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专业《针灸学》教学体会
关键词:针灸学 藏医专业 教学 体会
为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藏医专业开设了《针灸学》。因其临床实用性强,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此,我结合近几年来实际教学工作,针对藏医专业《针灸学》课程的教学,做一探讨。
1. 方法灵活,突出实用
藏医专业开设《针灸学》课程是一种尝试。由于其知识结构不同于中医专业学生,所以针灸教学的备课、授课方法要随之应变,经络腧穴部分的内容重点落在了临床常用腧穴的讲解,尤其是对症治疗有很好疗效的腧穴进行总结,或横向联系突破归经进行腧穴性归纳,而经络循行仅作了解提及。针灸治疗部分选择能体现对针灸疗效特别明显的病证,比如中风引起偏瘫,急性胃痉挛引起胃痛等。如此讲解,藏医专业学生容易理解。
2. 加强示范操作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为主,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大量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时间很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简单抽象记忆,到临床实习时动手能力差,而且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课堂上先讲解教材上内容,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印象,便于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练习的过程包含着运用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活动,合理练习,具有发展学生智慧能力,操作能力或体能的作用。
笔者一是充分根据结合实际,采用“以人体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法,进行点穴示范,并将经络腧穴与解剖学、中医基础学等内容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经络腧穴变得具体实在,二是组织学生以3-4人为一组,进行取穴练习,加强学生对腧穴定位、穴性的认识,熟练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三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互点穴练习。四是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再示范,纠正错误,使学生能较好掌握穴性及准确的取穴技巧。
3. 激发情趣,引导入门
讲故事,提高兴趣,是上好《针灸学》第一堂的关键,藏医专业学生,由于学时少,理论抽象,很多学生学的朦朦胧胧,一知半解,又因其独特理论体系与藏医格格不入而难以引起众多藏医学生兴趣,因此,学习针灸仍然处于一种茫茫然状态,不知学完针灸后有何用途,疗效如何,对此,找真实故事讲给学生听,可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针灸兴趣,产生学习愿望,消除疑虑念头。
4. 提升学生学习针灸的自信心
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针具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在纸垫、棉包等物品上进行针刺练习,其次在自己身上试针,最后学生之间相互针刺练习。在人体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消毒及注意预防针刺意外,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大大增强学生操作信心。
5.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对中医针灸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手段,具有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是针灸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不少院校根据教学和临床需要,录制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视频,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经络腧穴和常见病针灸治疗的教学视频,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现场讲解、指导和示范。通过集声音、图形、经络、腧穴于一体的直观教学,加强学生对针灸的感性认识,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藏医专业《针灸学》课程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备课、授课方法,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