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反复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ntinu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recurrent heart failure
刘惠玲 王蕊菊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730000
HuiLing,Liu RuiJu,Wang The Second People Hospetial of Gan Su Province 7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反复心衰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并反复心衰患者 56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出院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家庭照护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观察组在扩张型心肌病并慢性心衰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家庭照护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其他慢性疾病的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 延续性护理 扩张性心肌病 心衰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ntinuous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repeated heart failure.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repeated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ntinuation nursing based on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ree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on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family care. Results Three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family care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ntinuation nursing have good nursing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heart failure.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of other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 Mental care Continuing car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eart failure
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是一组以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纤维化、心脏进行性扩大为特征的疾病。心室结构的改变,致使患者易并发严重的心力衰竭和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等症状,死亡率较高[1],且易反复出现。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病情发展缓慢可达数10 年,初期可伴有呼吸急促和全身乏力等症状,晚期可能出现胸肺部积液并导致心律失常或死亡,患者需终身用药治疗,否则疾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反复的心衰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带来的经济负担、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护理的要求均对其预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尤为重要[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老年病科接受诊治的扩心病反复心衰患者进行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并反复心衰患者 56 例,纳入标准: ① 纳入患者的诊断参照国际WHO或国内公认的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② 均80岁以下; ③ 理解能力正常,能自行回答问题,完成焦虑自评量表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和 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④ 未合并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 ⑤ 均为反复发病,治疗后可病情稳定出院的患者。排除标准: ① 有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 ② 合并有恶性肿瘤; ③ 排除有精神障碍历史或目前也符合精神障碍 ( 包括适应障碍) 的患者;④ 老年性痴呆,存在认知障碍、定向障碍等影响心理状态评估的因素。收治时间为 2013 年 2月至 2017 年7 月期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 28 例为观察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20 例为男性患者,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 40~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4±1.33)岁,心功能分级:19例Ⅲ级,9例Ⅳ级;对照组;18例为男性患者,10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 41~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01±1.34)岁。心功能分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入院指导,介绍疾病的护理注意事项等,依据心功能限制的程度制定符合运动耐量的活动时间、合理安排休息时间,Ⅱ、Ⅲ度心衰患者,应每日卧床休息,采用半卧位,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从而避免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2)饮食护理:遵照医嘱实施低盐低脂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采用少量多餐方式。(3)用药护理:由于患者对洋地黄、改善心肌代谢、利尿剂、扩血管等药物后会出现耐受性不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详细记录患者每日出入量,密切注意患者的心律和心率变化,若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
1.2.2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护理和延续性护理。
(1)心理护理:请患者自评 SAS 和 SDS,由医生按照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 版 (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ICD -10)[3]标准做出临床心理诊断。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SAS 和 SDS后,并充分了解患者背景资料、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在每日晨9时及晚6时在病房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指导患者服药,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由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反复心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长期治疗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患者易产生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存的情况,对疾病治疗丧失信心,增加心脏负荷,也易导致心律失常情况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深入交流,给予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反复介绍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的相关知识,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加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认知,住院期间在医院定期开展扩张型心肌病并反复心衰健康知识座谈会,以健康知识为导向,从而加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促使患者树立康。
(2)延续性护理: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本人及2名专职护士组成,3人均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具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丰富经验。
干预内容: 出院前再次评估SAS 和 SDS,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心衰等级评估、实验室检查指标、日常陪护及家庭环境状况、医疗保险情况、患者生活行为习惯等,总结服用药物的种类、时间、疗程,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定期需要监测的临床指标,将以上项目归类,设计成统一的表格,并形成健康管理档案。出院时发放医患联系卡,内有主管医生、护士长、科室的联系电话。出院后通过定期入户访问、电话随访、微信互动、QQ互动、邮件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随访,提供心肌病及慢性心衰的防治知识。
延续性照护:①信息延续:定期随访患者用药情况、疾病病情变化、复查的各项检查结果、后续治疗计划建议、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心理状况的评估。
②管理的延续:扩心病患者并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管理的延续主要目标包括:让患者充分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认识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症状和体征改变的意义,以及出现突发情况需要采取的合理的应对措施;持续调整在住院期间制订的治疗护理方案使之最优化;鼓励并支持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疾病的自我护理中;护士作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3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用( x珋± s) 表
示,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计量非正态资料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检验水准 α=0.05,以 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1 延续性照护治疗前后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护我能力比较
组别 |
药品知识 |
饮食 |
定期随诊 |
运动 |
自我护理技能 |
疾病知识 |
自我管理 |
对照组(n=28) |
1.32±0.36 |
1.48±0.36 |
2.11±0.42 |
1.30±0.55 |
23.66±6.62 |
1.28±0.26 |
1.71±0.67 |
观察组(n=28) |
2.87±0.31 |
3.02±0.33 |
3.42±0.73 |
3.12±0.36 |
27.15±5.09 |
3.62±0.57 |
3.51±0.45 |
2 组比较,P < 0.05。
2.2 2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比较[n(%)]
组别 |
预后 |
生活质量 |
|||
心功能2-3级 |
恶性心律失常 |
心肌梗塞 |
猝死 |
||
对照组(n=28) |
6(21.4) |
2(7.1) |
2(7.1) |
1(3.5) |
18(64.2) |
观察组(n=28) |
2(7.1) |
0 |
0 |
0 |
26(92.8) |
2 组比较,P < 0.05
2.3心理护理及延续性指导前后比较
变量 |
护理前 |
护理后 |
P值 |
SDS评分 |
42.62±5.36 |
39.02±5.56 |
<0.001 |
SAS评分 |
38.12±6.33 |
33.48±5.23 |
<0.001 |
总生活质量 |
3.56±0.92 |
3.66±0.58 |
<0.001 |
总健康状况 |
1.82±0.68 |
2.68±0.58 |
<0.001 |
家庭环境领域 |
14.86±2.28 |
14.67±1.87 |
<0.001 |
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共对 56位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及随访,其中合并抑郁者42 例,合并焦虑者38 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6±0.5)周。在进行心理护理延续性照护后,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 SDS 评分和 SAS 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2.4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 n |
两组依从性比较 |
||||||||||||||||
饮食依从性 |
按时服药依从性 |
运动依从性 |
定期复诊依从性 |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率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率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率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率 |
||
对照组 |
28 |
12 |
8 |
8 |
71.42 |
12 |
9 |
7 |
75.00 |
6 |
4 |
18 |
35.71 |
14 |
6 |
8 |
71.42 |
研究组 |
28 |
22 |
4 |
2 |
92.85 |
23 |
5 |
0 |
100.0 |
16 |
8 |
4 |
85.71 |
26 |
2 |
0 |
100.0 |
X2 |
- |
|
|
|
6.267 |
|
|
|
6.652 |
|
|
|
5.068 |
|
|
|
4.628 |
P |
- |
|
|
|
<0.05 |
|
|
|
<0.05 |
|
|
|
<0.05 |
|
|
|
<0.05 |
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饮食、服药、运动及定期复诊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发展的病理特征是心肌重塑.心肌重塑成因于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作用,而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等.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增加以及心室形状改变(心腔扩大)[4].而且随着病情进展,慢性心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死亡率高且治疗复杂、并发症多,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也降低其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由于自我护理能力与意识不足,遇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对其身心健康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5]。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并将住院护理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使患者出院后也能最大限度得到持续卫生保健,保证其能有效应对出院后遇到的健康问题,避免因病情恶化而再次入院[4]。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护理中的不足,从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及病情等方面进行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照顾,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消极的心理情绪,从而使患者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在患者的长期治疗及护理中显得极其重要,不仅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取得慢病管理的好的效果[6]。
此研究表明,经过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在扩张型心肌病并慢性心衰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家庭照护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