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绿水青山 才有美丽乡村
李成金 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昆明 650034
摘要: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从规划逐步走向现实。在这关键时期,环境问题更要高度重视,我们不能忘记发展初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有这样美丽乡村才会在祖国大地到处绽放。
关键词: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发展理念;环境
Abstrac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is gradually moving from planning to reality. In this critical period, environmental issues must be highly valued. We must not forg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hear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nature, it is the idea of Jinshan Yinshan to establish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Only then will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bloom everywhere in the motherland.
Key words: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Beautiful countryside;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1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居住在广大的农村(乡村),要实现全面小康,乡村建设十分重要,他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我们十分高兴的看到,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广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路、电、通迅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大大缩短了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就凸现出来,有的十分严重,比如:农药化肥污染,各种废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各种粪便等,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2广大乡村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污染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综合起来有下面几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大量的工业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廉价工业品充斥着农村各个角落。农村生活产生的包装袋、塑料瓶等现代垃圾日益增多,正在成为威胁农村环境
的重要污染来源。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 8亿吨,主要是塑料废旧制品、棉纺织废旧物、玻璃制品(各种酒瓶)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垃圾处理设施和方法明显落后,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及时处理也至多采取就地填埋的简单方式,人们习惯于在河边、道旁、田间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据相关报道,我国农村每年暴露在野外的生活垃圾约1.2亿吨,致使农村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废水、牲畜粪便没有集中处理,家家户户随便排放。有的地方还没有侧所,还存在房前屋后大小便现象;污染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虽然效率不高,但基本与农业生态环境相适应。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追求土地上更高的产出,开始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使农村土地、土壤、河流乃至整个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农村中,由于农民自主生产、自主管理,使得用药行为散乱,不能协调一致。这就使部分害虫存活了下来并且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消灭害虫,导致农药品种必须不断翻新、使用浓度必须不断加大,如此恶性循环,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大。每年土地上产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有些地区的人们为了省事,将秸秆烧毁在土地里,有的甚至堆放一边任其自由腐烂。近年来反季蔬菜种植被大量推广,农用地膜被大面积使用,一段时期以后,大量废弃的农用地膜在田野随风飞舞。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土地有机肥的施用比重越来越小,长期且大量的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结构性损害。这些问题已成为农村生产、生活中严峻的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城市中相关生产企业的污染处理成本增加,新建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滥提高,城市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落后地区转移,乡镇企业数量骤增。多数乡镇重经济轻环境,在多方面给予外来投资优惠政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监督。很多企业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环境评估,诸如企业布局混乱,乱排放等。曾经流经家门口的小河可以摸鱼、游泳,如今每次从旁走过都是臭气熏天,这种景象不是个案,正给人们敲响警钟。
它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宣传教育属于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筹,而思想是指挥人们所有行为的机构。一种思想的形成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反复接触,通过潜移默化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也如此,需要反复的宣传教育才能形成。在广大农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特别注意教育对象,要分层次、分类,因地致宜、因事利导,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比如对文化层次高的对象就采取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发放学习资料等,而对文化层次低或没有文化的对象就采取污染实地(现场)、实物、实例等进行宣传教育。把乱丢垃圾、乱排放污水、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所作所为做成的恶果给他们看、给他们听;同时,把保护生态的好处举实例给他们看和听,这种正反两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必将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起到极好的效果,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3.2加大投入,修建环境设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主要靠消耗资源,所以环境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环境设施少,环保投入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造成现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治理。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就有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等问题。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根据不当地农村实际,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修建环保设施,处理好农村垃圾、生产生活污水、卫生改厕、道路硬化等环境问题,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3.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加大环保设施建设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大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生产生活得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因监管、资金等原因,乡村公路质量差,缺少统一规划,到处开挖,没有环境影响评价,排水沟不规范,有的根本没有排水沟,一到雨季洪水到处冲,到处塌方,造成山体滑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输变线路、设备安装不规范,相邻两电杆之间距离达上千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加上环保设施缺失,有的地方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地乱倒。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保证工程质量,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增加完善环保设施,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3.4进一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3.5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在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地方的规章制度、条例条令外,应根据农村各村的具体情况制定村规民约,约束村民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按规定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引导村民转变观念,走科学生产,健康生活。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我乡村人人有责的观念,为美丽乡村建设做贡献。
4结束语
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了强大动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乡村美也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要。正因如此,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回顾梳理过去发展之路,扬长避短,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重要理念,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才能建成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著。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