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在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HoLEP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尚晓霞 苗桂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HoLEP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住我科行HoLEP术的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低血糖、术后膀胱痉挛、腹胀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快速康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类新型激光手术,其较传统TUR-P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及膀胱冲洗液的吸收量,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主要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脑、心、肾等一种以上重要脏器合并症且前列腺重量>80g[1],此类患者由于年龄大、机体代偿能力差、合并疾病多,虽施行HoLEP术式,围手术期仍易发生出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且因患病部位较为隐私,患者常伴随自卑、焦虑等负性心理,导致疾病康复缓慢。快速康复理念是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来降低术后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3],为探讨其在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我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108例患者实施干预并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科行HoLEP术的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②术前均经直肠指检、 B 超、PSA等检查确诊为重度前列腺增生;③至少具有脑、心、肾等一种以上重要脏器合并症;④无手术相关禁忌症。排除标准:①合并尿道狭窄;②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③肢体残疾或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年龄71~85岁,平均(76.62±5.51)岁,平均前列腺重量(77.74±16.68)g,合并症:高血压48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4例,梗阻性肾功能不全3例,陈旧性脑梗塞4例。对照组年龄72~83岁,平均(74.53±3.37)岁,平均前列腺重量(76.91±14.35)g,合并症:高血压45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10例,梗阻性肾功能不全5例,心律失常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 实施标准化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遵医嘱对基础合并症给予治疗和护理。术前一日行术前宣教,指导患者术前12h禁食、8h禁饮,术前晚实施1次灌肠。手术当日患者取平卧位,次日可半卧位,卧床行持续膀胱冲洗期间,当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疼痛时遵医嘱按需应用镇痛药物,停止冲洗后责任护士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指导患者禁饮、禁食至肛门排气后再逐渐由流食过渡至普食,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营养支持,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进行缩肛锻炼。
2.2观察组 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
2.2.1组建病房快速康复护理团队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责任护士组成,其中包括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制订快速康复护理实施流程和内容,明确职责分工。
2.2.2健康宣教 责任护士在常规入院宣教的基础上详细讲解科室“前列腺增生快速康复手册”,使患者全面掌握前列腺增生症及HoLEP手术相关信息,了解围手术期高风险指标监控、术前功能锻炼、营养管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疼痛控制等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意义,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辅导及咨询,减轻患者焦虑。
2.2.3手术风险筛查 患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根据既往病史及现存情况主动进行手术风险筛查,填写风险评估表并建立患者个人风险档案,主动监控围手术期高风险指标,采取防范措施并指导规范化功能锻炼,内容包括:围手术期心率、血压、血糖、尿量监控;DVT高风险者给予下肢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压力充气装置;压疮高风险者在骨突处粘贴水胶体敷料或使用气垫床;心、肾功能不全者严格限制液体输注量并采用输液泵恒速输液;术前指导戒烟和进行规范化呼吸功能锻炼;进行散步等适度有氧运动;教会正确缩肛锻炼方法等。
2.2.4营养管理及肠道准备 入院当天责任护士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患者实施营养筛查,对总评分≥3分的患者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术前3天 Tid口服乳果糖溶液15ml/次,术前1日晚给予甘油栓110ml纳肛清洁肠道,并指导患者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2h禁食透明液体。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根据情况选择嚼口香糖或做单纯咀嚼动作以刺激胃肠蠕动,至少3次/天,10~15min/次。责任护士于术后4h再次对患者实施营养筛查,根据评分选择经口进食或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所需能量,一般于术后6h开始Q4h进食清流质或口服肠内营养制剂50ml/次,如无恶心、呕吐及腹胀,次日改进半流质并继续Tid口服乳果糖溶液15ml/次,促进排气排便。
2.2.5卧位及活动 手术当日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即可取半卧位,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制定活动计划,量化活动目标并督促患者完成。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完成翻身、抬臀、踝关节运动等主动活动目标,停止冲洗后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完成每日量化活动目标直至自理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拔除尿管前督促患者进行缩肛锻炼,并定时夹毕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2.2.6疼痛管理 责任护士于术前教会患者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结合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自评及自主应对膀胱痉挛疼痛的方法,做好疼痛相关知识宣教。术后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采取责任护士评估与患者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疼痛评估流程。术后留置硅胶三腔大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止血,保持管路通畅并给予妥善固定,保持病室温度24~26℃,加温持续膀胱冲洗液至35℃左右使用,并采取患者自控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等,在麻醉药效消退前主动辅以非甾体类镇痛药等多模式镇痛方法,及时应对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保证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始终低于3分。
2.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术前低血糖、术后膀胱痉挛、腹胀、继发出血、尿路感染、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即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即有效性指标。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
n |
术前低血糖 |
膀胱痉挛 |
腹胀 |
继发出血 |
尿路感染 |
肺感染 |
下肢深静脉血栓 |
|||||||
例 |
% |
例 |
% |
例 |
% |
例 |
% |
例 |
% |
例 |
% |
例 |
% |
||
观察组 |
54 |
0 |
0.00 |
2 |
6.67 |
2 |
6.67 |
1 |
3.33 |
0 |
0.00 |
0 |
0.00 |
0 |
0.00 |
对照组 |
54 |
2 |
6.67 |
6 |
20.00 |
5 |
16.67 |
3 |
10.00 |
2 |
6.67 |
2 |
6.67 |
0 |
0.00 |
3.2两组患者有效性指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有效性指标情况比较(±s)
项目 |
观察组(n=54) |
对照组(n=54) |
t值 |
P值 |
首次排气时间(h) |
21.370±1.458 |
30.680±4.569 |
20.822 |
0.000 |
留置尿管时间(h) |
3.690±0.850 |
5.038±0.775 |
21.964 |
0.000 |
术后住院时间(d) |
5.610±1.047 |
8.561±1.452 |
12.310 |
0.000 |
4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低血糖,术后膀胱痉挛、腹胀、继发出血、尿路感染、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1有研究显示,术前宣教可以改变患者的住院时间[4]。观察组术前为患者详细讲解“快速康复手册”,明确康复目标及出院标准,反复强调患者自身在快速康复方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个体化心理辅导及咨询,减轻患者焦虑等负性心理,更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术后康复及早期出院计划,缩短住院时间。
4.2术前肠道准备及禁食禁饮时间可直接影响术后肠功能的恢复。研究显示[5],机械性肠道准备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对高龄患者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则会引起患者饥饿、烦躁、脱水和低血糖,加重手术应激反应,加之以往患者需等待肛门排气后才能进食,术后大量补液易引起全身及肠道组织水肿及腹胀。观察组不实施机械性灌肠,术前6h禁食2h禁饮,鼓励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补充营养,更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并且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患者实施营养筛查,可以更精确的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4.3术后有效镇痛可减少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HoLEP术后疼痛主要由膀胱痉挛引起,而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较普通患者更易导致继发出血,二者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6],患者过度紧张、血块堵塞冲洗管、膀胱冲洗速度或冲洗液温度不适宜、气囊对膀胱的刺激等是膀胱痉挛发生的高危因素。观察组患者通过术前宣教已掌握自主应对膀胱痉挛疼痛的方法,且在术后留置硅胶大气囊尿管并加温冲洗液至35℃左右使用,避免了紧张和不良刺激,提高了舒适度,有效减少了继发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发生。且观察组术后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将以往“按需给药”改为提前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干预,选用非甾体类镇痛药,避免了阿片类镇痛剂可能引起的低血压、恶心呕吐、肠梗阻等副作用[7],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
4.4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大、机体代偿能力差、合并疾病多,做好围手术期风险筛查同样至关重要。观察组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评估、监控手术风险指标,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强调术后早期活动也是快速康复护理的重要环节,观察组术后鼓励早期离床活动,并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制定活动计划,量化活动目标,更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肺感染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本研究证实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HoLEP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以往相比,护理方面我们更加注重患者的围手术期评估和康复,最为核心的工作是咨询教育、营养管理、疼痛评估和康复指导,但在应用中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华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进展[J].临床医学,2014,34(12):119-121.
[2]丁明霞,郭曦,王剑松.钬激光技术在治疗BPH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5,7(1):1-4.
[3]张敏,吕小芹,周希环.ERAS理念结合随访制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84-85.
[4]李印.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策略与展望[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9):965-970.
[5]黄颖,石泽亚,秦莉花,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0):73-77.
[6]韩桂英.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等离子剜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2):325.
[7]杨志敏,段少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7,25(6):53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