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业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张春梅     李春荣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作业训练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1~20185月收治的66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推拿疗法、高压氧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作业治疗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评分情况评分采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制定的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进行评定,评定内容有视觉追踪,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手抓握能力,操作能力,手眼协调等5个功能区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5个功能区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5个功能区FMF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升高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作业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

[关健词] 作业训练治疗脑瘫精细动作 

作业疗法(OT)是指应用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精神、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残疾以致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1]。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存活下来的具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运动障碍等发育迟缓儿童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这部小儿的治疗,目前主要方式是包含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在内的康复训练[2]。脑瘫患儿常伴有肩关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及手指等不同程度上的上肢功能障碍,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ADL),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3]。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精细运动,精细动作也是我们日常生活都必须使用的。离开了精细动作,日常生活无法保障。作业治疗能促进精细运动的功能,对脑瘫患儿全面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临床上能更好的提高患儿精细动作,这是我们康复工作者应该考虑的的问题。针对以上特点,我科在患儿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作业训练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1月~20185月来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脑瘫患儿66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为0个月~3岁。平均年龄20个月,其中早产儿15例,新生儿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1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例,脑损伤9例,脑发育不良6例,重度窒息4例。诊断均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上制定的诊断标准[4]CT或MRI可见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脑萎缩、脑发育畸形等异常,甚至大脑皮质、皮质下、基底节、中脑和小脑亦可见异常[5]。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32例,20例,女12例,对照组各3422例,女1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类型、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推拿疗法、药物治疗、高压氧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同时配合作业训练治疗。作业治疗师可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适应能力,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任何的训练方法,都以患儿姿势对称为主。由治疗师制定训练方案3个月为―个疗程。训练方法:3个月内患儿给予追视花棱棒、感知花棱棒、左右追视红球,左右追听哑玲,手上摆弄花棱棒等。4~9个月患儿给予两手相触、伸手过中线拿花棱棒、拉绳子、双手合拢、拿小丸、换手传积木、拍手、伸手臂、让患儿俯卧在Bobath球上,肩胛带前伸,伸肘取物、对着镜子抓物等。10个月~12个月给予取木钉、翻书、脱袜子放小丸等。13个月~24个月给予放小丸、搭积木、模仿画竖线等。25个月~36个月给予穿珠子、折纸、拧开瓶盖等。治疗时间为1次/d,30min/次。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难度。平时在家里,教会家长如何指导患儿配合训练,使患儿在家中也能够轻松且愉快地掌握各种各样的作业治疗训练。

1.3康复评定  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制定的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进行评定进行评分,适用于0月~36月岁脑瘫患儿,可以合理判断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分为五个方面,共有45个项目,包抱括视觉追踪,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手抓握能力,操作能力,手眼协调,每项为03分共4个等级。原始满分135分。通过查表可以换算出具有等距特性的精细运动能力分值(FMFM),得分范围在0100分之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治疗前后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效   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χ2     P  

                                                                     

观察组    32   20 (62.50)  10 (31.25)  2 (6.25)  32(93.75 )  4.49   P<0.05 

对照组    34   14(41.17)  10 (29.41)  10 (29.41)  34(70.58) 

         

                                                                      

              

2.2   两组治疗前后FMF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5个功能区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5 个功能区FMF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干顶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0.01)。见表2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MFM评分比效(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观察组     32    63.31±3.07    81.40±3.21       28.03     <0.001

对照组     34    63.25±1.25    71.60±2.32       16.26      <0.001

 t               0.10         15.70

 P              0.91         <0.001

                                                                       

        讨论

脑瘫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据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6]。脑瘫患儿中有很大一部份都存在双上肢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和手精细运动功能障碍[7]。作业训练冶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能够早期进行作业疗法是治疗脑瘫的精细动作康复的关健。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水平和智力发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表现为运动、智力比同龄儿明显落后,姿势异常,四肢肌张力高或且四肢肌张力低,引起患儿抓物迟钝,反应慢,抓物定位不准确、手一眼协调能力差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应用手的活动,接触外界感觉信息的机会明显减少,会进一步影响到患儿认知发育的水平。我们给予作业训练治疗的同时,通过反复训练能够使患儿获得及发展为正常运动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大脑功能,更能有效的控制患儿姿势异常[8]。患儿的异常姿势得到纠正后,精细动作也自然得到提高与改善。运用作业疗法对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治疗,发现作业疗法可著著改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的FMFM[9]。而人体进行大部分的作业治动离不开上肢的配合,尤其是手的使用,而在进行一些精细活动时,双手的灵活性,双手协调性,手―口协调性,手―眼协调性等在日常生活经常踫到的问题。如果患儿作业治疗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给患儿日常生活如:上学、如厕、吃饭、写字、穿衣等带来很大困难

脑瘫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时间漫长且费用高,家长负担大。我们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作业治疗师根据脑瘫患儿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认知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作业训练冶疗。以增大关节运动的范围,增强肌力,改善手部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早日能够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必需的运动。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节省费用,最大程度帮助患儿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必须的能力,使家长对康复师的信任度提高,同时使患儿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通过作业训练治疗使患儿随意地、有目的地、有效地使用上肢和手,有助患儿粗大运动、智力发育、精细运动功能等都得到提高。作业疗法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其感、认知操作能力,培养患儿学习及社会对不同的年龄开段及对事物的认知能的多少选择性地帮助患儿进行有意义的作业活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个5个功能区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5个功能区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5个功能区FMFM评分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0.01)。提示脑瘫患儿在应用各种综合康复的同时,配合作业训练治疗能提高患儿的精细动作。能完成头部的控制,追视灵敏、抓物灵活、注意力集中,认知理解能力提高、手的操作能力变强,作业训练治疗是一种强化手的精细功能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方面也有所提高,部份患儿治疗1个多月后,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3个月后效果更为显著,智力发育商及精细运动功能接近同龄儿,精细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中是紧密相联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作业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精细动作取得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振寰.戴淑凤.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39

 [2] 林年年.穆亚平.郭伶..家庭训练计划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5)509-511.

 [3] 孙瑞雪.汤敬华.刘鹏..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78-179

   [4]何金华.张惠佳.王益梅..针刺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9(28)864-865

   [5]张春梅.瘫痪患儿爬行训练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860-861

[6]王萌.王磊.朱毅.电脑游戏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7)658-661

[7]丁琳.杨桂姣.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6(1)25-27

[8].王晓.综合性康复疗法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280-281

[9].汤敬华.朱琳.徐磊.小组式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201631(1):11-13

基金项目: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百科计20161508)


.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