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乳腺癌经验探析
白海侠 严亚锋 张学文
(陕西中医药大学 咸阳 712046)
摘要:文章介绍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张学文教授认为乳腺癌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痰气交结;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兼加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自拟经验方康泰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国医大师;张学文;乳腺癌;经验方
张学文教授(以下尊称“张老”)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老从医六十余载,德艺双馨,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疑难病等诸多领域均有所研究,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治乳腺癌疗效甚佳,笔者有幸侍诊左右,颇受启发,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一、正气不足,痰气交结为主要病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1]。乳腺癌初期因患者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一般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患有此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乳房内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周围存在广泛粘连。
祖国医学中虽无“乳腺癌”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认为其与中医学“乳岩”“乳石痈”“乳疳”“奶岩”等病症相一致。本病的发病基础为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其中七情内伤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2]。张老认为本病病位在乳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过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则凝津成痰;气不行血则滞血为瘀,痰瘀交织则易结为乳岩。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初期多以邪实为主,肝郁、痰浊、热毒、瘀毒内蕴,导致气机运行不畅,痰气交结发生本病;日久可累及肝、脾、肾之阴阳,损伤正气,本虚之证较为突出,以脾肾阳(气)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多见。
二、治疗思路
(一)治疗原则
西医多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手术、生物治疗以及内分泌等多种手段治疗乳腺癌,但治疗后仍存在复发及转移,大多需要进行二次治疗,且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令患者痛苦难忍。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早期治疗以及晚期延长患者生命期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张老认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优势明显,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复发、抗转移的作用;减少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副作用等。
《医宗必读·积聚》云: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素问·评热病论》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老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根本,扶正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不离正虚邪实两个方面,但在不同阶段,正虚与邪实所占比重不同,所以治疗时扶正与祛邪的各有侧重。乳腺癌初起,以肝气郁结,痰、热、瘀毒交结为主,治疗以祛邪为主;进行手术、化疗或者放疗等治疗之后,或病至晚期,邪去正衰,以气血亏虚,肝脾肾功能受损为主,治疗以扶正为主。总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另外张老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情绪因素关系密切,在治疗中叮嘱患者要放松心情,调摄情志。
(二)经验方
张老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康泰汤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显著[3]。康泰汤药物组成:炙黄芪30g,西洋参6g,灵芝12g,无花果10g,白花蛇舌草15g,丹参15g,乌梢蛇10g,蜈蚣1条,生甘草6g。水煎服,早晚温服。康泰汤组方的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这与张老对恶性肿瘤的病机认识密切相关。
方中用大剂量黄芪,补脾益气。黄芪作为常用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药物,可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且黄芪中的黄芪多糖(APS)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4]。西洋参益气养阴不助邪,与补虚劳之灵芝相配,加强黄芪扶正抗癌的功效。 西洋参性属凉药,具有滋阴补气的功效。古语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故补而不燥是西洋参的特别之处。灵芝对癌症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有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对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十分广泛[5]。无花果化痰解毒,有研究显示可以阻止癌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癌细胞失去营养而死,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其特点是无消化道副反应,能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减轻癌性疼痛,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也无明显的损害作用,没有骨髓抑制[6]。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提取物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凋亡[7]。丹参味苦、性微温,祛瘀生新,行而不破,前人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尽管对其功用有所夸大,但活血化瘀功不可没。张老师非常善于应用丹参,认为丹参用途广、疗效好,性平无毒,药源广而价廉易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研究和推广,通过审脉查舌,辨证论治,灵活配伍,可以在许多方面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乌梢蛇、蜈蚣化瘀解毒,通过化痰、清热、化瘀等不同途径解毒抗癌。张老擅用虫类药治疗肿瘤,认为虫类药乃血肉有形之品,从咸味、辛味居多,气温或平,且多有小毒。咸以入血、软坚散结,《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咸走血";辛味“能散,能行”,加之性温,多能通,可消除雍滞;其药效多强,药力多猛,一般用于急症、重症、顽症的治疗,如瘤瘤积聚、療疯、恶疮等。现代研究证实,虫类药多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生甘草长于解毒,且能调和诸药。
张老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以康泰汤为基础方,在临证中可以随症加减,如扶正药物酌加党参、 茯苓、生地黄、枸杞、沙参、黄精、鸡血藤、阿胶、麦冬、当归;疏肝理气药酌加柴胡、郁金、菖蒲;清热解毒药酌加半枝莲、山慈菇、连翘;化痰散结药酌加浙贝母、生南星、陈皮、半夏、露蜂房、栝蒌;化瘀软坚药酌加三七、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上述诸药临证随方加减运用,以达到增效目的[8]。
三、验案举例
卫某,女,46岁,2018年3月27日初诊。病史:患者2017 年 9 月18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左乳切除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左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周围乳腺呈增生样改变伴腺肌上皮瘤形成。术后行 AC-T 方案化疗 4 周期,放疗 8 次。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平素易感冒,咳嗽,遇气候变化更明显,纳可,夜休一般,大便偏干,舌质黯淡,苔白微厚,脉沉细。西医诊断: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医诊断:乳岩,证属痰气交夹,毒瘀内聚。治法:理气化痰,解毒化瘀。处方:康泰汤合二陈汤加减。处方:炙黄芪 30 g,西洋参 6 g,灵芝12 g,无花果 10 g,白花蛇舌草15 g,丹参15 g,乌梢蛇10 g,蜈蚣1条,生甘草6 g,陈皮10g,法半夏9g,浙贝12g,鱼腥草15g,连翘15g,茯苓15g,白术12g,郁金12g,大黄5g(后),30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2018 年4 月28日二诊:咳嗽消失,易感冒情况改善,大便偏干情况较前改善,眠差,舌质黯淡,苔白微厚,脉沉细。上方去鱼腥草、大黄,加合欢花15g,柏子仁15g,焦三仙各15g,薏米15g。30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之后继续以理气化痰,解毒化瘀为主调治,并根据患者症状随证加减,病情稳定。目前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精神状态较佳,继续维持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Carrasco RM,Benito M á,Campo ERD. Value of mammography and breast ultrasound in male patients with nipple discharge[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3,82( 3) : 478 - 484
[2] 李京,林一帆,徐莹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9),1994-1997
[3] 沈智理,张学文.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方康泰汤组方思路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9),9-11
[4] 祁元刚,孙利国.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8,50(9),34-36
[5] 容士宏.将灵芝开发为抗癌药物刍议[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6,26(3),189-191
[6] 曹尚银, 杨福兰,吴顺.无花果抗癌作用研究新进展[J].专论综述,2008,18(2),13-15
[7] 王宇,宋舟,康爱文,赵蒙,田丽媛.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乳腺癌 MCF-7 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18(16),3007-3009
[8] 沈鸿婷,刘宝峰,张惠云,张学文.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辨治直肠癌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32-33