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

国内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

赵恬静

工作单位:解放军309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快速的老龄化发展阶段,需要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文章结合国内外老年康复护理的现状,根据我国国情分析国内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我国老年康复护理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发展趋势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共问题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功能逐渐退化,慢性病发病率高,多有身体功能受限或残疾的发生2】。据统计,2005年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根据联合国标准预测,到205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适龄人口就要负担约30个老龄人口。面对老龄化人口结构给卫生体系带来的沉重压力,如何发展老年康复护理事业成为重要课题3】。老年康复是改善老年人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4】。因此,老年康复护理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凸显。现将我国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1  老年康复护理概述

1964 年,康复作为专业课程被纳入护理专业,1988 年美国护士协会和康复协会将康复护理定义为“诊断和治疗个人和群体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以获得良好的功能和生活方式5】1993 年康复护理的专业实践被正式提出。目前为止,国外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康复护理体系6】。康复护理可以预防身体残疾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其目标是协助个人或群体恢复或保持最大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7-8】

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加上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体制较差,因此该人群对康复具有极大的需求9】。老年康复护理包含多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提供老年康复护理的机构不仅是医院、社区、养老院,还应包括家庭、社会专业人士,只有多方面重视老年康复护理,才能满足老年康复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健康需求,真正意义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0】

2  国内老年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

2.1 多层次老年康复护理评估体系将被广泛应用  对老年病人的疾病、体能、认知、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评估,是老年医学评估首选方法11】。在德国,需要护理的时间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等情况来作出护理判断;在澳大利亚,老年康复护理评估由专业的老年评估小组来完成,最常用的需要填写老年护理服务申请与审批表;在丹麦,由专门的判定组织来判断是否接受老年康复护理、接受怎样的护理,而访问护士的作用则贯穿于始终12】。我国也将根据国情,建立独立的监督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老年康复护理评估制度13】。大部分国家有强大的私立机构,但政府仍然有相当重要的职责,政府认识到长期护理对于中等收入的老年人是非常昂贵的,并且有必要向贫困人口提供支持14-15】。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国的老年康复护理评估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并将应用到老年护理事业中。

2.2 整合资源,将开展连续康复护理模式  老年人医疗康复保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照护并坚持下去。采取分级的方式进行选择老年康复护理的机构,慢性疾病选择康复机构,非急性疾病由家庭、居家护理机构提供技术性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日间托老机构提供非技术性护理。通过患者与医护人员、社会与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在生活自理、功能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开展持续性的康复指导,实现临床护理的无缝对接,让患者能够享受连贯性、全面性的康复护理,进而降低疾病恶化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6】。在整合资源时,需要医疗机构及其他康复机构的密切合作,提供专业长期的连续性康复护理,真正使患者达到治疗、护理、康复全程服务。

2.3 建立专业居家康复护理团队,注重多学科合作  由于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有限,大部分老年患者并不能享受专业机构康复,主要是回家休养,如果在家不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康复护理,就会错过良好的康复时机,留下后遗症17】。基于这种情况,建立专业的居家康复护理团队就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良好的居家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延迟或恢复其自理能力的丧失,缓解慢性病痛,还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18-20】。居家康复护理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宣教康复知识、饮食指导、个人卫生指导、残损部位的功能锻炼和指导心理护理21-22】。国外居家康复护理系统相对比较完善,服务实施者常由专业的康复护理工作者、临床康复医疗专家、作业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跨学科、多专业的居家康复合作团队组成23-24】。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护理水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2.4 将多层次培养专业老年康复护理人才  国外老年康复护理内容总体上来说可以划分为精神护理、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3部分25】。而我国院校目前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所以在老年康复护理人才培养的方面应该兼顾老年护理学和康复护理学,在护理院校中开设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和老年康复护理学等课程;还可以开设短期培训班,培训家政服务人员、老年护理员、家庭照料者、志愿者等,满足老年康复病人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真正达到康复效果。

3  我国老年康复护理的实践措施

国外老年康复护理体系比较完善,我国相对起步较晚。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老年康复护理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实践措施:拓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新领域,积极开展综合性的老年康复护理;加强医务人员康复知识的培训,积极引进康复医疗和护理技术人员,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康复护理技术水平、良好职业道德和高效管理的团队;完善社区康复设备,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提供安全设施和优化的环境。 

美国一研究将一般的康复护理和加入护士健康宣教的康复护理作了比较,发现在卒中患者规范用药行为上后者明显优于前者26】。瑞典学者也表明,当卒中患者亲属向医师咨询康复方法时遭到了拒绝或模糊的答案,无形中增加了照顾者的负担,会使他们经历类似局外人的感受27】。因而通过多种方法普及老年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比如开展健康讲堂、座谈会、个体咨询等。

综上所述,我国老年康复护理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在老年康复护理中,要真正树立“以老年人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加强老年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康复机构与社区家庭的紧密联系,建立专业的居家康复护理体系,跨学科、多层次的协作,来保证康复质量,预防疾病并发症,防止疾病继续恶化,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利民,白倩文,郭艳红.养老及老年康复护理工作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6(2):108-109.

2】金新政,詹引.老年健康管理综合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1):46-48.

3】王仁元,高巍,俞曹平,等.新医改背景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1323-1326.

4】杜晓霞,刘松怀,宋鲁平,等.老年康复医师的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61-164.

5】Rehabilitation nursing scope of practice;process and outcome criteria for selected diagnoses[J].ANA Publ,1988,(MS-19):ivi,1-48.

6】McCourt AE,Emick-Herring B. The specialty practi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a care curriculum[M]. 3rd ed. Skokie,IL: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undation,1993.

7】Demers L,Desrosiers J,Ska B,et al.Assembling a toolkit to measrre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s[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5,84:

460-472.

8】Barbara Resnick.Restorative care nursing for older radults:a guide

for all care settings[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4:2.

9】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

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2,封3

10】刘祚燕,王凤英,倪碧玉,等.我国老年康复护理发展趋势[J].护理研

究,2017,31(7):772-775.

11】Ghosn M,Nassani N,Ghanem S,et al.Physical performance status are

unable to Identify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requiring a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J].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2015,6:427-432. 

12】王晨明,朱伟明.新医改背景下发展城市老年康复护理事业的思考[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56-158.

13】吴成伟,李国红,陈洪涛.国际老年护理服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

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1):11-14.

14】Nagaya Y,Dawson A.Community-based car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Japan:a review of nuese-led interventions and experiences[J].J Community

Health,2014,39(5):1020-1028. 

15】Meiners MR.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artnership:consideration for

cost-effectiveness[M].Washington:Center for Health Care Strategies,Inc-

orporated,2009.

16】姚远芳,王金燕.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影

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7):187-188.

17】万霞,黄煊,赵晶晶,等.我国老年居家康复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J].上

海护理,2013,13(1):57-60.

18】Ben Salah Frih Z,Fendri Y,Jellad A,et al.Efficacy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a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J].Ann Phys Rehabil Med,2009,

52(6):485-496.

19】Vik K,Nygard L,Lilja M.Encountering staff in the home: three older

adults' experience during six months of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J].

Disabil Rehabil,2009,31(8):619-629.

20】Tousignant M,Desrosiers J,Tourigny A,et al.Costs of a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older adults after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y: a pilot study[J].Arch Gerontol Geriatr,2005,41(1):51-60.

21】文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指导[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

3):1015-1016.

22】潘秀琴,王淑平,张松勤.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康复护理[J].中

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57.

23】Scalvini S,Zanelli E,Comini L,et al. Home-based exercise rehabilit-

ation with telemedicine following cardiac surgery[J].J Telemed Telecare,

2009,15(6):297-301.

24】Wottrich AW,von Koch L,Tham K. The meaning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after acute stro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multipr-

ofessional team[J].Phys Ther,2007,87(6):778-788.

25】闫芳,马春梅.新医改形势下老年护理的发展与管理[J].华北煤炭医学

院学报,011,12(5):21-23.

26】]Nir Z,Weisel-Eichler A.Improv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use

of medication by patients after stroke: evaluation of a nursing intervent-

ion[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6,85(7):582-592.

27】Backstrom B,Sundin K.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 middle-aged close

relative of a person who has suffered a stroke,1 year after discharge

from a rehabilitation clinic: a qualitative study[J].Int J Nurs Stud,

2009,46( 11) :1475-148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