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滑县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陶瑞红

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黄芽菜。它是滑县的重要蔬菜,在滑县当地的播种面积与产量约占其它秋播蔬菜面积与产量的一半。栽培方法简单、成本低,又耐贮藏与运输,一季种植供应半年。因此,大白菜生产的丰歉对老百姓的生活及蔬菜供应的好坏都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本人多年栽培经验,现将高产栽培具体技术与方法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如果在适播期种植,根据种植计划、市场需求,生长期长或短的品种都可以种植,当地以种植新乡小包最受欢迎,如果前茬作物收获晚,应选择生长期短的品种,如“丰抗70”

二、适宜播期

根据当地气温,一般在810号自由育苗。育苗过早,大白菜在生长过程中病害严重,植株易衰老,不利贮藏;育苗过晚,后期温度低,大白菜生长缓慢,生长期不足,产量及质量显著降低。

三、精细整地

大白菜地要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否则,易发生病虫害。大白菜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而又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上。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滕地,深翻细耕。在整地的同时,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堆沤有机肥时可按每亩25-50千克掺入磷肥。整平土地,修好排灌系统,做到浇水均匀,排水通畅。除砂土地、盐碱除外,可采用髙垄移栽,起垄要均匀,高矮一致。垄距因品种而异,一般大、中型品种要求60-66厘米,小型品种为50-55厘米。

四、田间管理

(一)育苗

根据多年经验,大白菜育苗移栽比直播,产量高,抗病性好,植株健壮,减少种子用量。如果少量种植,可找一小块空地耕平、浇透水,等水渗透完,均匀撒上种子,深浅一致。上面再蒙1-2厘米深的沙壤土压实。如果大量种植,应用营养锛育苗,这样既可延长前茬作物的生长期,又不缩短大白菜的生长期,并且移栽后成活率高。方法是用湿润的沙壤土装好营养锛,每锛2粒种子。育苗期间均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芽干”。

(二)移栽

当幼苗长至41心时,选择符合品种特性的壮苗,淘汰病弱苗,最好趁多云或阴天下午移栽。按不同品种选择株距,大、中型品种株距42-45厘米,每亩2100-2200株、小型品种株距36-39厘米,每亩2600-2700株。移栽后压实。每一株均浇水,使土壤和苗根充分接触或顺垄轻浇。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第二天早上每株在轻浇一次。

检查苗情,如发现有死株现象,再点水移栽,直至苗全、苗齐、苗匀。

在适耕期浅锄垄背,深锄沟底,疏松土壤。蹲苗期的长短应根据天气、土壤及苗情灵活掌握,一般为10-15天。10-20厘米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4%-16%左右。蹲苗结束时,在幼苗株旁趁浇水或下雨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大白菜苗期追肥应“少食多餐”,一次追肥过多,导致幼苗烧死或叶色浓绿不长.追肥过少,延误了生长期,起不到提苗、促苗壮的作用。过2-3天土壤龟裂前浇第二水,防止根系断裂、

(三)莲座期管理

从幼苗期结荚至全部外叶展开,心叶开始饱和时为莲座期。栽培目标是培育壮苗,促进外叶健壮发育,心叶正常分化,根系发达。控制霜霉病的发展。措施是大白菜进入莲座期后,重施一次发棵肥,以尿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每亩追尿素6.5-8.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左右,硫酸钾5公斤左右。距植株8-10厘米处开沟施入,尽量不要伤根,以免影响根系发育。

施用发棵肥后及时浇水之后,见干见湿浇水,保证百菜生长用水,又保证白菜植株徒长。

在莲座期中期,用0.55-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隔6-7天喷一次,共3次,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叶球净重。

(四)结球期管理

从叶片开始抱合至收获为结球期。栽培目标是:外叶充分发育,猛促心叶生长,防止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蔓延,一高包心质量。措施是:大量浇水追肥,一般每隔6-7天浇水1次,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浇水要注意质量,切不可大水漫灌,以防软腐病发生。在结球前期与中期,追肥2次,尤其在结球初期应大追肥1次,每亩施硫酸铵20-25公斤,中期追化肥10-15公斤。随水追施腐熟人粪尿2-3次,每次每亩施用1000-1200公斤。为防止霜打叶球,便与收获。可于结球中期之末,束叶捆菜。

(五)防治病虫害

大白菜主要病害由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黑腐病、白斑病和干烧心病等。当地常见的病害是软腐病和干烧心病。

软腐病伟病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萎蔫,严重时基部腐烂,瘫倒在地,露出叶球。当根髓部及叶球腐烂时,呈粘稠状,黑腥臭味。它可通过灌水、雨水、肥料和昆虫传播,从植株伤口、裂口侵入、雨水过多,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积水、虫害严重、播种过早或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时发病较重。防治措施是采用髙垄栽培,及时排除积水。施用腐熟肥料,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前拔除病株,并用赛力散石灰1:10进行病穴消毒。发病时可喷用链霉素150-200倍液或用70%敌可松原粉500-1000倍液浇灌病株及周围的健株根部。

干烧心病属生理性缺钙病害。一般症状是外叶正常,剖开球叶可看到部分叶片从叶缘处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发病部位由带状病斑,病健组织界限分明。严重者失去食用价值。发病时期主要在结球期,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改良盐碱土壤,改善水质,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特别要注意浇水均匀。在莲座后期可喷施0.7%氯化钙加50ppm萘乙酸3-5次,叶面补钙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大白菜主要虫害由蚜虫、菜青虫、根珇和小菜蛾等。发现莱岈喷洒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菜青虫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在苗期发现小菜蛾,一定要彻底根治。此虫繁殖快,危害严重,大量的小菜蛾会把苗吃光。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蔬菜布局。尽量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化学药剂可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喷雾。

五、收获与贮藏

当气温降到5℃以下生长量极小,短期的0至零下2度的寒可以恢复,气温降到-2-3℃时,应及时收获。

收获的大白菜,一部分上市供应,另一部分贮藏起来。有堆藏、埋藏、窖藏等多种方法。当地多采用埋藏。具体该方法是:选择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在露地挖深30-40厘米,宽90-120厘米的沟。若准备贮藏,则沟深50-60厘米,宽60-70厘米,沟长不限,以够埋下白菜为准,南北方向延长为宜。当气温下降至零下八度至零下九度时,将晾晒好的白菜去掉黄帮烂叶,将全心菜与半心菜分开入沟,便于分期上市。入沟时菜根向下,菜根挤进,码放好后,在菜上铺一层树叶或玉米秸秆,埋土厚度一致,随气温下降分期上土3-4次。沟深度及埋土深度以当地冻土深度为准,使埋藏白菜的顶部接近于冻土层。一般总覆土厚40-50厘米。埋藏后每隔15-20天检查1次,如发现烂菜,及时处理。此法成本低,简便,节省管理用工,贮藏的白菜淑芬不流失,新鲜、很受百姓欢迎。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