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调查及分析

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温州医科大学 为例 高沉亿 徐敏洁 谢银杰 燕 振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温州,325035

 摘要:当代医学生作为“预备医生”,是实现“中国梦”、为未来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做 贡献的生力军。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坚定与否将关系到今后卓越医师的培养。但是医学学习道 阻且长、现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改革频繁,各方面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导致医学生职业信念 发生动摇,因此如何坚定不移地提高和培养医学生职业信念在当下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生群体为例,采用方便取样法,从医学生的基本特征、医学生的职业信念、 医学生的学医态度、医学生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展开现状调查,探讨如何坚定医学生职业信念 的培育路径,以供各医学院校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信念;培育路径 Study And Analysis of Medicos’Present Occupation Belief Doctors: Taking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GAO Chenyi , XU Minjie , XIE Yinjie,YAN Zhen(Communication author) Abstract:Contemporary medicos are regarded as “probationary doctors ”,they’re the main force to come true “Chinese dream “ and develop Chinese health protection. Whether medicos' occupation belief is firm or not will affect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doctors in the future. But medical learning is long and difficult, nowadays, various factors like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frequent health care reform wil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ead to medicos' occupation belief begin shaking. How to improve and cultivate medicos' occupation belief is important at present. This study takes medicos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e conduct the study around the following aspects: medicos' basic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occupation belief of medicos, current attitude of medicos' medical study and current status of medicos' future plan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n we discussed how to strengthen their occupation belief, for reference by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Medicos; Occupation Belief; Cultivation Method 医学生是“预备医生”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卓越医师培养与医学生时期的职业信念 培育也密不可分,培养和提高其职业信念十分重要[1]。当今社会,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 扎实其医学知识,培养其高尚医德,对今后医学生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学生职业信念的相关研究数量有限,针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调研屈指可 数。了解当前在校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寻找当前医学类院校在专业教育和职业信念教育的 问题及不足,探究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刻不容缓 之事。 1 资料来源与对象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类专业大一至大五学生 562 名,以 问卷形式(纸质问卷+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共有纸质问卷 187 份,网络问卷 375 份,收回 有效问卷 562 份,有效率 93.5%。运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 分析。其中男生 181 名,占总人数 32.21%,女生 381 名,占总人数 67.79%。高年级医学生 202 名,占总人数 35.94%,低年级医学生 360 名,占总人数 64.06%。详见表 1。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表 基本特征 人数/n 百分比/% 性别 男 181 32.21 女 381 67.79 年级 低年级 大一 191 33.99 大二 169 30.07 高年级 大三 163 29.00 大四 32 5.69 大五或研究生 7 1.25 专业 临床医学 278 49.47 眼视光学 17 3.02 口腔医学 12 2.14 精神医学 5 0.89 护理学 33 5.87 药学 22 3.91 影像医学 98 17.44 中医学 25 4.45 麻醉学 11 1.96 检验医学 13 2.31 全科医学 24 4.27 其他 24 4.27 2 结果 2.1 职业信念调查 2.1.1 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 在医学生职业信念动摇的调查研究发现:54.80%(308 人)受访者承认自己曾在学医的 过程中发生过职业信念动摇,45.20%(254 人)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职业信念未发生过动摇, 超过半数受访者曾发生;308 人的受访者中,88.96%(274 人)会在职业信念动摇后会继续 坚持学医,同时,86.69%(267 人)受访者,即大多数人通过自己说服自己,重新寻找动力 来坚定信念。详见表 2。 表 2 医学生职业信念动摇的现状调查 基本特征 人数/n 百分比/% 职业信念是否动 摇 是(请继续回答 11、12 题) 308 54.80 否(请跳过 11、12 题,直接 转到第 13 题) 254 45.20 职业信念动摇后, 是否坚持学医 会 274 88.96 不会 34 11.04 职业信念动摇后, 自己说服自己, 重新寻找动力 267 86.69 如何坚持学习 和老师家人或者 其他同学探讨 83 26.95 其他 19 6.17 2.1.2 学医态度调查 对医学生学医态度的调查研究发现:67.44%(379 人)受访者对所学专业特别有兴趣 或有兴趣,32.56%(183 人)受访者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或无兴趣; 51.96%(292 人)受访 者认为学医很辛苦,但内心喜欢;81.32%(457 人)受访者认为压力非常大或压力较大,仅 仅 1.07% (6 人)受访者认为压力较小或无压力;现在学医的动力中,医学的神圣性为 42.35% (238 人),为了毕业 43.24%(243 人)。详见表 3。 综上所看,医学的神圣性被人所认可,但学业压力大和学习任务重通常会影响着学医 的态度。 表 3 医学生学医态度的现状调查 基本特征 人数/n 百分比/% 专业兴趣 特别有兴趣 76 13.52 有兴趣 303 53.91 一般 167 29.72 无兴趣 16 2.85 专业看法 学医很有自豪感, 医学很神圣 86 15.30 学医很辛苦,但内心喜欢 292 51.96 学医很累,内心有动摇 118 21.00 学医太累了,不想学了 39 6.94 其他 27 4.80 专业压力的认知 压力非常大 144 25.62 压力较大 313 55.69 压力一般 99 17.62 压力较小 4 0.71 无压力 2 0.36 学医的动力(可多 选) 医学的神圣 238 42.35 为了毕业 243 43.24 为了奖学金 146 25.98 没有动力 67 11.92 其他 82 14.59 2.1.3 职业规划情况调查 对医学生学职业规划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和没有明确的规 划的人数相当,分别为 53.74%(302 人)和 46.26%(260 人);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选择 一般的受访者最多,为 57.30%(322 人),选择乐观的受访者其次,为 34.34%(193 人), 选择悲观的受访者为 5.87%(33 人);如果再给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49.29%(277 人)受 访者明确表示会重新选择,19.04%(107 人)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重新选择,31.67%(178 人)受访者表示自己还要考虑一下。详见表 4。 综上看来,对于未来的规划,受访医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前景和职业选择还是比较积极的。 表 4 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调查 基本特征 人数/n 百分比/% 有无明确的职业 规划 有 302 53.74 没有 260 46.26 就业前景的看法 乐观 193 34.34 一般 322 57.30 悲观 33 5.87 不清楚 14 2.49 如果重新选择,是 否仍选择学医 会 277 49.29 不会 107 19.04 我还要考虑一下 178 31.67 2.2 年龄与性别对医学生职业信念动摇的影响 在对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动摇现状的研究中发现,高年级的医学生比低年级的医学生更容 易对学医的信念产生动摇,低年级的医学生同样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动摇学医的信念。这表明 作为“预备医生”的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并不牢固,且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进行而变得不坚 定。同时,不同性别的医学生的学医信念动摇情况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详见表 5、表 6。 表 5 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职业信念现状调查 年级 您学医的信念是否有过动摇 卡方 df 显著水平 高年级 低年级 是 否 11.617 1 0.001 130(110.7) 72(91.3) 178(197.3) 182(162.7) 表 6 不同性别医学生的职业信念现状调查 性别 您学医的信念是否有过动摇 卡方 df 显著水平 男 女 是 否 1.263 1 0.261 93(99.2) 88(81.8) 215(208.8) 166(172.2) 2.3 其他因素对医学生职业动摇的影响 在对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动摇现状的研究中发现,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发生动摇的原因往往 是多种多样的。看待未来将从事的医生职业,52.31%(294 人)受访者认为医生的使命神圣 受尊敬,52.31%(294 人)受访者认为医生的工作辛苦待遇一般,如果加上填写其他的受访 者,48.10%(482 人)更加积极看好医生这个职业,51.90%(520 人)对待医生这个职业更 加消极;医生职业的神圣性和亲人朋友的推荐对职业初心的选择影响很大,分别占 32.03% (180 人)和 36.65%(206 人)。详见表 7。 表 7 其他因素对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影响的现状调查 如何看待医生职 业(可多选) 使命神圣受尊敬 294 52.31 铁饭碗收入可观 178 31.67 工作辛苦待遇一般 294 52.31 伤医频现有风险 220 39.15 其他 16 2.85 报考专业时的初 心 医生职业的神圣性 180 32.03 父母家人朋友推荐 206 36.65 工作稳定待遇好 109 19.40 其他 67 11.92 3 讨论 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不断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而医护人员的职业信念坚定与否将影响卫生事业发展,医学生作为“预备医生”, 其职业信念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期间的职业信念培育有助于未来优秀医生的培养,从而 推动卫生事业更好地发展。通过调查分析显示,308 位受访者(54.8%)曾发生学医信念动 摇,而学医信念发生动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为:专业压力大(81.31%)、消极看待 医生职业(51.90%)、未明确进行职业规划(46.26%)。因此,本研究从医课堂教学、舆论 引导、职业规划三方面出发,对未来医学生职业信念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3.1 改变传统医学教学模式 据调查显示,81.31%的受访医学生感到学医压力大,32.57%的受访医学生对所学专业兴 趣一般或无兴趣,27.94%的受访医学生感觉学医辛苦从而信念发生动摇甚至产生放弃继续学 医想法,但 67.26%的受访医学生认为医学神圣,内心喜欢、有自豪感。因此,减小医学生 的学习压力,提高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感受医学职业神圣感,有助于稳固医学生的学医信 念,从而使其坚定医学生职业信念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医学生对医学专业学习 的兴趣。 3.1.1 提高医学生专业兴趣有助于减小学习压力及职业信念的坚定: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 以记忆为主,内容繁多,医学生学习压力大且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临床的机会极少。基础教材 与临床脱轨、文字晦涩等使得医学学习缺乏实践性、趣味性。枯燥的学习难以培养医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一些老师教学内容的乏味更加削弱了医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非系统式的基 础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加了医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变教学方式,调整为 系统模式学习,更有利于将医学基础的各方面联系成网络,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增加学生接 触临床的机会,有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入 CBL、PBL 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2]。同时,老师上课改变依赖书本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临床经验, 联系医学界最新热点、学科发展方向,融入医学人文关怀,丰富课堂内容之余,增加课堂与 医学生今后发展相关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学习掌握专业课知识。 我校现在也正在尝试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展线上及线下合并教学, PBL 教学,按 人体系统进行教学及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3.1.2 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信念的深化和升华:对医学生的职业信念教育除课 堂教学等显性课程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进行引导, 如本校开展的 “新青年 下乡”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孤寡老人的送温暖志愿服务、为中小学生普及急救知识的 科普活动、为乡村社区居民义诊等。隐性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它通常以一种 渗透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理念、情感、价值观等。隐性课程一旦“内化”和“升 华”, 对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往往是异常巨大而持久的,甚至可能会 影响其一生[4]。 3.1.3 临床实习促进医学生职业信念形成:安排医学生前往临床第一线,采用理论结合实 践的学习模式,亲身接触临床患者,并通过亲自交谈、耐心聆听,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感, 知晓他们的疾苦和愿望,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适当安慰。与患者沟通可以加强学生 对医患关系的了解,强化训练其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了解医务人员的义务和责 任,感受医务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被患者承认的喜悦,这样有利于培养专业意识和敬业 精神[5]。学校开展“医海扬帆”、“医术人生”等课外活动,组织医学生们进入医院体会临 床,通过和临床医生的交谈进一步了解职业现状。 3.2 加强正能量舆论引导 近年来媒体涉医新闻报道事件数量增加无形中营造了一种愈发紧张的医患关系氛围。医 学生职业信念和专业精神培养深受媒体呈现的影响而发生动摇 [6]。媒体的导向作用可导致 医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状况以及医患关系感到悲观,产生迷惘和彷徨,造成一定心理压力[7]。 因此,宣扬正能量医患新闻,加强舆论引导,借助社会大众媒体的力量帮助医学生感受医学 的神圣性,有助于医学生对未来职业保持乐观态度,从而坚定自身职业信念。 3.3 开展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从调查数据可知,46.26%受访者没有明确进行过职业规划,54.8%受访者承认自己曾在 学医的过程中发生过职业信念动摇。而在发生动摇但是坚持学医的医学生中, 86.69%学生 选择通过自己说服自己的方式来坚定信念,26.95%的受访者会向老师、家人和同学寻求帮助。 由此可见,帮助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并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引导学生的作用在医学生 职业信念培养中显得至关重要。 3.3.1 重视学生职业规划与信念引领:对于即将升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中学生,可以借助医 学类高校联合中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在学生报考专业前给予专业指导,使其了解今后所学 医学专业的学习、就业及未来发展等准确情况,在职业信念萌发之时,给予正确引导。而对 于在读的医学生,学校应重视职业信念培育,面向不同阶段的医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信 念教育活动,据调查数据显示,高年级医学生较低年级医学生更易发生学医信念动摇。高年 级学习以专业课为主,学习内容枯燥繁多、考试难度大,这些原因均导致高年级医学生身心 负担大于低年级医学生,从而学医信念更易动摇。 ① 面向低年级医学生:低年级医学生学习时间较高年级医学生充沛,可开展相关课外职业 信念培育活动,例如讲座、职业规划比赛等,帮助其充分了解今后从事职业,尽早进行个人 职业规划,从而坚定自身学医信念。对于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在新生始业教育阶段邀请学校 及附属医院专业负责人对各专业医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新生入学后对即将所学的专业有个 大致的了解,做好学习适应性准备,并通过专业杰出校友事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新生 专业学习热情,例如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的“温医始刻”教育活动,由学长学 姐向新生讲述前辈故事,传授朋辈锦囊,渗透医学人文精神。 ②面向高年级医学生:在专业课中进行融入渗透教育。高年级医学生临床专业课的任课教 师一般是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高级职称人员担任, 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站在临床医 生的角度将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医患纠纷防范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融入到理论教学 中来, 实现“专业”和“人文”相结合的模式[4],从而使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学习变得生动 有趣,既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医学职业信念。对高年级医学生在进行专业教 育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多接触临床、多接触工作实际,感受医学专业的“生命价值”,从 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职业规划,牢固坚守职业信念。 3.3.2 高效思政工作应突出职业信念教育: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哲学及社会科学课教师是 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当前医学类院校的学生职业信 念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工作中亟待加强的重要任务,因此应该加强对以上人员开展专业化的职 业信念课程培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职业信念教育意识,在日常思政工作中、在思政课 程与课程思政的创新改革中,结合医学生特点及问题及时开展渗透式职业信念教育,与专业 教育无缝融合对接,对信念产生动摇的学生进行及时个性化指导,帮助其规划未来职业生涯, 使其在规划中获得信心,从而坚定学医信念。 3.3.3 家校合作共同指引学生专业学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的正确 引导,同样可帮助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坚定。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家校 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学校对家长进行职业信念教育理念及意义普及,家长应与老师一同 了解、关心学生的在校学习及心理状况,在学生遇到学业问题特别是专业学习信念动摇时, 家校共同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能够及时纠正其信念动摇和意志消沉,为其顺利完成专业学 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培松. 自我实现导向下的医学生“中国梦”职业理想教育 [J] . 卫生职业教育,2018, (01):24-25. [4] 崔颖,陈兰,周志伟,纪蕾,杨超,李晓华. 基于“三导向”模式的高年级医学生职业 精神培养的研究 [J] . 中国卫生产业.2018,(11):117-120. [2] 杨新晓,陈殿兵.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 践.2017,(1):68-72. [3] 刘岩,王东侠,路岩,杨晓蕾,李艳霞,张盛林.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中系统整合课程的 重要性 [J] . 现代医药卫生. 2017,(21):3350-3352. [5] 许晶晶,李彬彬,庄蔚然,余晓凡,冯静,陶燃,曹培培,王建军.医学生医患关系认 知现状及其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J] .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01):92-95+99. [6] 张丽娜. 暴力伤医事件视角下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 学.2018,(08):1035-1041. [7] 王雨桐,闫菊娥,黄燕萍,周睿. 医患关系的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 [J]. 科教导刊(下旬).2018,(04):139-14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