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分化期水分管理浅析

水稻幼穗分化期水分管理浅析

会同县林城镇农业服务中心    王 荣

水是水、肥、气、热四个重要土壤因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它调节着其它三个因素的变化,所以稻田的水分管理对水稻的生长、产量的高低极为密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水稻栽培水分管理中,正确的水分管理技术,使水稻一生的水分、养分、空气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水稻系统内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水稻的高产效益。

    今天我要讲一下“水稻幼穗分化阶段”,也就是水稻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这一特定阶段的水分管理经验。

一、水稻的幼穗分化在水分管理上我把它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也就是幼穗分化1—2期;中期,幼穗分化3—5期;后期,幼穗分化6—8期。

首先我要讲一下,我县近几年农民对水稻栽培的季节习惯。我县位于北纬26°53ˊ,东经109°41ˊ,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沅江中上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分田到户以前,我县水稻播种时间大多在清明节左右,但1981年分田到户以后,水稻播种时间慢慢地独年推后,近几年已推迟到谷雨节前后。这样以140天的中稻品种为例,幼穗分化阶段就到了6月底至7月下旬这段时间。 6月底至7月上中旬这段时期的气温大致是25—34℃,雨天低至23—24℃;7月下旬气温大致在34—37℃,雨天低至25—34℃。这一时期的气温条件和水稻幼穗分化需水特性就是我们指导农民水稻水分管理的指导方针。

那么水稻在什么样的气温条件下生长最好呢?水稻幼穗分化期有什么样的需水特性呢?水稻的最适生长气温条件是25—32℃。所以6月底至7月上中旬是水稻的最适生长季节。7月下旬气温偏高,要求我们适当降低田间温度。

    水稻幼穗分化期的需水特性是:此阶段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缺水不利颖花发育,造成颖花败育,空壳率大量增加,即所谓“禾怕胎里旱”。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大田此时一定要上有一定水层。

二、水稻幼穗分化期水分具体管理措施。

1、前期(1—2期),即6月底 至7月初。持点:气温适宜、水稻对水分

需水量渐小。所以田间水分管理可结合分蘖未期晒好田,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抑制病虫害,促进分蘖成穗,培育大穗,抑制无效分蘖,顺利实现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禾苗抗倒性和抗病性。

2、中期(3—5期),即7月上中旬。特点:气温适宜、水稻对水分需水量大。所以田间水分管理不要断水,只需2—3cm水层即可。要防氧气不足、Fe离子和S离子等有毒物质的积累,要经常换水,最好是灌流水。这一阶段总的要求是有水勤灌、流水排毒增氧。

3、后期(6—8期),即7月下旬。特点:气温偏高,田间蒸发量大,水稻对水分十分敏感。所以田间水分管理不能断水、要加深水层,水层加深到3—4cm即可。同时更要注意增气排毒,特别是气温大于35℃时要加大换水次数,最好是流水排灌。这一时期的流水灌溉比前期更有好处,就是能有效降低田间温度。这一阶段的总要求是“深水壮苞、流水降温换气”。但阴天、雨天气温降低,适宜水稻生长,不必灌深水。因灌深水久了氧气不足,有毒有害物质增多,不宜高产。

总之,水稻栽培对水分的管理方面,我们要掌握天气、各生育阶段的生长特性,做到水、气、肥、温的有机统一,使水稻一生在一个最适的环境中生长,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2018年10月15日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