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一例

一、文章题名: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一例

2、陈晓婷: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邮编:31000;协助指导论文写作。

二、创新性介绍:此文以作者导师一门诊病人为例分析中医药治癌优势,该患者为新发晚期胰腺癌伴多发转移,在接受中医药治疗之前,未接受放疗、化疗、手术等其他治疗,能够排除其他治疗作用的干扰,从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体现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优势所在。

三、利益声明:此文章无影响其科学性与可信度的经济利益冲突。

四、基金资助信息:无。

 


 

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一例

吴雪君1,应栩华2*, 陈晓婷1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优势。方法:以未接受其他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为例分析,经辨证论治,动态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探索胰腺癌的核心病机,明确治法和方药,将中医药对胰腺癌的诊治提高到有证可循,有理可依的层面上。结果:胰腺癌的发生机理是由于脾气的亏虚,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出现细胞恶变,癌毒淤积。结论:胰腺癌的核心病机在于虚实夹杂,湿热蕴结,癌毒瘀阻。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固护正气要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正气若存,可防止癌毒进一步侵袭进展。所以中医药治疗胰腺癌能达到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缓解症状、提好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关键词:胰腺癌;中医药;优势

1、病例介绍

初诊日期:20171016日。俞某某,女性,60岁。因“反复脘腹不适3年余,加重3天”来我师应栩华主任中医师门诊就诊。现病史:患者因反复脘腹不适3年余,外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恶性肿瘤伴转移,患者拒绝行胰腺占位穿刺、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今为求中药治疗,来应栩华主任中医师门诊。门诊见患者腹部胀痛,精神紧张,纳可,大便偏烂,舌胖,舌色偏暗,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无殊

辅助检查:上腹部+盆腔增强CT示:胰尾部占位,胰腺癌可能,邻近脾静脉受累考虑,肝内多发转移可能;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转移。

专科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诊断:

中医诊断:癥积( 脾虚湿蕴,癌毒瘀阻证

西医诊断:胰腺癌晚期伴肝内、后腹膜淋巴结转移

辩证分析:患者胰腺肿块,刻下见腹部胀痛,精神紧张,大便偏烂,舌胖,舌色偏暗,苔薄白,脉细为主证。中医辨病为癥积,辨证为脾虚湿蕴,癌毒瘀阻证。患者素喜肥甘,日久化湿,以致脾气虚,肝气郁结,气结瘀阻而成肿块;疾病日久,癌毒留滞于脏腑,故腹部胀痛。精神紧张,大便偏烂,舌胖,舌色偏暗,苔薄白,脉细是脾虚肝郁,湿蕴瘀阻之象,本病病位在中焦,涉及肝脾,为虚实夹杂之证,预后差。

治法:健脾益气,破血散结,行气止痛,清热抗癌。

方药:黄芪30g 太子参15g 薏米仁30g 炒白术12g 玫瑰花6g 香茶菜30g 肿节风12g 夏枯草15g 生牡蛎30g 蛇舌草30g 莪术15g 仙鹤草30g 半枝莲30g 虎杖15g 藤梨根30g 绞股蓝30g 蛇六谷15g 淮山药15g 炒白芍15g 炙甘草6g

7剂。

方析:

患者病情虚实夹杂,一般情况尚可,属邪实而正气尚存,此时因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以太子参、黄芪、白术、仙鹤草等固护正气;以香茶菜、生牡蛎、夏枯草、莪术、蛇六古等软坚散结;以虎杖、藤梨根、蛇舌草等清热抗癌;以莪术、肿节风、白芍等行气止痛;患者精神紧张,故以玫瑰花等疏肝解郁之药改善情绪。

复诊:20171023

发现胰腺占位1月,腹痛略减,右下腹仍有隐痛,舌胖,舌色偏暗,苔薄白,脉细。

患者腹痛较前好转,说明药已中病,为进一步缓解患者腹痛,而用蜈蚣以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标本共治。

此后患者每2周复诊一次,在上方基础上加减,腹胀腹痛等情况逐渐好转,现患者病情尚稳定,患者口服中药的同时并未采取其他治疗方式,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讨论:

胰腺癌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胰腺癌以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等治疗手段综合治疗。但因胰腺位置较隐匿,早期胰腺癌患者无特异症状,临床确诊时不少患者已属中晚期,侵犯周围脏器和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1]。即使可行手术切除,术后仍存在极高复发、转移几率。放化疗的效果不理想,治疗时会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生存期难以延长、生存质量难以提高。对于局限性、无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10个月,有转移者生存期仅3-6个月[2],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现代中医认为胰腺癌在中医古书上属“脘痛”“积聚”“伏梁”等病。其病因病机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但在辩证分型与治则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3]。以本病案为例,应师认为胰腺癌的核心病机在“虚实夹杂,脾虚湿蕴,癌毒瘀阻”,治以健脾益气,破血散结,行气止痛,清热抗癌。患者就诊时,应师仔细询问病史、辩证分析,用药以黄芪、太子参、薏苡仁、炒白术、淮山药等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香茶菜、肿节风、藤梨根、虎杖、半枝莲、绞股蓝共起清热解毒之效;影像学提示腹中包块,遂以香茶菜、生牡蛎、夏枯草、莪术、蛇六古等软坚、散结、破血、消肿;面对死亡威胁,患者神情焦虑,以玫瑰花、炒白芍等疏肝理气,辅助调节情绪。在中医理论支持下,应师辨证用药切病,再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蜈蚣、干蟾皮、仙鹤草、半枝莲、肿节风、蛇舌草、蛇六古、绞股蓝、藤梨根等均有抗肿瘤之效。纵观患者整个病程,腹胀、腹痛、纳差、大便欠实等问题经应师辨证施治,都得到了改善。患者目前虽病灶难除,但是生存时间延长且生活质量良好。

本病案仅是个案,难以提供大样本的研究数据来支持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但是却能给我们一些医路启发:医者治病,不仅要以“病”为本,更要以“人”为本,特别是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西医的手术、放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在杀瘤减瘤、控制病情方面得天独厚,但都具有“攻击性”,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辅助治疗就体现出优势来,比如在术后可促进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放化疗、靶向治疗期间可减毒增效;晚期带瘤期间可稳定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在术后、放化疗后可改善体质、预防复发转移。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是值得被发展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刘秀芳,尚培中,李凤玉,..益气活血中药对中晚期胰腺癌放化疗疗效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2014,33(1):5-8.

[2]范忠泽,梁 芳,李 琦,.晚期胰腺癌的中医药诊疗现状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79-681

[3]王丽娟,路军章.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961-96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