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理念用于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ERAS理念用于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汪婉 张美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研究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行ERAS理念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分析在临床中ERAS理念对呼吸道管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1日—2018年4月1日我科接收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组患者(45例)进行常规护理,第二组患者应用ERAS理念进行呼吸道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二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第一组(P<0.05)。结论: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行ERAS理念,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快速康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管理;ERAS理念;常规护理;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是由丹麦学者提出,主要是经过多模式干预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之后经过进一步细化为循证医学证据,有效的加强了措施的优化,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1-2]。本文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8年4月1日我科接收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行ERAS理念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分析在临床中ERAS理念对呼吸道管理产生的影响,下文将详细概述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材料

将2017年12月1日—2018年4月1我科接收的90例肺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第一组男女患者比为27:18,平均年龄为(48.27±5.02)岁:第二组男女患者比为29:16,平均年龄为(47.31±4.69)岁;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护理方案已经有所了解,患者依从性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可按时完成相应的评定,并且可以配合医患的工作,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实验已将术前出现明显肺部并发症者、肺心病者、精神障碍者、意识障碍者、精神疾病者等排出在本文之外。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临床资料整理对比发现,并没有出现很大差异,具有比较性质(P>0.05)。

1.2方法

第一组患者4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进行药物干预、生活指导。第二组患者进行了ERAS理念,主要如下:

(1)健康教育。第一步,让患者了解什么是肺占位,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干预:第二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患者主动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积极的应对疾病:第三步,护理成员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应理论模式,定期展开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知识:第四步,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展开评估,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收集客观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方案。但因每一位患者学历和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需要开展一对一的护理指导,并分发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定期开展集中宣教大讲堂、观看视频和患者自身情况恢复分享课等,以帮助患者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肺占位的相关知识:其中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应的疾病知识;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前学习怎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疾病的认知的恐惧心;告知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

(2)心理护理。因为病情急切,或对手术效果期望值过低或过高,所以很多患者和家属经常容易出现焦躁、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临危不乱的处理好各种护理工作,在患者入院进行评估时,需要各方面的做好资料的收集和评估,住院期间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还有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等: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我科肺占位手术的方法,分享我科手术成功的案例,以此加强患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我科肺占位手术的优势,包括手术环境和手术医生等,进而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保障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使患者有成功手术的基础;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互信护患关系,提前向家属讲解快速康复理念的定义,措施,以及需要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的地方,使他们在手术后的快速康复过程中更容易的接受,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若患者及其家属出现抵触或者消极情绪时,及时有效的进行安抚,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当时的情况,让他们及时的摒除负面情绪,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减少治疗压力,保障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

(3)呼吸功能锻炼。在术前两周,患者需要戒烟戒酒,完善患者术前,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加强腹式深呼吸的宣教,女患者由从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优势在于有效的让膈肌下降,提升肺活量,减轻胸部肌肉做功而产生的耗氧量患者可每天进行腹式呼吸锻炼2次,一次10到15分钟;加强人工呼吸阻力训练,选择大小合适的气球,每天训练3到4次,一次3到5分钟;加强六分钟步行试验,在病房至走廊中划出30米线的标尺,每次在下午3点-4点进行试验,试验之前和试验之后均需要进行脉氧、血压、脉搏的测量,通过计算了解患者步行总距离,如果患者提前终止,则需要及时进行休息,将终止时间和原因进行记录。试验之后,应用BORG分级对呼吸困难、全身疲劳状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需按照步行距离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小于300米为1级,超过300米但小于375米为2级,超过375米但小于450米为3级,超过450米为4级;分级越高,证实患者的心肺功能越佳;加强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痰液排除体外,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机率。

(4)术后护理。在手术之后,需要按照术前的规范化进行肺功能锻炼。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正确咳嗽、咳痰的方式,这样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及时清理,保持患者气道的顺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后的腹式呼吸练习之中,需要加强咳嗽流程的训练。在术后第一天,需要进行肺功能的锻炼,加强物理治疗、雾化吸入和气球的应用,这样可有效的减少肺不张和肺栓塞的发生机率:尽早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首次下床指导,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加强疼痛护理,在术后尽早应用镇痛药物,固定好引流管,减少因为牵拉而导致疼痛。

1.3统计学研究

本文研究所获取的数据,经系统整理之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如两组数据对比所得的P值小于0.05,则证实,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统计学并无任何意义。

结果

第二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6min步行试验

术后胸管留置时间

住院时长

第一组(n=45)

13.87±4.42

3.65±1.92

14.10±4.06

第二组(n=45)

23.20±3.29

2.43±1.47

9.78±3.71

T

-11.359

3.385

5.269

P

0.001

0.001

0.000

 

3.讨论

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有效的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推行,可有效的保障微创手术的广泛普及[3]。快速康复理念主要是以循证医学作为证据,在围手术期优化临床护理的干预一种措施,但是快速康复理念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将多个学科相结合才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理状态,这样才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是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术后护理等展开,根据不同的时期展开不同的护理干预,以患者实际情况做为基础,进而展开针对性的干预措施[6-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第二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

总而言之,在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行ERAS理念,能有效的减少手术应激、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快速康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研,陈亚,禹亚彬等.ERAS理念下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1):1455-1458.

[2]陈以建,钟宝林,梁洁娴等.基于ERAS理念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管理策略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J].当代医学,2017,23(23):9-12.

[3]陆建清.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53-254.

[4]姜红萍,陈银,陈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2):48-50+54.

[5]高兰,李雅兰.快速康复理念下的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临床护理[J].广东医学,2016,37(18):2718-2720.

[6]魏萍,李红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02):322-325.

[7]张亮,张莉,王莉佳,张学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5,27(06):75-7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