗通常以对症为主,局部多采用西药灌肠治疗,但效果常不理想。近年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和天然药物中寻找抗辐射剂已经受到界内专家们的极大重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6-8]

中医认为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由于放射治疗造成患者体内热毒过盛所致[9], 热邪壅滞肠中,气机不利,传导失常,从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热毒熏灼肠道,脂络受伤,气血壅滞,故有黏液便、脓血便、肛门灼热等症状,所以治疗当以清利湿热、凉血止痢、益气养阴、涩肠止泻为法。乌梅汤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方药中的乌梅、人参、黄连、黄柏、当归具有直接抑制肿瘤增殖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黄连和当归同时具有抗放射、缓解放射损伤的独到之处;细辛、附子、川椒、桂枝起到了对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抑菌、缓解胃肠道痉挛的作用,从而减轻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直肠损伤的炎症反应[10]

中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都,人体十二经脉汇聚于耳。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并相互交织成丛。利用耳压刺激,通过耳廓神经体液途径与机体各部发生联系,推动气血运行的同时,调整脏腑功能[11],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及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作用。

通过两组比较发现,中西药合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药效互补,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灌肠组,同时也提高了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提示本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昆田.近距离放射治疗临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47.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肿瘤放射治疗学[M].4.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2.

[3]张立莲.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用于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0-11.

[4]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肿瘤放射治疗学[M].4.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040.

[5]申文江,王绿化.放射治疗损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22-127.

[6]吴月明,张东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防治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49-50.

[7]王侠,张璐,杜秀平,等.中药对放射性直肠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2):208.

[8]徐明霞,高步芳.自制中西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0[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41-42.

[9]张培雨,张代钊.中医药防治放化疗副反应的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95.

[10]张雅月.乌梅丸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体会[J]. 北京中医药 2009282):131-132.

[11]黄国富,王继红,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防治化疗引起的迟发性呕吐[J]. 中国临床医生,2006349):3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