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控制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策略研究

预防与控制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策略研究

邓士琳1,洪霞2, 段练1,陈咸1,郭衍晟1

1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 武汉,430070   2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  深圳 518105

摘要  目的:探讨以校园环境为主要干预场所,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降低肥胖发生率为目标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松岗小学为干预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干预实施1学年后超重/肥胖检出率和儿童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1学年后,(1)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下降,其中,超重检出率从18.0%下降至12.4%,肥胖检出率从9.4%下降至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发生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饮食结构上选择荤素均匀搭配的比例提高。吃水果的频率明显增加。进食的速度明显下降。儿童选择一周之内不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提高。 (3)干预1学年后,儿童休闲性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教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态度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儿童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好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于降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效,且对提高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改善饮食行为均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干预;体力活动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verweight / obesity in urban school-age children

DENG Shi-lin, DUAN Lian, CHEN Xian, GUO Yan-sheng

Department of P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verweight / obesity in urban school-age children Methods: Taking the Song gang primary school in Shenzhen as an intervention school and adopting a cluster sampling method1~2 classes of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in grade 25and the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 obesitythe dietary behavior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children after the 1 school year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 school year of the intervention(1)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f which the rate of overweight decreased from 18.0 % to 12.4%and the rate of obesity was decreased from 9.4% to 5.2% p<0.05. (2)The dietary behavior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proportion of "balance dietary" was increased ; the frequency of fruit eating increased; the speed of eating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eating "fast" and "very fast" was reduced ; the proportion of denying western fast food in one week increased. (3)Children's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y ti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The proportion of physical active (<180min/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school-age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4) children have better cogni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0.05). Conclusion: The strategy of this study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overweight / obesity in school-age children, and it has obvious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mproving dietary behavior.

Keywords: School-age childrenOverweight and obesityStrategy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890005);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2015GA007)

 

 


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儿童肥胖发展速度快于欧美发达国家[1]。且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快的大城市,儿童肥胖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儿童时期肥胖不但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80%肥胖儿童还可延续至成人肥胖,与成年期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及成人期癌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5]。预防和干预儿童肥胖的流行已刻不容缓。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缺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首要原因。因此,促进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城市学龄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松岗小学为干预学校,以校园为主要干预环境,以分级式健康教育为手段,以培养儿童积极的体力活动、健康饮食习惯和合理作息习惯为关键目标。本研究通过分析干预实施1学年后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及儿童体力活动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综合评价干预策略的效果,旨在探讨培养学龄儿童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肥胖发生率的策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松岗小学为干预实施学校,该校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全体教职员工成为分级式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作为观察对象,并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方法  本研究的综合干预策略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

对学生的干预包括:肥胖相关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手册发放;学校广播,健康专栏或者LED滚动条定期宣传健康知识;心理支持;ƒ肥胖风险自评;同伴教育者培训和同伴教育,内容主要是均衡营养和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干预:每天至少步行10000步;每年学校举办1-2次体育嘉年华活动。

对教师的干预包括:

分级培训式健康教育;一级培训由研究团队的主要参与者担任。对象为干预学校的骨干教师(班主任、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卫生教师、校医等)。二级培训:由骨干教师担任,对象为干预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三级培训:由班主任利用班会和家长会,对家长和学生讲解肥胖的危害,及控制体重的意义。

运动干预:保证自身每日运动量不少于10000步,同时监督儿童实现每日10000步的目标;对体育教师的干预:体育课要保证学生实际身体活动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

对家长的干预包括:肥胖相关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手册发放;运动干预:保证自身每日运动量不少于10000步,同时监督儿童实现每日10000步的目标;家长每周与儿童一起进行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一共不少于60分钟。ƒ合理安排与指导儿童膳食。

1.3 干预策略的效果评估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作为观察对象, 分别在干预实施前1周和干预结束后1周内,即20153月和20161月,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等方法收集干预前后的数据,评估干预策略的效果。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1.3.1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   分别于20153月和20161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身高精确至0.1cm, 体重精确至0.1kg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IM=体重(kg/身高2m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6], 将儿童的体重状态划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四类。

 1.3.2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本研究采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CLASS-CChildren’ Leisure Activities Study Survey)问卷中文改良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进行测量[7]。该问卷调查过去一周内日常生活中包括学习和休息期间,各种体力活动(包含走路、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广播体操、踢毽子、跳跃、投掷等常见体育项目)的次数、持续时间、自我感觉以及组织类型;静态生活项目中包含写作业、看电视、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听音乐、艺术制作等。本研究将看电视、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三项合并计算屏幕时间。同时,本研究还调查了家长和教师对儿童体力活动的态度等。

按照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要求[8],本研究将体力活动水平分为两组:体力活跃组和体力不足组。体力活跃的定义是每天60min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天以上,即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180分钟;而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180min定义为体力不足。

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干预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儿童体育锻炼的认知及行为变化情况;

1.3.3 儿童合理膳食的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改变情况等。

1.4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参与干预监测的研究对象共255人,其中男学龄儿童139人(占54.5%);女学龄儿童116人(占45.5%)。年龄711岁之间,平均年龄10.2±0.1岁。

2.2干预1学年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的改变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发生了改变。从干预前27.4%下降至17.6%,其中,超重检出率从干预前18.0%下降至12.4%,肥胖检出率从干预前9.4%下降至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1 干预前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n=255

 

低体重(n/%

正常(n/%

超重(n/%

肥胖(n/%

干预前

249.4%

16163.1%

4618.0%

   249.4%

干预后

207.6%

19074.8%

3212.4%

13(5.2%)

   c2=8.505p=0.037

2.3 干预1学年后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儿童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469.31±345.89 min vs 563.10±345.88minP=0.005)。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3)。尤其是每周体力活动时间≥300min的比例明显增加(P=0.029)。见表2。但干预前后屏幕时间差异无显著性,7.00±50419 vs 6.13±5.838, P=0.085

2 干预前后儿童体力活动比较

 

<180 min

180 min

300 min

合计

 

N%

N%

N%

N%

干预前

4517.9

5420.7

15661.4

255

干预后

3112.1

3915.3

18572.6

255

c2=7.080p=0.029

2.4干预1学年后学龄儿童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儿童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行为有了较好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认为很难找到时间来安排体育活动的比例下降。一周最少参加3次体育活动的比例上升。认为参加有规律体育活动会感到精力充沛比例上升。同学看到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会尴尬的的比例下降。认为体育活动会占用太多时间的比例由下降。认为体育活动很有趣的比例上升。见表3

3 干预前后学龄儿童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行为n=255

项  目

干预

不赞同(n/%

赞同(n/%

非常赞(n/%

c2

P

很难找到时间来安排体育活动

干预前

15761.6%

3814.9%

6023.5%

35.375

0.000

干预后

20682.7%

2811.3%

156.0%

一周最少能进行三次体育活动

干预前

114.4%

4216.7%

19878.9%

11.535

0.003

干预后

176.8%

176.8%

21586.3%

参加规律的体力活动感到精力充沛

干预前

23692.9%

114.3%

72.8%

324.262

0.000

干预后

3212.9%

9839.4%

11947.8%

别的同学看到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会尴尬

干预前

20480.3%

2811%

228.7%

9.400

0.009

干预后

21285.1%

3112.4%

62.4%

体育活动占用了太多时间

干预前

18070.9%

5521.7%)

197.5%

6.106

0.047

干预后

20080.3%

3714.9%

124.8%

体育活动很有趣

干预前

83.1%

16063%

8633.9%

57.832

0.000

干预后

208%

7329.3%

15662.7%

2.5干预前后教师和家长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态度改变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教师对儿童进行体力活动的态度发生改变,经常鼓励儿童进行体力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00)。见表4但家长对儿童进行体力活动的态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471)。

4 干预前后教师鼓励儿童进行体力活动情况n=255

 

经常(n/%

偶尔(n/%

从不(n/%

干预前

7(2.75%)

42(16.47%)

206(80.78%)

干预后

22(8.63%)

106(41.57%)

121(47.45%)

c2=57.466p=0.000

2.6干预前后学龄儿童饮食行为的改变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学龄儿童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发生了变化。干预后,选择荤素均匀搭配的比例提高,而选择多肉少菜的比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6)。在干预前,儿童的进食速度选择非常快很快的比率高达900%,干预后大部分儿童的进食速度都有所下降,选择非常快很快的比例降低至27.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

    干预实施1学年后,儿童吃水果的频率明显增加。选择每天都吃水果的比例从干预前的18.6%提高到50.0%,而选择基本不吃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7%下降至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

    此外,干预前后,儿童选择吃西式快餐的比例发生了改变,选择一周之内不吃快餐的比例从干预前64.3%提高到9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见表。

5 干预前后学龄儿童饮食行为统计n=255

 

选项

干预前(n/%

干预后(n/%

c2

P

饮食结构

多肉少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