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办事处耕地征用流转调查报告

龙泉街道办事处耕地征用流转调查报告

王国宏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易门  651100

摘要:对龙泉街道耕地征用、流转进行调查,同时对流转耕地用途和存在问题作了调研和分析,引导和规范耕地流转,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耕地流转 产业发展

龙泉街道位于易门县中部,国土面积262.1平方公里,2016年末耕面积法定统计数据为22647亩。土地流转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将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推进街道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新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耕地流转机制,掌握耕地征用、流转现状,为耕地下一步开发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因耕地征占用的不可逆转性,此次调研主要以耕地流转为主。

1 耕地征用流转情况

1.1 近三年土地征用情况:统计年鉴为2014年末耕地面积24448亩,2016年末22647亩,减少1801亩。调查到2017年11月实际征占用5492.12亩主要用于武易高速公路、工业园区及其他建设用地。

1.2 耕地流转情况:2017年11月调查耕地流转面积5899亩,用于农业用地流转4250亩,主要是大户承包种植蚕豆、蔬菜、花卉、药材。绿化造林租用1599亩,其中公路绿化种植杨树816亩、大龙口径流区绿化种植旱冬瓜660亩、龙泉河绿化110亩、坟山遮挡绿化种植柏树13亩。

2 结论

2.1 以2014年末耕地面积为基数,到2017年末,龙泉街道理论耕地面积为18976亩,减绿化造林租用1599亩剩17377亩。易政发(2017)25号文件下达龙泉街道大春农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面积29800亩,不符合龙泉耕地现状,建议结合实际作相应调减。

2.2 耕地流转面积5889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31%,除绿化、花卉和药材种植外,其他为季节性租用流转,调查结论以2017年11月实际流转数据为准,但从常年来看,结合大春烤烟大户承包种植,流转面积应该符合全年实际。

2.3 据调查,流转大户在种植烤烟、蚕豆、洋蓟、养鱼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种植管理经验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年秋冬农业开发中云南楚雄宸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梅营、韩所租地1100亩种植蚕豆,目前长势良好,公司预测亩产值9000元,扣除成本4500元,总利润达495万元。达到了龙泉一年小春常规作物的总利润。

3 当前耕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耕地流转是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实际运行中农村耕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与街道无关,不加强管理,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认识不足,支持、引导、服务不够。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被认为是否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进而承担政治风险;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同时,农民受资金、技术市场、文化素质等因素困扰,进城务工或发展畜牧养殖、二三产业较难的现实,不敢把土地流转出去。此外,由于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

3.2 本村组种养大户少,流转愿望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3.3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二是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

4 加快耕地流转建议

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局限性,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由于受土地和劳力的制约也很难有大的作为,传统的千家万户划田更而种,一家两三亩,田块五六丘,零散难耕种。龙泉街道由于辖区有较多的工厂,劳动力外出务工,耕地无力耕作,多数农民种土地只是大春玉米,小春小麦等“懒庄家”,效益低,也就仅仅将土地认在自己承包名下的目的。从流转的耕地情况看又存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期限与土地政策相违背、集中流转难成片等问题。因此,土地流转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动态发展的系统民生工程,需要在上级引导下不断发展完善。现结合街道土地流转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4.1 完善承包耕地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4.2 打破传统小农经济意识,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合作社、产业协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大户、本村组农户投资农业产业,以便产生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引导、开发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创建龙泉特色、高效、规模农业产业。

4.3 街道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机构具有管理和服务职能,协调土地流转中介供求信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协议、变更、调查、收集、登记、备案等服务工作。统一政策、统一调控、统一监管。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前提下,让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集体用地、宅基地、林地、荒地等通过招、拍、挂方式转让、出租等形式进行流转。使土地流转走向健康、有序、规范、合法的轨道。

4.4 创新流转形式。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种养能手带动型和吸纳社会资本带动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形式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引导土地流转转向种养规模园区化、生产品种特色化、经营主体业主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民自愿联合组建合作农场,把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量化为合作农场长期股权,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规模经营或土地资本运营。

5 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5.1 把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相结合,加大梅营藕田种养植湿地建设扶持力度。在河南营现有种植户试验示范成功后,带动方屯、曾所三五大河两侧和武易高速公路两侧以及县城周边农田发展莲藕种植,以农民自行开发和流转土地大户开发的方式,用五年的时间发展藕田养殖,规模达1000亩以上。

5.2 适当减少烤烟生产面积,龙泉街道实际用于农作物生产耕地1.73万亩,适宜烤烟生产耕地约1.2万亩,每年下达烤烟生产面积0.8万多亩。多片耕地长期种植烤烟,因得不到轮作而造成烤烟病虫害较多,烟叶质量下降,已不适宜再种植烤烟,建议:龙泉街道烤烟种植面积调整到0.6万亩较为适宜;扶持推广水稻种植进行水旱轮作;培育烤烟生产大户;梅营杨树连片区域退林还田。

5.3 秋冬农业开发加大烤烟前茬农作物(蚕豆、豌豆)生育期短、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推广种植力度,在烤烟规划区利用耕地流转和农户自行种植的方式种植蚕豆4000亩,豌豆3000亩,蔬菜1000亩。逐年减少小麦、油菜等经济效益低的作物种植面积。

5.4 洋蓟加工企业就在曾所食品工业园区,继续在曾所、梅营、江口洋蓟种植区域扩展发展1000亩以上。

5.5 实施县城菜蓝子基地工程,引导罗所社区蔬菜专业协会建设蔬菜现代化高标准种植基地500亩,带动曾所、梅营蔬菜种植500亩,使龙泉街道蔬菜种植面积稳定1000亩以上。

5.6 近三年玉米制种产业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托正大种业有限公司发展玉米制种2000亩以上。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