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王允琴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一科   滁州市239000

【摘要】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比分析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联合醒脑静治疗能明显改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结论  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醒脑静;依达拉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变性或死亡,且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表现。脑血管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脏病变,并发脑心综合症,同时也是发生脑血管病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近2年来时间窗内血管内治疗是神经内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可以快速地恢复患者缺血灶的供血, 保护脑组织、控制脑水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能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仅占极少数,而且能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医院也仅占少数。超过时间窗到达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仍占绝大多数,仍需要广大神经科医师不断探索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法。本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以进一步探讨急性脑梗死安全有 效的治疗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9月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60例。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 2010 年中国急性脑梗 死指南1.将以上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男 23 例,女 7 例,年龄 55 岁~70 岁;对照 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52 岁~72 岁。所有病人诊 断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且排除入院前 1 个月内 服用易引起出血药物以及出血性疾病病人。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人院后均按照《中国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制定的常规方案进 行治疗,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静脉滴注 (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Q12H。观察组在对照组 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0.9% 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2次。治疗 14 d为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入院后当天及治疗后14天分别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疗效判定标准 

1.5.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昏迷的方法。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有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最高分为15分, 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意识障碍评定量表,具有很高的效度和可信度。

评估病情轻重及其与脑心综合征的关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

1.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分析,是对于脑卒中病患机体受损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的量表,是对主要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此评估结果进行系统性的量化处理。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50~90%;有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20~50%;无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以下。

2 结 果

2.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布情况比较: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经统计学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76>0.05)

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

组别

n

15-10

9-7

6-5

4-3

治疗组

30

13

10

6

1

对照组

30

10

11

7

2

 

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15-10

9-7

6-5

4-3

治疗组

30

27

1

1

1

对照组

30

17

8

3

2

(注:P=0.02<0.05,有显著性差异)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无明显差异(P=0.24>0.05)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组

30

17.367.44

对照组

30

19.637.33

P

 

0.24

(注:P=0.24>0.05,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情况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说明经治疗后各组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效果好。治疗后14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治疗后14天,治疗组30例患者中,有7例痊愈,显效13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30

7

13

7

3

90.00%

对照组

30

4

5

15

6

80.00%

(注:P=0.04<0.05,有显著性差异)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 1 例轻微双下肢皮疹以及 1 例胃 肠道不适,对照组出现 1 例胃肠道不适。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 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极高, 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CI发病率逐渐增高,已经严 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对缺血性脑损害 基础研究的日渐深入, 其机制渐渐明朗:缺血、缺氧导 致的能量代谢障碍一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一 自由基反应一细胞死亡等一系列缺血性连锁反应是 ACI的中心环节,称之为缺血瀑布,大量研究表明,自由基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脑水肿和细胞凋 亡的主要原因,通过药物控制这一环节,成为神经保护 治疗。依达拉奉(edaravone,Eda)是临床试验已证明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ACI的神经保护剂,除了具有 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外,Eda还 能通过减少炎症介质产生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 复。ACI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氧化应激发 病学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学说认为,ACI在 脑组织急性缺血性损伤出现时就有氧化应激发生, 在脑缺血/再灌注(I/R)时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可 导致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3,醒脑静治疗ACI较常规治疗效果好,可能 与其能升高患者PMBC中Y—GCS、GSH—Px、CAT 水平,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4

醒 脑静注射液主要方剂组成为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对气血逆乱、中风以及脑出血、 脑栓塞的急性期等疾病实施治疗。麝香味芳香,可醒神开窍;郁金可活血顺气、化痰开窍,使血脂水平明显降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冰片性凉,具 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的功效,且可对血脑屏障 与脑细胞起到积极有效的保护作用;栀子则可清热解 毒。将此几种药物配伍使用,则可加强醒脑开窍、化 痰通络的效用。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静脉滴注醒脑 静注射液,可透过血脑屏障之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对损伤部位脑细胞内钙及含水量增加的情况有效抑制, 从而改善水、电解质代谢情况,积极缓解脑水肿症状。 另外,此药物还可有效抗氧化、抗凝以及提升细胞耐 氧能力,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尽快恢复脑 神经的功能。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活性抗氧化剂,体外实验证实其可以捕获羟自由基,消除或减少细胞损害循环的中 心环节,切断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 胞和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5 

依达拉奉是一种潜力性极强的脑保护剂,经过抑制脂质氧 化反应后,可有效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由基,进而达到保护 脑细胞,降低出血危险性及神经功能损害的目的6。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从而可 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王学振在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中得出结论依达拉奉总有效率达97.7%8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J] .中华神 经科杂志, 2010, 43( 2): 146 15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 杂志,2015,48(4):246—257. 

[3]李玉兰,郭丹丹,杨有仙.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级联效应[J]. 医学综述,2014,20(14):2510—2512. 

[4]卢志刚 刘芸 方家华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其机制[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4):352-355}

[]王颖 张宁 刘衍霖. 依达拉奉与神经甘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 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2):81-83}。

[6] 孙丽霞.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22): 3444-3446.

[7] 吴孟章.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J] .中国 中医急症, 2014, 23(11): 2133-2135.

[8](王学振。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8):103-10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