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曾小卿 李文艳(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 方法 比较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下绩效分配前后1年的无菌物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情况、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团队幸福感。 结果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团队幸福感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团队幸福感,可在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卓越绩效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服务质量 团队幸福感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是以患者为导向,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2],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其高水平的工作质量是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3-4]。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质量,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开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580张,每天手术量30台左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共有11人(含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4,护师3人,护士4人。护士长为护理管理人员,不参与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实施前后2年内科室人员无变动,入科时间均在3年以上,其中N0N1共有4人,N2有3人,N3有3人。
1.2 方法
1.2.1 成立绩效考核小组,确定绩效方案 绩效考核小组由护士长和3位高年资的护士组成,小组成员负责每月科室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在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实施二次分配,计算每位工作人员的绩效系数,算出每个工作人员的绩效。根据工作人员的层级、满意度、工作量、业务水平和获得荣誉5项内容确定绩效分配,前4项权重依次为40%、10%、30%、20%,获得荣誉在前4项绩效得分的基础上直接加分。
1.2.2 绩效考核方法
1.2.2.1 层级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取得的职称、入科年限、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进行消毒供应中心层级划分,工作人员申请考核合格后,可晋升到对应的级别。在同一级别待满3年的工作人员,考核小组对其能力进行再次考核,考核合格,保留该层级,考核不合格者,降至下一层级。技术层级分值与绩效考核挂钩,实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层级分值分别为N0系数0.7;N1系数0.8;N2-1系数0.9;N2-2系数0.95;N3-1系数1.0;N3-2系数1.05。
1.2.2.2 临床科室满意度考核方法 制定《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士长到各临床科室进行满意度调查,由30%以上的临床科室护士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位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项,分值依次为1分、0.8分、0.6分、0分,备注栏可填写需点名表扬和需点名批评的护士。以调查回收的有效票数计算,个人满意度得分=个人满意度的总分值/本人有效票数的总数*100%。如在调查表中出现了点名批评的情况,则该名护士的个人满意度测评得分=个人满意度的总分值/本人有效票数的总数╳100%-10/次,当月满意度得分<60分者,以零分计算。
1.2.2.3 工作量考核方法 根据岗位风险程度和难度等因素由科室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岗位系数,再根据当天复用器械包的种类和数量、岗位数量进行当天个人工作量的核算。
1.2.2.4 业务水平考核方法 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均采取根据考核范围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核的方法。理论考核60分以上、操作考核80分以上及当月未安排考试者,按满分计算;理论考核60分以下、操作考核80分以下者,不得分。
1.2.2.5 获得荣获考核方法 主要包括获得各项比赛的奖项、课题立项、论文发表及承担科室总带教、培训师、通讯员和每月点名表扬最多者等相关项目,根据奖项的份量确定其分值,为直接加分项。
1.2.3 质量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评标准》,包括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及发放、组织管理等内容。当月工作质量得分≥95分者,工作质量以满分计算;当月工作质量得分<95分者,工作质量以实际得分计算。
1.2.4 绩效计算方法 科室平均绩效=科室总绩效/科室绩效总分,个人月实发绩效=科室平均绩效╳[(层级绩效+工作量+满意度+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的得分%+获得荣誉]。
1.2.5 幸福感调查方法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1年,均在取得科室所有成员的知情同意后,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填写纸质调查问卷,以无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维度有薪酬福利、人际关系、职业发展、民主管理4个方面,再细分30项具体问题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测评。每个问题采取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评价。
1.2.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纳入研究的无菌物品总件数为88133,实施后研究总件数为102480,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科室无菌物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无菌物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无菌物品不良事件 |
实施前 |
实施后 |
器械数目不符 |
42 |
10 |
器械种类不符 |
25 |
5 |
清洗质量不合格 |
15 |
3 |
标识与内容物不符 |
22 |
3 |
器械功能不完好 |
8 |
2 |
包内湿包 |
5 |
0 |
合计不良事件总数 |
117(0.13%) |
23(0.02%) |
c2值 |
78.4 |
|
P |
<0.05 |
2.2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
调查项目 |
实施前 |
实施后 |
接打电话及下收下送态度 |
90.3 |
98.7 |
物品清洗质量 |
91.5 |
97.6 |
物品包装质量 |
93.4 |
99.5 |
紧急情况及时供应 |
87.2 |
98.9 |
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 |
86.6 |
97.8 |
下收下送符合感控要求 |
90.8 |
99.7 |
预约物品供应 |
90.4 |
98.6 |
下送物品数量准确 |
90.6 |
99.3 |
满意度总得分 |
90.1±3.5 |
98.7±4.2 |
t值 |
4.97 |
|
P |
<0.05 |
2.3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工作人员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工作人员理论水平比较
各层级考试平均分 |
实施前 |
实施后 |
N0护士 |
67.3 |
81.5 |
N1护士 |
70.8 |
83.3 |
N2护士 |
74.4 |
86.8 |
N3护士 |
86.9 |
92.3 |
平均分 |
74.1±3.6 |
85.7±3.9 |
t值 |
6.91 |
|
P |
<0.05 |
2.4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工作人员幸福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工作人员幸福感比较
调查内容 |
实施前 |
实施后 |
薪酬福利 |
75.6 |
92.6 |
人际关系 |
80.8 |
96.4 |
职业发展 |
76.6 |
94.5 |
民主管理 |
82.9 |
95.3 |
平均分 |
78.8±6.5 |
94.7±7.3 |
t值 |
5.14 |
|
P |
<0.05 |
3 讨论
3.1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的生命线,是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重心,消毒供应中心要进一步想方设法地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5]。卓越绩效管理的实施,结合了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难度、技术含量、风险等,对不同岗位的权重系数进行设定,使得绩效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可以让多劳者多得,让优劳者优得[6]。从表1可见,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无菌物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转变观念是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关键[7],消毒供应中心应当树立“以临床科室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绩效平均分配现象,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模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第一时间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从表2可见,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心脏”,从学校获得的相关专业知识甚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卓越绩效管理方法实施后,加强了相关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督促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从而提高了业务水平,保障了工作质量。
3.4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幸福感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是激发护士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的主要依据。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团队幸福感。
由此可见,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科室管理质量和员工的幸福感,可作为推动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瑞红,谢金霞.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共同护理单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24):4115-4116.
[2] 巩玉秀,冯秀兰,付强,等.WS 310.1-2016.2016:1-8.
[3] 顾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及其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7):12-13.
[4] 杨红雨.分层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方案应用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101-102.
[5] 贾惠娟.心内科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6):88-89.
[6] 孙琼,高宏,李君.绩效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126-129.
[7] 曾秋华,胡国凤.绩效管理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2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