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感染科患儿家属手卫生宣教中的应用

 二维码在感染科患儿家属手卫生宣教中的应用

吴小文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    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码在感染科患儿家属手卫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月感染一收治的患儿家属50例为对照组,同期感染二收治的患儿家属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口头手卫生宣教,但观察组应用二维码进行手卫生相关内容的视屏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卫生内容的掌握情况及他们使用的洗手液、3M免洗手液的情况。结果 使用二维码管理后,观察组手卫生内容的掌握情况及他们的使用的洗手液、3M免洗手液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二维码  手卫生  感染科 家属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 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医院环境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给患者或在不同患者之间传播,从而引起院内感染,甚或院内感染暴发,执行标准手卫生是最基本、最有效、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1]。小儿感染科收治的患儿主要为手足口病、麻疹、甲流等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做好手卫生宣传教育,对预防患儿交叉感染、家属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科自2018年1月~2月对入院的50例患儿家属进行了二维码手卫生宣教,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患儿家属按照传统的手卫生宣教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纳入标准范围:患儿家属均为住院期间一直参与陪同者,住院天数均5天以上,参与陪护者均使用智能手机,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按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治于感染一病区为对照组,感染二病区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名,女45名,年龄28~65岁, 平均41.5±8.27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初中16名、高中24名、大学10名;观察组男4名,女46名,年龄20~61岁,平均40±2.13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11名,高中22名、大学17名;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观察组:首先由科内的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的感染院感护士进行手卫生的宣教内容(洗手操作、洗手的时机、每次洗手液及免洗手液的量、洗手手卫生的相关设施)进行标准的讲解示范,经不断练习指证,使得整个讲解示范完美后拍成视屏,用二维码生成器制作二维码,并把二维码打印在宣教单上。院感护士对科内护士统一进行培训讲解,指导如何使用。患儿入院时向患儿家属介绍二维码,并用手机扫二维码,观看标准的洗手操作及相关的内容。

1.2.2对照组 患儿入院时对家属进行传统的口头宣教,并告知患儿的家属洗手的时机,介绍手卫生的相关设施及洗手台旁墙壁上张贴的七步洗手法,并进行示范。

 1.3评价指标

1.3.1手卫生的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所有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采用面对面方式,使用统一的宣教语,入院第二天科室的进行调查,查看洗手操作,填写手卫生相关内容的理论测试,掌握程度分四个级别,分别为“完全掌握”、“较好掌握”、“一般掌握”“未掌握”,那么完全掌握指洗手操作成绩和理论测试两者的平均分在90以上,较好掌握指洗手操作成绩和理论测试两者的平均分在80以上,一般掌握指洗手操作成绩和理论测试两者的平均分在60~80,未掌握指洗手操作成绩和理论测试两者的平均分在60以下,两者平均成绩在80以上为掌握,掌握率=(完全掌握例数+较好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3.2统计速效免洗手消毒液、洗手液及干手纸巾,根据床位使用手卫生用品测量来间接评估手卫生依从性的,即根据监测周期内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的使用量,来推算手卫生依从性的执行情况,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病床的手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根据计算公式:手卫生用品使用量(ml/床*d)=手卫生用品领用总量/(住院人数*平均住院日)。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对手卫生内容的掌握率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卫生内容的掌握率情况

组别

例数

掌握程度

掌掌握率%

完全掌握

掌握较好者

掌握一般者

未掌握

对照组

50

1530

918

12(24)

1428

48

观察组

50

2652

13(26)

8(16)

3(6)

78

注:X2=9.653  P=0.003

2.2两组的速效免洗手消毒、洗手液床位使用量(ml/床*d)比较

 

洗手液

3M免洗手液

对照组

5.89±1.64

5.85±1.79

观察组

13.62±3.93

8.45±0.85

t

3.8

3.326

  p

<0.005

<0.005

 

 

3讨论 

3.1应用二维码后,患儿家属对手卫生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二维码携带的资料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包括操作的的文字说明,步骤和流程的可视化图标、操作过程的视屏,是“便携式纸面数据库”2。既往普通的宣教之后,患儿家长听过,之后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化大量的时间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去标准洗手,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反复的讲解,反复评估他们的掌握的情况,因家属的文化程度及动手能力,认知程度都有个体差异,掌握的程度也不理想,也浪费了众多的医疗资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通过二维码的技术崛起,动态的反复播放,使患儿及家属对手卫生更形象生动有趣地学习手卫生知识,家属也可以随时扫码自主地学习标准的洗手,不断的模仿练习,提高了手卫生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二维码应用也能节约成本、节省资料存放空间,它携带信息量大,制作成本低,建立数据源后可以完全电子化,如有修改,只需要后台登录、编辑,无需重新制作3。通过二维码的管理,解决了纸质资料的存放空间以及修订打印的工作量,节约了成本4。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保健智能化信息系统的提高,二维码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医疗领域,带给了诸多的人民带来便利,也推动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数字化的发展,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地位。

3.2“以病人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近十年发展起来,鼓励患儿和家长参与护理过程,通过二维码的宣教,患儿及家属共同学习参与手卫生,病房里的3M免洗手液及洗手液的床位使用比用量明显增多,间接反应了患儿家属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增强,有利于患儿健康,促进疾病的恢复,缩短了住院周期,同时也保护了患儿家属自身,提高了患儿住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艳华,晏娟等,开展手卫生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186-188。

〔2〕陆一滨,二维码在医疗设备标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4):140-141.

〔3〕胡建丽,陈燕,周红娣等,二维码在科室仪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58-460.

〔4〕秦航,刘成友,周鑫等。基于移动式二维码常规医疗资产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2):106-10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